第一章 女人为何如此艰难?
母亲的两条建议:“一定要工作”“先结婚再生孩子”
婴儿潮母亲与失落的一代女儿,价值观的矛盾
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斗争。母亲在干什么?上野千鹤子呢?
她为何成为毒母?
如何打断母亲传向女儿的暴力连锁?
“为了你好”其实是“为了我好”
母亲,还有母亲的母亲,女人在任何时代都无比艰难
婴儿潮是这样到来的
希望得到母亲认同的母亲
所有母亲都会施压
隐形的婴儿潮父亲
第二章 女人曾经如何战斗?今后该如何战斗?
谁也敌不过名为母亲的女性
个人的即政治的
性解放与妇女解放运动
上野千鹤子为何成为女quan主义者?
靠牛仔裤夺回了性主体权?!
A面与B面/ 市场与家庭
残疾人人权运动与女性主义。反优生保护法恶改运动
职业女性与家庭主妇的割裂应该怪谁?
“活动主妇”的斗争方式
免费幼保割裂女性
第三章 认真思考婚姻·恋爱·育儿
将战场转移到日常生活中的女性
“一人一杀”。从家庭开始改变社会!
男性不会主动改变是因为坐享“男性既得利益”
婚姻、恋爱,不可小看!
经过半个世纪,女性的结婚意愿改变了?
女性职员从“新娘候选”变成“战斗力”
生孩子是父母的利己行为
一切的不重视都会影响孩子
强行干涉孩子却不打扰丈夫的妻子,逃离妻子的丈夫
如果不保持缜密的交涉,夫妻关系就不会改变
第四章 女性主义与性主题。永别了,大叔式思维!
叔味浓郁?!东大陋习?!
以女儿母亲的身份思考“性”
歼灭大叔式思维!
以儿子母亲的身份思考“性”
“女性主义= 性保守”的误解
受欢迎的女人即好推倒的女人?
我们被洗脑了太多事情!
儿童动漫中不断蔓延的男女不匹配
高潮,这就是我的革命!
第五章 我是女quan主义者?
女quan主义者不受欢迎、讨人嫌、受欺负?
就是要以抵制的方式强迫电视节目和广告吸取教训
女quan主义者的形象改变了!
男人很清楚自己的权力优势
“女quan主义者= 女人想当男人”的误解
只有女性参战才算平等?
学校能教女性主义吗?
战斗应激反应的问题是同性友爱的象征
女性主义是让女人坦然接受并爱上女人身份的思想
我是女quan主义者!
结语
第一章 女人为何如此艰难? 母亲的两条建议:“一定要工作”“先结婚再生孩子” 上野 我正好是田房女士母亲的年龄呢。你的母亲属于婴儿潮一代,而你则是婴儿潮次世代。 田房 我母亲比上野老师大一岁。 上野 1947 年出生的?如果我跟你母亲同一时期生孩子,那个孩子就跟你差不多大了。 田房 那您的孩子该有40 岁左右了。 上野 田房女士读的是女校吗? 田房 是的,我读了东京的初高中连读女校。 上野 我看你性格这么耿直,就猜测是在女校环境中度过了青春期。你在学校没怎么感到过压抑吧? 田房 其实还挺压抑的。当时正值女子高中生热潮1,周围有很多辣妹,可是学校规定我们不能烫卷发,也不能把裙子改短。 上野 就这些而已? 田房 对,就这些(笑)。其实也不是。当时的普遍观点是“痴汉防不胜防”,眼看着学生每天都被犯罪分子侵害,官方也毫不作为。反倒是老师们会对学生的裙子长度说三道四,还严禁泡泡袜。他们不仅暗示“你们的着装诱人犯罪”,甚至有的老师还大声说:“你被人摸还不是因为裙子太短。”不管裙子长短,错都在于犯罪的人啊。现在仔细想想,当时真是一点女性主义教育都没有。 上野 等等,老师怪你们穿衣服?可你们穿的不是校服吗? 田房 就是啊,简直不可理喻。 上野 既然他们觉得痴汉专门对穿校服的人下手,就应该干脆取消校服。那个时代是贤妻良母教育吗?哪一年来着? 田房 20 世纪90 年代。可能也不是贤妻良母教育吧,因为我们学的都是“女性也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不过,当时的大氛围还是“女人要保守”。 上野 是谁给你选的学校? 田房 是我母亲……(笑) 上野 啊,原来如此。那么你是考上去的? 田房 是母亲逼我考的。当时我学习带着“为家长学”的情绪,所以考到的学校不算特别好。母亲也没有逼我考明显超出我能力范围的学校。 上野 你母亲希望你上女校吗? 田房 倒也没有特别要求。 上野 但是不希望你被分到学区的学校? 田房 啊,是的。她说“公立初中很乱”。而且,我母亲也是初高中连读的女校毕业,所以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上野 你母亲也是东京人? 田房 是的。当时是外婆让她去考的。 上野 原来如此。你相当于重复了母亲小学生时的应试经历。你们学校上短大的多还是四年制大学的多? 田房 短大,不对,应该是四年制。因为学校是女大的附中。 上野 等于躺着也能升学? 田房 躺着……可能升不上去(笑)。比如我就一直躺着,升学考试的成绩勉强能上个学裁缝的专业,不过后来去了外面的美大。从初中开始,我已经在女校待了六年,当时就想,还要我在女大待四年?开什么玩笑。还有,我也想尽快逃离母亲。不过现在想想,我的人生到头来还是对母亲言听计从。 上野 你母亲对你有什么期望? 田房 从我上小学的时候,她就一个劲地说:“要学会一门手艺。”我们这些失落的一代中,有很多女性从小就被婴儿潮世代的母亲教育“要学会一门手艺”“要有无论到了哪儿都能派上用场的能力”“要考证”。 上野 这话以前相当于“能在家里做的工作”。 田房 是的。同时还总说“要结婚”“要生小孩”,当女儿的听了会觉得左右为难。 上野 对啊,成了双重负担。 田房 我上小学时很想成为漫画家,因为上五年级的某天,我得知漫画家是“能在家里做的工作”。母亲整天对我说“要学会一门手艺”“结婚生孩子不需要学,所以一定要做”,当时我就特别激动地想:“这不是结了婚、生了孩子也能做的工作吗!好棒!就是它了!” 上野 我的母亲也对我说“要学会一门手艺”。她可能把自己没能走上的人生和放弃掉的选ze寄托在了女儿身上。至于“要结婚生孩子”,可能是希望你不要否定她的人生。相当于双重枷锁啊。 田房 是的是的,就是这样! P3-7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