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戏曲进校园中小学生普及读本(赏析版)

戏曲进校园中小学生普及读本(赏析版)

  • 字数: 1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04-01
  • 商品条码: 978755642163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12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中,中国戏曲的剧目遗存是最丰富的,总数在万数以上。戏曲剧本一般由唱词(古称"曲")、道白(古称"宾白")、表演动作及舞台效果提示(古称"科""介")三部分组成。
从产生的时代来区分,戏曲剧目可分为古代、近代和当代三部分。
古代剧目大多属于曲牌联套体,其唱词须按曲牌(如【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等)的格律(每个曲牌的句数、字数,每个字的声调以及押韵等的规则)填写,是参差不齐的长短句。不同曲牌的连接顺序也有严格规范。按文本体制区分,古代剧目可划分为南戏、杂剧、传奇三类,它们所用的曲牌、联套规则、篇幅以及扮演体制等均有区别。
近代和当代戏曲一般按声腔剧种来划分。除昆曲、高腔、莆仙戏等少数古老剧种仍为曲牌联套体外,京剧与绝大多数地方戏均属于板式变化体,
其唱词不再受曲牌格律和联套规则的约束,多为整齐的7字句或10字句,篇幅可长可短,大体押韵即可。
古代剧目的语言多为古汉语中的白话,虽不同于正统诗文所使用的文言,但与实际口语仍有一定距离。近代和当代剧目的语言大多为现代汉语,与实际口语区别不大。少数民族剧目大部分使用本民族语言,有的也使用汉语。
古代戏曲剧目的作者大多是饱读诗书但地位不高或官场失意的文人,也有少数粗通文墨的艺人。近代和当代剧目的作者大多是艺人和与艺人交往密切的文人,也有部分新型知识分子。
目录
第一单元 古代戏曲名著
一、元南戏《琵琶记》/002
二、元南戏《拜月亭》/005
三、元杂剧《窦娥冤》/008
四、元杂剧《西厢记》/012
五、元杂剧《汉宫秋》/016
六、元杂剧《倩女离魂》/020
七、元杂剧《赵氏孤儿》/023
八、元杂剧《看钱奴》/026
九、明传奇《牡丹亭》/030
十、明传奇《玉簪记》/033
十一、明杂剧《中山狼》/037
十二、清传奇《清忠谱》/039
十三、清传奇《长生殿》/042
十四、清传奇《桃花扇》/045
第二单元 近代戏曲名著
一、京剧《贵妃醉酒》/050
二、汉剧《二度梅》/053
三、泰腔《三滴血》/056
四、评剧《花为媒》/059
五、越剧《祥林嫂》/062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