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明于经典悟中医 寻找中医经典中的逻辑

明于经典悟中医 寻找中医经典中的逻辑

  • 字数: 19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作者: 柳红良
  • 出版日期: 2022-07-01
  • 商品条码: 978751327489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众人皆知读经典、勤临床是学好中医的不二法门,但如何读经典,如何勤临床?中医书籍浩如烟海,常使中医学者望洋兴叹,甚至望而却步;中医理论百家争鸣,亦使中医学者不能分辨根本而趋之若鹜,最后落得个“邯郸学步”,临床疗效平平。曾国藩言:“凡专一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专注于经典,心得固然可贵,但对待疑义之处,如何能跳脱出来进行客观的逻辑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本书作者青年中医才俊——柳红良,一直坚持研读经典,潜心求索,从《内经》到伤寒,继而到温病;从医理到脉理,从治法到方药,处处求真释疑,亦对经典中的“疑义”有了一些客观冷静的思考。本书按照“理法方药,一以贯之”的思维,反思一些中医核心理论的逻辑,使经典落实到临床,令中医学者不再望“经”兴叹,“明于”中医经典思维,寻找中医经典中的逻辑,踏上追求中医效验的征程。
作者简介
柳红良,山东烟台人,中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首都名中医学术继承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坚持研读中医经典,力求将中医经典理法思维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临证注重“脉证并治”“针药并用”。先后参与重量课题3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5篇。曾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经典与临床”基本功竞赛一等奖,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黄帝内经》知识大赛”一等奖。
目录
笔墨之气:涵泳体察——中医书籍读法浅谈
读书要切已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
读医论,要虚心涵泳
读经,方可斋心去妄
谁是火鸡?——明于经典,需要逻辑思维
两个假说:可怕的假设
中医某些常识性理论需要思考
左升右降与科里奥利力
阴阳消长:非彼此消长,而是稳态
中医为何姓“中”?大医学观很重要
阴阳的思考——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日三阴三阳
阴阳变化的本质:能量守恒
感谢刘慈欣的《三体》
三阴三阳
何为“病进”或“传经”
中医是顺势而为的医学
六经与六病——六经辨证,其本质为“六病辨证”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