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数字经济 内涵与路径

数字经济 内涵与路径

  • 字数: 3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黄奇帆,朱岩,邵平
  • 出版日期: 2022-08-01
  • 商品条码: 978752174502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沈昌祥、邬贺铨、何建坤、白重恩 重磅荐读 深度剖析要素市场、产业互联网、数字金融、数字治理与产业实践 系统搭建数字经济理论框架,全面探讨中国数字经济的内涵与路径
内容简介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加速了世界经济格局的重构。人类历经数百年建立的经济、金融秩序随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冲击而改变,基于全球数字化浪潮而出现的各种经济发展模式、金融创新模式层出不穷,哪个国家能够在数字化发展模式上取得理论和实践上的突破,哪个国家就拥有了未来。 《数字经济:内涵与路径》这本书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哲学脉络出发,力图梳理数字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按照数字经济在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所引发的基础秩序改变的底层逻辑,分析论述建设数字经济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路径。 这本书是三位来自政、研、产界的作者共同完成的,是中国式数字经济理论体系构建的一次有益尝试。期待着广大读者与作者一道,共同分析思考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为中华民族在数字时代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
研究员,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曾任重庆市市长、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黄奇帆对经济体系的运行机制和政府经济管理具有深入的理论思考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经济学研究能力突出,学术造诣很深。对资本市场、金融风险防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支柱产业集群化发展、数字经济、房地产发展、城乡地票制度、国际贸易格局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研究员;现任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经济管理学院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实验室主任。分别于1994年、1998年取得清华大学本科、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产业区块链等。 朱岩教授目前兼任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数字经济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产业数字金融技术应用实验室主任兼区块链分会理事长、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成员、中国数字经济百人会专家、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互联网经济与产业创新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区块链产业学院学术院长等职务。 聚量集团、聚均科技董事长兼CEO。 邵平先生在金融领域工作三十余年,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曾担任中国民生银行副行长,平安银行行长、CEO。 曾获得2014年“全国互联网金融年度领军人物”、2015年度“新锐银行家”、2016年度“战略银行家”等称号,并被《财富》杂志评为“2016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业领袖”之一。曾担任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专家。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引言
第一章 数字经济概述
一、国外数字经济发展状况
二、国内数字经济发展状况
三、中国发展数字经济的优劣势分析
第二章 数字逻辑:数字经济与东方哲学的一致性
一、人类社会经济体系的演进规律
二、从还原论到系统论:东西方哲学中的数字逻辑
三、数字经济的新思维:面向二维人群的发展模式
第三章 数字生产力
一、数字生产力的技术基础与应用范围
二、数字生产力的“五全基因”及其颠覆性作用
三、奠定数字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新基建
四、我国数字生产力领域存在的短板
五、数字生产力的未来
第四章 数字生产关系
一、与不同生产力匹配的生产关系
二、数字时代人类社会的组织特点
三、数字化生产关系的三个特征
四、数字人民币:建立全新生产关系的尝试
五、争做数字生产关系的创造者
第五章 数据要素化与要素数据化
一、要素市场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运行的基础
二、数据要素化
三、要素数据化
四、数据要素理论是数字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
第六章 数字经济的平台化发展: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
一、消费互联网天花板渐近,产业互联网是数字经济新热点
二、产业互联网通过四个步骤走向数字孪生
三、消费和产业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垄断问题及对策
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第七章 数字金融
一、金融创新与科技革命
二、数字金融的发展:成绩、问题与对策
三、金融回归实体经济:产业数字金融
第八章 数字治理
一、数字治理概述
二、数字时代的政府职能转变
三、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四、打造良好的数字营商环境
五、监管沙盒
六、数字治理需要遵循的十条原则
第九章 数字经济实践案例
一、百度:用科技创新助力产业转型,打造数字经济“制高点”
二、腾讯产业互联网:以 C2B 优势和科技创新助力数实融合
三、京东:以数智化社会供应链为载体,助力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
四、阿里云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思考与实践
后记
参考文献

摘要
     (一)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 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目前正在兴起第四次工业革命,也可以称之为数字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蒸汽时代”(1760-1840年),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当时中国还处于封建王朝后期,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让中国与现代工业文明逐渐拉开了差距。 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1860-1950年),开启了“电气文明”。在这近100年的时间里,电力、钢铁、铁路、化工、汽车等重工业兴起,石油、煤炭等成为世界财富的源泉,并促使交通行业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交流更为频繁,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全球化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这一阶段,中国社会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清王朝覆灭、军阀混战,接下来是抗日战争以及后来的解放战争。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才真正开始走上工业化的轨道。 “二战”结束后,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创了“信息时代”(1950一2020年),人类社会进人了“信息文明”。在这70年中,全球信息和资源交流变得更为迅速,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因为信息的流动而风云变幻;但从总体上来看,人类在这一阶段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文明的发达程度也达到空前的高度。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赶上了一半,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发展的核心任务使我们顾不上信息革命,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深入,中国开始逐渐融入“信息文明”,工业化与信息化并重的发展战略,使中国经济保持了30年的高速增长,并逐渐形成了当前世界第二大综合经济体和第一大工业经济规模的体系。 目前我们面对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即将迎来“数字文明”的新时代:“数字时代”(2020一)。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不仅要跟进参与,而且要努力成为引领国之一。在这一次革命中,人类社会优化分配资源的方式因为数字技术的普及、数据资源的丰富而发生改变,并因此创新出大量的社会新需求、消费新模式。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海量的数据资源、丰富的应用场景,具有创造数字文明新发展模式的良好基础,因此我们必须要从文明更迭的角度,理解、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抓住机遇谋发展,在努力弥补中国在科学技术上短板的同时,在经济社会领域同样要突破短板,创新数字经济理论和实践,让中国能够从思想到实践上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二)数字时代的经济社会变革 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是人类文明的又一次巨大飞跃,它将涉及社会治理、宏观经济、企业经营、个人生活等各个方面。 从社会经济总量来看,每一次大的文明飞跃,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都会有数以十倍、百倍计的提升,数字经济就是数字文明时代人类创造财富的新模式。这不同于传统的依赖消耗自然资源的工业经济,数字经济的运营基础是数据,数据将会成为人类社会新的治理之本、财富源泉。基于数据资源,传统产业的生产资料将发生改变,产品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商业模式也会不断创新,从而走向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 P18-1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