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自说自画:从黑龙江兵团到澳大利亚
字数: 18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沈嘉蔚
出版日期: 2020-05-01
商品条码: 9787108066466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95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11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图文随笔集,由画家本人执笔,介绍与讲述自己的主要作品。作者大半生沉迷于历史画,而他七十年的生命本身也已融人历史之中,因此书中更多的话题似乎不是艺术而是历史。作者同时又是身居澳大利亚、享誉海外的肖像画家。他速写全球各色人种的头像上万幅,绘制的油画肖像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因而结交了无数的中外朋友。所以这本书更多地落笔于人,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这部书呈现的是一位成长于中国的艺术家,用自己的画笔描绘中外历史和人物的实录。
目录
前言:历史画与沈嘉蔚
初尝完达雪
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
“三打维支笑语新”
白求恩重返人间
红星照耀中国
宽容
槜李之战
曹操的帽子
辛丑条约
中国的莫理循
海达的相机
走近伍连德
爱玲世家
造像苗子、郁风
为军事博物馆作画
陈赓的帽子与战士的特权
百岁岳父的两枚抗战纪念章
满姑
双亲
我的启蒙老师
王兰的天地
王兰的世界
生死二十载
乔其家的下午茶
梅柏尔
吉利安
寻根,在伍龙岗
墨尔本市长是个华人
结缘澳大利亚国家肖像馆
在澳大利亚的自画像
丁丁来自丹麦国
大学校长们
两位美术馆馆长
家庭就是方舟
永远的狮抱
戏仿埃尔·格列柯
俄罗斯的红轮
西班牙1937
东来贤哲
又见教皇
不止七幅自画像
附录一沈嘉蔚艺术简历
附录二本书主要画作目录
摘要
初尝完达雪 2007年9月,我与兵团画友李斌夫妇、澳一大利亚电影制片人爱司本·史东等一行重返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四十二团时,已经几乎找不回旧日的记忆了。阔别整整三十年,四十二团已恢复原名八五七农场。昔日一望无际的田野,已被长成参天大树的林荫大道切割与遮蔽。.所有的麦地与大豆、玉米地,都改成了高产的水稻田。团部朝阳成为现代化市镇。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有切换秒数屏示,这在今天的悉尼大都市尚不可见。爱司本说:“这哪里是农场?”人呢?我的昔日伙伴,早在二三十年前已重返各自的城市。而1958年的转业官兵,退休返乡或永别人世。田野里的劳动者,或者是他们的后代,或者是新近迁来的移民。接待我们的干部,是当年的中学生甚至小学生。使我感动的是,走在街上,还是有些人走过来招呼,说当年被我画过写生。 刘谦,牡丹江农垦分局广电局副局长,1958年转业军人的女儿,十岁时当过我的模特儿。当她的部下电告她我回来的消息时,立即驱车赶来相见。美丽而英姿勃发,真正的北大荒人。当我们这些把“扎根边疆”口号喊得震天响的伪君子们纷纷卷铺盖撤退时,她悄然长大,并且在面临去北京发展,还是留在需要她发挥才能的故乡时的人生关头,选择了后者。她并未因此而鄙视我这个逃兵,反而宽宏大量地发出由衷的感激:“你们知青带来了外面的世界,教给我们很多东西。”这是实话。我画她时,她的老师便是上海知青周锐。我忽然想到,北大荒因知青而发生了一些永远的变化,知青们则因为北大荒而大大地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让我庆幸的是,三座与我的兵团生涯休戚相关的建筑物:四十二团团部办公大平房、俱乐部大楼以及兵团佳木斯俱乐部大楼,在相邻建筑消失时,竞还奇迹般地耸立在原址。尤其是佳木斯的大楼,在那个年代,这儿曾是我,我们——所有兵团美术学习班成员的天堂。据说,人类幸福感并非与物质生活程度相关,而纯粹是一种感觉。我颇赞同。就“幸福指数”而言,在这座建筑物里的日子,是我一生中最感幸福的时期。 当年美术学习班的“班主任”郝伯义先生,全程陪同我和李斌夫妇的这次重访之旅。就在这座俱乐部里,美术班占据了数个大房间,先后还用上了舞台两侧楼上的耳房以及正面二楼大厅。老郝这位当时才刚三十岁出头的老转业兵,亲手为我们建造了大木板通铺与所有的画桌画柜。今天这一切都不复存在。这里变成了一座巨型的饭店。观众席成了宴会厅。我与刘宇廉合用画出《乌苏里渔歌》和《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的小房间变成了厨房的一部分。自然,当年值夜看门的老大爷早已不在人世。他是吴佩孚的骑兵。 美术班自1970年开始,每年有数个月,从各团借调擅画的青年来从事业余创作。兵团时期,先后有几十位初学绘画的年轻人从这里开始了画家生涯。我在这里交到了许多终生好友。也遇见了未来的妻子王兰。 《初尝完达雪》,是我在兵团美术班完成的第一件作品。1971年初,四十二团宣传股芦林股长刻意安排我去伐木体验生活。芦股长是现役军人,伪满高中的文化底子,通情达理,爱好文艺。我的六年兵团生涯中,他是我的保护人。然而那个时候我不谙世事,并不太明白这一点。我于1970年6月坐支边列车抵达四十二团二十连,两周后,他便看上了我,但没有急于调我去团部,只是经常借去工作,目的是让我有一年的农业连队生活经历,伐木是最后一环。一年期满后,我便成了宣传股的美术员。后来数年里,凡是师部或兵团借调我去画画,即便一去数月不归,他都放行。 1971年冬季,我与四十一团李斌等去佳木斯参加草图观摩会,回来后便到四十一团团部金沙李斌处,与他合作油画《龙口夺粮》。这是我们团在几个月前的一次抗洪经历实录。李斌小我一岁,六六届初中,却是老资格的兵团战士——1968年兵团组建时他已在北大荒了。在旁人看来,我俩的外貌如漫画般截然相反。我尖嘴猴腮,他宽脸大颧;我矮小,属鼠;他高大,属牛;走路我昂首挺胸,他一颠一颠。只有一点相同,便是一样地瘦。朋友们说他没屁股,而我的军裤里也没内容。李斌在上海长大,因此比我幸运,自幼便在少年宫学画。他是戴了红袖章作为“红卫战报”记者来到北大荒的,一来便赖着不回上海了。这一年的夏天,我们俩和四十团的周六炎、殷放,三十七团的李可克,师机械厂的孙达明等被借调在师部画连环画,一道生活了三个月,所以早已成了好朋友。 李斌那时还未调去师宣传科当专职美术员,在团部当学校教师。我挤在李斌所在单位的一铺土炕上,大约有十个小伙子合用此炕。隆冬,炕烧得热。一只小猫每天晚上来拱我被子,企图分享温暖。我们都长了虱子,内衣衣缝处是白色虫卵。后来在学习班时又长了一次,李斌因此得雅号“李花边”。花边指内衣缝成了白边。 天下了大雪。金沙在山边。四十一团出了与熊瞎子搏斗的英雄。我在那里时有人打死了一头老虎。我们闻讯赶去,在吉普车里看见了那只倒霉的老虎。好像很年轻,个头不大,不知是倒数第几只东北虎。死虎立即进贡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