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卡夫卡传 关键岁月

卡夫卡传 关键岁月

  • 字数: 57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德)莱纳·施塔赫
  • 出版日期: 2022-04-01
  • 商品条码: 978755983382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78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施塔赫以细心和同情心阅读作品与生平。他对卡夫卡生活的时代理解深刻,而与之相应的,是一种智慧,一种对隐于作品背后的冲动及欲望的敏锐体察。 ——科尔姆·托宾 惊诧:德国没有卡夫卡传记;更惊诧:现在有了。最惊诧:它还如此出色。 ——德国《时代》周刊 还从未有人像莱纳·施塔赫那样以如此优美而清晰的语言写卡夫卡,内容丰富而又深刻。 ——乌尔里希·格赖纳 德国文学目前的一座里程碑。 ——安德烈斯·普拉特豪斯,《法兰克福汇报》
内容简介
德国的卡夫卡研究学者莱纳·施塔赫往返美国、欧洲两地,花费十多年时间,处理四千多页报刊、信件和文学章节(很多之前都未曾出版过),再现了卡夫卡从一九一〇年至一九一五年生活、写作和工作的全景,这也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他在那些关键岁月里写下一系列重要作品——《判决》《变形记》《失踪者》《诉讼》等,由此铺平那条他将一直走到底的艺术之路。
作者简介
 
目录
导言

序:黑色的星
第一章 在卡夫卡家
第二章 单身汉们
第三章 演员、犹太复国主义者,野蛮人
第四章 文学与孤独
第五章 荣博恩疗养院,最后一站
第六章 一位柏林小姐
第七章 最初的狂喜:《判决》和《司炉》
第八章 坠窗事件
第九章 女孩,女士,女人
第十章 为信痴狂
第十一章 快乐时日,小小诡计
第十二章 鲍尔一家
第十三章 美国和回归:《失踪者》
第十四章 《变形记》:充满隐喻的生活
第十五章 害怕变疯
第十六章 巴尔干战争:邻国大屠杀
第十七章 一九一三
第十八章 《失踪者》:完美与坠落
第十九章 创造与夸张
第二十章 性恐惧与献身
第二十一章 工作领域:高科技与官僚主义幽灵
第二十二章 求婚
第二十三章 文学,只是文学
第二十四章 维也纳的三场会议
第二十五章 的里雅斯特,威尼斯,维罗纳,里瓦
第二十六章 信使布洛赫
第二十七章 堕入谷底
第二十八章 卡夫卡与穆齐尔
第二十九章 婚姻计划与禁欲主义
第三十章 柏林的法庭
第三十一章 世界大战
第三十二章 自我审判:《诉讼》与《在流放地》
第三十三章 东欧犹太人回归
第三十四章 杂音乱心
第三十五章 进入无人区

致谢
参考文献
人名书刊名索引
地名索引
卡夫卡作品索引
译后记
摘要
     第一章卡夫卡一家 容忍,从而被容忍,这是每个群体的重要原则。 弗朗茨·格里尔帕策日记,1831年 “我坐在我的房间里,整所住宅的噪音中心。我听得见每扇门的开关声,这使我忽略了间杂其中的脚步声。我还能听见关厨房炉门的响动。瞧,父亲一头撞进我的卧室,他穿着拖地的长睡袍,走向我卧室另一侧的门。隔壁房间传来清理炉灰的声音,前厅传来瓦莉响亮的问话,她在问女佣有没有刷过父亲的帽子。接着我听见一声‘嘘’,令我稍感安慰,答话却被嘘声衬托得更响亮了。有人按了门铃,铃声犹如从感冒积痰的喉咙里发出。大门打开了,响起一个女人唱歌似的说话声,紧接着是一个低沉粗暴的男人声音。父亲出了门,屋子里两只金丝雀顿时鸣叫了起来,温柔的、破碎的、令人绝望的叫声。很久以前我就有个念头,现在两只小雀的叫声再次提醒了我,我要不要打开一条门缝,然后像蛇一样爬到隔壁房间,趴在地板上请求妹妹们和那位女士能否安静一些。” 卡夫卡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巨大的噪声”,源自1911年11月5日的日记标题。近一年过去了,文中描述的情况丝毫没有改善,卡夫卡便将文章投给了布拉格一家文学杂志,作为一场“对家人的公开指责”。[那么,父亲赫尔曼有否看见他的长睡袍在德语文学里留下的踪影?这个身材壮实、年龄不到六十的男人要谨防“情绪激动”,这是他的生活原则。赫尔曼血压不正常,呼吸不畅,心脏也不堪重负。他不会理解那种儿子开老子玩笑的幽默感。倒是三个妹妹读到文章后窃笑不止:“瓦莉”,文章里写着卡夫卡二妹的名字,白纸黑字,说的就是她们家,绝无可能搞错。 文章是在一个星期天刊出的,熟悉卡夫卡私人生活的几个朋友一眼就看出是卡夫卡家典型的“星期日噪音”。因为,在布拉格尼克拉斯大街36号五楼的租赁公寓里,平时每一个早晨,卡夫卡都谨守工作日时刻表,不可能有闲工夫记录种种家庭噪音。 卡夫卡家的一天是从清晨六点开始的:清理厨房炉灰,准备早餐,给起居室供暖,准备洗漱用的热水——这一连串让人讨厌又嘈杂的活计,自然都是女佣分内的事。但是卡夫卡最小的妹妹奥提莉艾,小名奥特拉,差不多也在这个时辰起床。几年来,她承担了一项任务:每天匆匆吃完早餐,带上一串钥匙,赶往近一公里外近老城区的策尔特纳街(Zeltnergasse),打开“赫尔曼·卡夫卡妇女时尚用品商店”的大门。七点一刻,店员们就已在店门口等候了。 奥特拉一出门,她哥哥差不多也要起床了。他那间狭小的没有暖气的卧室很不幸地连着父母卧室和起居室,墙这边早餐盘叮当作响时,另一边就会传来母亲的窃窃私语,父亲毫无顾忌地打着哈欠,在嘎嘎作响的双人床上重重地翻身。对着走廊的一扇门镶着不透明装饰玻璃,只要外面一开灯,他的房间也会亮起来。 卡夫卡家里十分局促:屋子里到处能听见父亲的大嗓门。如果有客来访,全家都会出面接待。要是不甘心于只能和客人打暗号,就得事先和家人说好,才能单独会客。 P8-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