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屈家岭文化

屈家岭文化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 作者: 张绪球
  • 出版日期: 2004-12-01
  • 商品条码: 978750101612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04
定价:¥4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本书全面综述了20世纪屈家岭文化考古的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书中文字翔实,并配有彩图6幅、插图52幅。
目录
前言
一 屈家岭文化的起源与形成
(一)关于屈家岭文化上限的讨论
1.以第二次发掘的屈家岭遗存早期为上限
2.以黑陶为主的遗存为上限
3.以典型屈家岭文化的出现为上限
4.以第三次发掘的屈家岭遗存第二期为上限
5.对四种观点的分析和比较
(二)长江中游早于屈家岭文化的遗存
1.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2.新石器时代晚期
(三)关于屈家岭文化起源的研究
1.大溪文化起源论
2.汉水东部起源论
3.仰韶文化起源论
4.对三种起源论的比较
(四)油子岭类型向屈家岭文化的过渡
1.油子岭类型中出现的屈家岭文化因素
2.油子岭类型向屈家岭文化的过渡
二 遗址的发现与分布
(一)江汉平原中北部
(二)鄂西北及鄂北地区
(三)鄂东及鄂东北地区
(四)江汉平原南部和鄂西南地区
(五)湖南省境内
(六)河南省境内
三 地域类型、分期和特点
(一)地域类型的划分
1.地域类型的研究情况
2.地域类型的划分、命名和分布
(二)屈家岭类型的分期与特点
1.关于屈家岭类型分期问题的讨论
2.典型遗存单位举例
3.典型器物形式分析
4.分期结果
5.第一期陶器的特点
6.第二期陶器的特点
(三)青龙泉类型的分期与特点
1.遗存的分期情况
2.陶器的特点
3.与屈家岭类型陶器的比较
(四)划城岗类型的分期与特点
1.关于划城岗类型分期问题的讨论
2.陶器的特点
3.与屈家岭类型陶器的比较
(五)关庙山类型的特点
1.陶器的特点
2.与屈家岭类型陶器的比较
(六)属家岭文化的绝对年代
四 屈家岭文化与有关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一)与石家河文化的关系
1.石家河文化发现的概况
2.两个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3.两个文化之间的主要区别
(二)与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关系
1.仰韶文化中含有的屈家岭文化因素
2.庙底沟二期文化中含有的屈家岭文化因素
3.屈家岭文化中含有的仰韶文化因素
(三)与大汶口文化的关系
五 农业、饲养业和渔猎活动
(一)生产工具的发现与特点
1.石器
2.骨、角、蚌器
(二)稻作农业
1.屈家岭文化以前稻作农业的发展
2.屈家岭文化稻作遗存的发现
3.水田灌溉系统的出现与发展
4.稻作农业的发展水平
(三)饲养业与渔猎
1.饲养业
2.渔猎活动
六 手工业
(一)制陶手工业
1.屈家岭文化以前的制陶工艺
2.屈家岭文化的制陶工艺
(二)纺织手工业
(三)编织和漆器手工业
1.编织手工业
2.漆木手工业
七 聚落形态
(一)房屋
1.单间房屋
2.双间房屋
3.多间房屋
4.房屋的功能及所反映的社会组织形态
(二)墓葬
1.墓葬的考古发现
2.土坑墓的埋葬情况
3.瓮棺葬的埋葬情况
(三)环城聚落遗址
1.城址的发现
2.关于城址的研究
八 精神文化
(一)原始宗教活动
1.奇特的筒管形陶器
2.祭坛遗迹
3.建筑奠基遗迹
4.祭祀坑遗迹
(二)装饰品
(三)彩陶装饰艺术
九 关于屈家岭文化族属问题的讨论
(一)讨论的基本概况
(二)讨论中涉及的关键性问题
1.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的分布与三苗活动的范围是否一致
2.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末期文化谱系的演变与华夏对三苗的斗争是否有关联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