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心智的本质

心智的本质

  • 字数: 35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 作者: (美)丹尼尔·西格尔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57220556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9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享誉国际的心理学大师西格尔集三十年跨学科研究与临床经历之大成,带来的一次飞跃式大思考。 就心智这个问题,本书的分析zui完整、角度zui丰富、论述zui深入,系统回答了“心智从哪里来,在哪里结束,延伸到多远”的问题。每一个想要认识心智的人不得不读。 ● 适合心理咨询师、教师和社会工作者阅读,本书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培育健康心智的有效方法,进一步在家庭、学校、职场之中优化人际交往和行为模式。 ● 适合脑科学领域、人工智能领域爱好者和从业者阅读,本书提出的心智观能够帮助启发和影响认知研究和算法研究,为创造更智能的机器提供基础; ● 适合每一个普通人阅读,教你利用心智的力量识别并解决生活的混乱、刻板的瞬间,帮助你增强自信、重获生活的方向。 ● 情商之父、知名心理学家丹尼尔 · 戈特曼,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艾伦 · 兰格,整合医学先驱迪帕克 · 乔普拉,诗人、博物学家戴安娜 · 阿克曼集体推荐! ● 湛庐文化出品。
内容简介
随着心理学与脑科学的日益普及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心智这个概念越来越常被提及,然而在一系列与心智有关的工作领域中,无论是临床、教育、智能、科研还是哲学,很少有人能说清心智究竟是什么。知名心理学家、畅销书作家丹尼尔·西格尔以其特有的跨学科背景和临床工作经历,提出了关于心智的明确定义,对心智的本质、如何培养健康心智、心智何时产生、在何处发生、对我们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层层深入的探讨。
在《心智的本质》中,西格尔融合了神经生物学、量子物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的近期新观点,提出了一个新的心智观——心智存在于我们的内部,也存在于我们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中。在此基础上,本书回答了一系列古老而深奥的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给读者带来对自我、对身体、对周围的人以及整个世界的新认知。
作者下笔沉着、思考深入,每章先以自己的人生故事作为开场,再将这一经历中的心智的概念和理论娓娓道来,让读者不知不觉地进入一场奇妙的心智探索之旅。阅读本书,每一个读者必能感受到大师的魅力和思考的乐趣。
作者简介
丹尼尔 · 西格尔(Daniel J. Siegel) ● 国际有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精神病学临床教授。 ● 第七感研究所创始人,正念觉知研究中心联席主任。 ● 著有《全脑教养法》《第七感》《由内而外的教养》等畅销书,且在脑科学、心理治疗和儿童教养领域不断有开创性的作品问世。
目录
第1章欢迎来到心智的世界-001
第2章心智是什么:流动中的系统-029
第3章健康的心智什么样:整合的9大方法-069
第4章谁是不可或缺的心智要素:通往关系的主观性-111
第5章谁创造了心智:导管和建构器的二重奏-137
第6章心智在哪里出现:个体内部与你我之间-161
第7章心智为什么存在:寻求整合出现的时刻-207
第8章心智在哪一刻发生:活在当下就是要诀-229
第9章优化心智的途径一:学习在场-271
第10章优化心智的途径二:增强连接-313
参考文献-340
致谢-341
译者后记-345
摘要
     在本书中,我们将一起探索心智、你的心智和你的自我的本质,一起讨论心智由谁参与、如何产生、是什么、为什么产生以及何时产生,并一起讨论你感受到的我用“你好”向你致意的这种体验。 一些人使用“心智”(mind)①这个概念表示智力和逻辑、思维和推理,这种做法将它与“心灵”(heart)或“情绪”(emotion)对立起来。无论在本书中还是在我的其他作品中,我都不会以这种方式从广义的角度使用“心智”这个词。我用心智指代与活着的我们感受到的主观体验有关的一切:从感受到思维,从理性的观点到先于或潜藏于话语下的内在的感官沉浸(sensory immersion),再到我们感觉到的、与他人及整个地球的联系。心智同时也与我们的意识有关,即我们对“活着”的感觉的觉察,以及存在于这种觉察中的觉知体验。心智是我们最深刻的本质,是我们在当下时刻对“活着”、对此时此地最深刻的感觉。 心智不只包括这些内容。除了意识和意识对“活着”的主观体验的觉察,心智可能还包含一个更宏大的加工过程,即它将个体与他人及世界联系起来。虽然这个重要的加工过程可能是心智中一个难以测量的部分,但它却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接下来的心智之旅中将深入探索这一过程。 尽管我们或许无法量化我们心智中位于“活在此时此地”的体验之中心的那些成分,但这种内在感受到的、关于“活着”的主观现象,以及我们感到的与他人和世界联系的方式,都是真实存在的。这些不可测量的、关于生命现实的成分有许多不同的称谓。有人称其为我们的本质;有人称其为我们的核心、灵魂、心灵或者本性。我只是简单地称其为心智。 心智仅仅是主观性(subjectity)的代名词吗?或者说,心智仅仅等同于对我们的情绪与思维、记忆与梦、内在觉察和相互联系的感受吗?如果心智同时包含我们对这种每时每刻“活着”的内在感觉的觉察方式,那么心智的成分就还包含被我们称为“意识”的体验:我们借助这些体验保持觉察,并由此知晓主观生活中的内容的展现方式。因此,心智这个概念至少包括了意识,即我们觉察内在体验和主观生活的方式。 在低于觉察水平的层面上也存在某些与我们通常所称的心智有关的东西。这些无意识的心理过程包括思维、记忆、情绪、信念、希望、梦、渴望、态度和意图等,我们有时能觉察到它们,有时则不能。尽管在某些时候,甚至大多数时候,我们觉察不到这些心理活动,但它们不仅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我们可以把这些心理活动看作我们思维和推理的一部分,以及允许“信息”(infomation)流动和转换的过程。在未经觉察的情况下,这些信息流甚至都没有引起主观感受。因此我们能看到,在意识及其对主观体验的觉察之外,心智这个概念还包含了不依赖于觉察的、更基础的信息加工过程。 如此说来,心智就可以被看成作为“信息处理器”的心智了,这是什么意思呢?信息是什么?如果信息影响着我们的决策过程并诱发了行为,那么无论有无意识参与,心智是如何令我们做出有意的行为选择的,我们又是否具备自由意志?如果心智这个概念包括了主观体验、意识,以及包括问题解决和行为控制等在内的信息加工过程,那么什么是心智的核心成分?从感官知觉到执行控制的心理活动的连续谱系中的“心智成分”又是什么呢? 我们已经讨论了意识、主观体验和信息加工这些关于心智的一般描述,它们通常以你可能很熟悉的方式体现出来,比如记忆、知觉、思维、情绪、推理、信念、决策和行为等。我们能用什么样的理论将这些常见的心理活动联系起来呢?从感觉到感受,再到思维和行为发起,如果心智是上述一切的源泉,那么为何这些东西都被归于心智这个概念之下呢?心智究竟是什么呢? 心智作为一个术语、实体或过程,我们既可以将它视为一个名词,也可以将它视为一个动词。心智作名词时给人一种这样的感觉:它是一个稳定存在的物体,你既能够掌控它,也可以宣称拥有它。你拥有心智,它属于你。那这个名词性的心智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心智作动词时则给人一种这样的感觉: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涌现的过程。心智中不仅充满了活动,也展现出了永无止境的变化。如果这个动词性的心智确实是一个过程,那么这些动态的东西、这些精神生活中的活动又是什么呢?无论作为名词还是动词,心智究竟是关于什么的呢? 有学者将心智描述为“信息处理器”。这种描述指出,我们能够对观点和事物进行表征化,并将这些表征进行转换,通过记忆的编码、存储和提取,记住事件。从知觉到推理,再到行为决策,它们都是心智的信息加工过程的组成部分。作为一名科学家、教师和医生,我从事与心智有关的工作已经35年了,有这么一种现象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虽然上述对心智的描述广为人知,然而在一系列与心智有关的工作领域中,无论是临床、教育、科研还是哲学思辨,居然都缺少一个对心智的准确定义,缺少一种凌驾于其功能之上的、关系到其本质的清晰认识。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