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切尔诺贝利的祭祷
字数: 2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 [白俄]S.A.阿列克谢耶维奇
出版日期: 2017-04-01
商品条码: 9787508690469
版次: 1
开本: 其他
页数: 388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简体版首度完整出版,作者全新修订,指定译本。 ★ 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幸存者口述实录,揭开切尔诺贝利灾难的“内幕和真相”。文学历史记录震撼人心的非虚构写作。 ★ 每一页都是奇异而残忍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透视着俄国人的灵魂 。阿列克谢耶维奇探访事故发生地,历时数年,采访了超过500位灾难受害者,真实地记录人们的愤怒、恐惧、勇敢、同情和爱。她拼写出了一个时代的声音和一幅幅不同的人性图像。 ★ 阿列克谢耶维奇是经典俄语文学的继承者。她继承了从普希金开始,到托尔斯泰、契诃夫的现实主义脉络。她的作品是俄罗斯现实主义传统的当代体现。 ★ 一部反思人类技术灾难的启示录。福岛核泄露、朝鲜核试验等人类的科技危险正潜伏在我们身边,当我们反思历史,该如何避免灾难重演?
内容简介
1986年4月26日,苏联治下的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这是人类历史记录惨烈的技术悲剧之一。 上万平民因放射性物质长期受到感染或致命;数万亩土地被污染,切尔诺贝利一夜之间化为废城。 事故后十年,有名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冒着核辐射危险,深入事故发生现场,历时数年,访问了超过500位幸存者,用普通个体的声音平贴出时代的全景,书写了一部人类的启示录。在这里,平凡人物的真实经历比小说更惊人。每个人的声音都透视着历史的崩塌、国家机器的隐瞒、俄罗斯人的价值观,以及人们的愤怒、恐惧、勇敢、同情和爱。 「切尔诺贝利核爆是二十世纪最重大的灾害事件,时至今日我还是不解,我所见证的究竟是过去还是未来?……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恐惧的窠臼。」——阿列克谢耶维奇
作者简介
S.A.阿列克谢耶维奇,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白俄罗斯记者、散文作家。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 历史上重大的事件。著有《二手时间》《战争中没有女性》《锌制男孩》《切尔诺贝 利的祭祷》等。 曾获得包括瑞典笔会奖、德国莱比锡图书奖、法国“世界见证人”奖、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05)、德国书业和平奖等在内的多项大奖。2013年和2014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入围最终决选名单,2015年获奖。 译者,孙越,1959 年生于北京,旅俄作家、翻译家。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俄罗斯国际笔会会员。中国戈宝权外国文学翻译一等奖获得者。译有《骑兵军》《勃留索夫诗选》《缪斯:莫斯科- 北京》《心灵河湾》等。著有文集《俄罗斯冰美人》《斯拉夫之美》等。
目录
历史背景 孤独的人类之声 切尔诺贝利:被忽略的历史与对我们世界图景的质疑 第一部分 死者的大地 士兵的合唱 我们为什么要记 与活人和死人聊什么 写在门上的一生 一个村庄的独白:怎样把天上的人叫回来,哭一场,吃顿饭 找到蚯蚓,鸡开心;铁锅煮的,也会变 无字歌 三桩古老的恐惧,为何一个男人在女人讲话时不作声 人在恶中敏锐异常,而在一本正经的爱情表述中,又是那样简单淳朴 士兵的合唱 第二部分 被造者的花环 人民的合唱 古老的预言 月下风景 看到耶稣倒下就牙疼的证人 三段独白:“行走的骨灰”和“说话的泥土” 没有契诃夫和托尔斯泰,我们无法生活 圣方济各曾给鸟儿布道 无题——呐喊 两种声音——男人的和女人的 神秘的东西在爬,往你身体里爬 笛卡儿的哲学:和别人一起吃污染的面包片,不用觉得尴尬 我们早已从树上下来,但没想到它很快长出年轮 在封死的水井边 角色与情节之苦 人民的合唱 第三部分 悲情的赞赏 孩子的合唱 我们不知道,死亡竟如此美丽 化为泥土多简单 大国的象征与秘密 生活里可怕的事总是安静而自然地发生 俄罗斯人总是愿意信点儿什么 大时代里无助的小生命 我们那时爱过的物理学 更甚于科雷马、奥斯威辛和大屠杀 自由和寿终正寝 之梦 就算是怪胎,我也爱他 给我们的日常生活添加些东西,就更容易理解它了 无言的士兵 永恒和诅咒:怎么办和谁之过? 苏维埃政权捍卫者 两个天使遇到小奥莲卡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绝对权力 祭牲与祭司 孩子的合唱 孤独的人类之声 代结局 译后记
摘要
我是切尔诺贝利的见证者……它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尽管可怕的战争和革命将使这个世纪永载史册。灾难虽已过去二十余载,但有个问题至今萦绕在我心里——我在见证什么,过去还是未来?谈论这个问题,很容易沦为老生常谈……沦为危险的陈词滥调……但在我看来,切尔诺贝利犹如新历史的开端,它不仅是知识,也是预见,因为人类对自己与世界的认知产生了争论。当我们谈论过去或未来的时候,我们会将自己对时代的认知带入其中,但切尔诺贝利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灾难,散布于我们地球上的放射性核素,还将存留五十年,一百年,一万年,甚至更长时间……从人类生命的角度说,它是永恒的。我们该怎样理解它?我们可能了解破解我们尚不可知的恐惧的含义吗? 本书讲的是什么?我为何要写它? 本书并不是在写切尔诺贝利,而是在写切尔诺贝利世界。有关事件本身,已经有人写过数千页文字、拍摄过数十万米的电影胶片。我所写的,是那些被忽略的历史,在地球和时光里那些我们存留时悄悄留下的印记。我边写,边搜集情感、思想、语言的日常生活。我想捕捉心灵的常态,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这里的一切都不寻常,无论事件还是人,他们在努力适应新的生活空间。切尔诺贝利对他们而言,不是比喻,不是象征,它是他们的家园。艺术家多少次排演了《启示录》,表现不同版本的世界末日,现在我们才真正地知道,生活是什么样子!令人难以想象。有人在灾难发生一年后问我:“所有人都在写,而你生活在这儿却不写,为什么?”我那个时候不知道怎么写,用什么方法写,以及如何接近它。要是从前,我写书的时候,会去观察别人的痛苦,可是现在我和我的生命已成为事件的一部分,它与我融为一体,没有距离。我那渺小的,湮没于众多欧洲国家中的祖国的名字,它已经变成魔鬼般的切尔诺贝利实验室;而我们,白俄罗斯人,也成为切尔诺贝利人。现在无论我去哪里,人们都会好奇地打量着我:“啊,您从那儿来?那里怎么样?”当然可以很快写本书,那种将来可以一本接一本出下去的书——那天夜里电站发生了什么,是谁的过错,政府如何对世界和自己的人民隐瞒事故,用了多少吨沙子和水泥在死亡的呼吸之上建成石棺,——但是我却被某种隐藏的力量拦住了,我的手被按住了。一种隐秘感。我们心中骤然升起的这种感觉笼罩了一切:我们的谈话、行为和恐惧,可怕的事件,紧随事件而发生的恐惧。所有人都产生了可以说出与不可说出的情感,因为我们触碰了尚不可知的东西。切尔诺贝利是有待于我们破解的秘密,是未解读的符号。或许,这是二十一世纪之谜,是对这个时代的挑战。也就是说,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我们生活其中的政治、民族主义和新宗教的挑战外,前面还有其他挑战在等待我们。它们是更加凶残和全面的挑战,尽管它们暂时还隐于视线之外,但在切尔诺贝利之后已初露端倪…… 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六日夜……我们一夜之内便转移到了另一段历史中,我们完成了向新现实的跃进。它,这一现实原来不仅超越我们的知识,而且超越我们的想象。时代的联系被割裂了,过去突然变得软弱无力,令人无所依托,无所不在的人类档案中找不到开启这扇门的钥匙。我在那些天里不止一次听到:“我难以找到合适的词句,来表达所看到的和所经历的”,“此前谁也没有对我讲过这样的事情”,“我没在任何一本书中读到过,也没在一部电影中见过”。在灾难发生的时代与我们开始谈论灾难的时代之间,存在着中断,那是噤声的时刻。所有人都记得……上面的某些部门做出某些决定,起草秘密指示,直升机飞上天空,大量军事车辆沿路行进,下面的人提心吊胆地等待消息,活在小道消息中,但是所有人对重要的事都三缄其口——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找不到词汇表达全新的情感,也找不到情感对应全新的词汇,我们不善于表达,但逐渐沉浸于新思想的氛围中。今天我们可以判断当时的状态,就是缺乏真相,想知道真相,理解所发生事件的意义。需要震撼的效果!我一直在寻找这个带来震撼的人……他在讲述全新文本……他的声音穿透而出,如同穿过梦幻和呓语,如来自一个平行的世界。切尔诺贝利周边的人开始了哲学思考,成了哲学家。教堂重又挤满了人,来了很多信众,以及不久前还是无神论者的人。他们在寻找物理和数学所不能给予的答案。三维世界敞开了,可我却没有遇到按着苏联唯物主义圣经发誓的无畏者。当那无穷尽的炽烈爆燃发生时,以传统文化的熟悉方式培养的哲学家和作家沉默不语。在最初的日子里,最有趣的事莫过于和老农谈话,而不是和学者、官员及扛着大肩章的军人。他们的生活中没有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有互联网,但是他们以某种方式将世界的全新图景置于思维之中。并未毁灭。或许,我们已经可以对付军事上的核事件,比如广岛发生的事,并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然而,事故发生在非军事的核设施上,而我们仅仅是二十世纪的人,且我们一如被教育的那样相信,苏联核电站是世界上最可靠的核电站,它们甚至能建在红场上。军事原子的表现是广岛和长崎,和平原子的表现就是家家户户的电灯。谁也没料到,军事原子与和平原子是双胞胎、同谋者。我们已变得更加睿智,整个世界更加睿智,它在切尔诺贝利之后更加睿智。今天白俄罗斯人犹如活着的“黑匣子”,记录着未来的信息,为所有人。 这本书我写了很久,差不多有二十年……我与电站的原工作人员、学者、医务工作者、士兵、移民,以及疏散区居民见面和谈话。对他们而言,切尔诺贝利是他们世界的主要内容,事故摧毁的绝不仅是土地和水,也毁坏了他们的内心和生活。他们曾讲述,曾去寻求答案……我们曾在一起思考。他们总是很着急,担心来不及,我那时还不懂,他们见证的代价是生命。“您记下来吧,”他们反复说,“我们没弄懂目睹的所有事情,可要让它们留下来。以后总会有人看到的,总会有人明白的……在我们死了以后……”他们没有白白着急。现在很多人已经死去,但他们及时留下了记录…… 我们所知道的有关惊悚与恐惧的一切,大都与战争与关。古拉格与奥斯维辛——历史永远是军人和统帅的历史,战争是恐怖手段。因此人们混淆了战争与灾难的概念。在切尔诺贝利,我似乎看到所有战争的特点:士兵被派遣、居民被疏散、房屋被遗弃、生活的进程被阻断。报纸上关于切尔诺贝利的消息中,通篇都是军事词汇:原子弹、爆炸、英雄们……很难理解我们正处于新的历史之中——灾难史开始了。但是人类却不愿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他们从来没思考过这个问题,它隐身于人类熟悉的事物背后,隐藏在往事的背后。就连切尔诺贝利英雄纪念碑都像军人的纪念碑……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