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探寻古蜀国 从三星堆看中华文明
字数: 327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研究出版社
作者: 黄剑华
出版日期: 2022-03-01
商品条码: 9787519911102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72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8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再次让举国瞩目,令世界惊艳。本书对三星堆文化发现和发掘的历程作了生动的描述,汇集了尽可能详尽的史料,书中配有精美图片,展示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以及三星堆文化的神秘莫测。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黄剑华先生从事考古研究多年的成果累积,详尽罗列了大量史料,并借助精美的文物图片对三星堆文明的神秘起源、古蜀国的神权统治、宗教意识形态、经济文化等加以详细介绍,既有对有关三星堆文化古族、古城、古国的渊源流向的纵向探索,又有从生态到文态、从产业到科技工艺、从社会生活到神灵的主观艺术世界的全景式描绘,有理有据,详略得当,彰显了古蜀文明丰富多彩的生活、高度发达的制作工艺,以及与外来文明和中国西南与南亚及西亚经济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进而凸显出古蜀文明的独特地位和中华文明多源一统的关系。
作者简介
黄剑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四川省第九届、十届政协委员,天府十大藏书家之一。已出版《石达开》《天门》《三星堆——震惊天下的东方文明》《丝路上的文明古国》《三星堆》(韩文版)《金沙考古——太阳神鸟再现》《华阳国志故事新解》《西域丝路文明》等十多部。出版长篇小说《琴恋》《悲欢》,以及“古蜀传奇”三部曲《梦回古蜀》《金沙传奇》《五丁悲歌》等多部。发表中篇小说三十余部(篇)。
目录
第一章一个失落文明的重新认识
一、月亮湾的偶然发现002
二、三星堆文明的逐渐认识011
三、震惊天下的三星堆器物坑022
第二章成都平原上的古代王国
一、三星堆古城与古蜀王都040
二、宝墩文化古城址的启示054
三、古蜀王都与其他早期城市066
第三章人间王国与神灵世界
一、神秘的群巫集团084
二、王权和神权的象征107
三、古代蜀人的通天神树122
四、太阳神话的反映138
五、神山祭祀与天门观念159
六、昌盛的泛灵崇拜177
第四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一、王公贵族与平民阶层202
二、经济形态与神禖文化219
三、日常穿戴与服饰文化233
四、通向远方的古代商道262
第五章高度发达的制作工艺
一、青铜铸造的辉煌288
二、黄金谱写的篇章301
三、玉石雕琢的艺术314
结论
一、揭开了古蜀国的神秘面纱328
二、中华文明多源一统的例证334
三、东方文明的新篇章336
三星堆考古发现大事记345
后记349
附录356
摘要
一、月亮湾的偶然发现 提到三星堆,由于此地惊人的考古发现,如今已是一个闻名遐迩的地方。在称为“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由繁华的成都驱车北行40公里,便可以看到鸭子河畔矗立着一座造型别致的建筑,这就是新建的三星堆博物馆,数量众多、精美绝伦的出土文物就陈列于此。距其不远便是古马牧河和有名的三星堆及月亮湾。轰动世界的三星堆文明遗址和揭示古蜀之谜的大量出土文物,就是在这里被发现的。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许多重大考古发现,最初的发现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我们熟知的甲骨文和敦煌珍贵文物的最初发现经过便是这样。三星堆古蜀文明遗址的最初发现,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据传最初被发现的是一些玉石器,是当地居民燕道诚与家人车水淘溪时发现的。郑德坤著《四川古代文化史》记述说:“民国二十年(1931)春,居民燕道诚因溪流淤塞,溉田不便,乃将溪水车干施以淘浚,忽于溪底发现璧形石环数十,大小不一,叠置如笋,横卧泥中,疑其下藏有金银珠宝,乃待至深夜始率众匆匆前往掘取,除获完整石璧若干外,闻复拾得石圭、石璧、石琮、玉圈、石珠,各若干。”①当时,华西大学博物馆美籍教授葛维汉(D.C.Graham)所著的《广汉发掘简报》也称,1931年春董宜笃牧师获悉四川广汉县一位燕姓农民在溪底发现了一些石器、玉环、方玉和玉刀。董宜笃对此作了记录。后来有农民在挖水洞时,又发现了许多器物,这些器物被分送给了乡邻和戚友。②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1929年发现之说。冯汉骥、童恩正在《记广汉出土的玉石器》一文中说:“一九二九年,该地中兴乡(现名中兴公社)的农民燕某曾在宅旁沟渠底部发现玉石器一坑,当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③这在年代上就形成了两种说法。曾于20世纪50年代实地调查过月亮湾三星堆遗址的王家祐先生认为,应以最初的文字记载为准,这是很有见地的。那么,1929年发现的说法,究竟有何根据?冯汉骥、童恩正的文章对此并没有说明。后来持“发现于1929年”之说的一些文章著述,亦大都含糊其词。最近,陈德安《三星堆遗址挖掘综述》中是这样解释的:“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是1931年英国牧师董宜笃(V.H.Donnithorne)在广汉获悉当地农民燕道诚因车溉田挖出石璧、玉璋、玉琮、玉璧等一大批玉石器而被发现的。根据燕氏家族提供的情况,董宜笃(V.H.Donnithorne)得到这批玉石器出土的消息时,已事隔两年,实际上,这批玉石器是1929年出土的。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已近70年了。”①在最初的记录中并没有这一情况,显然是燕氏家族后来的回忆。相隔两年消息才透露出去,是颇值得玩味的。 燕道诚和家人偶然挖到的玉石器究竟有多少件,说法不一,有的说“一坑”,有的说“若干”,有的说“大批”,②有的说“总数达三四百件之多”,③还有的说“计有璧、璋、琮、圭、圈、钏、珠、斧、刀及玉石半成品等400余件”。④虽然具体数目无法确定,但数量较多则是可以相信的。燕氏不懂得这些玉石器的重要价值,开始也许以为挖到了宝物,后来发觉并非金银之类,于是便将其中一些分赠亲友,致使这批玉石器逐渐流散。据说馈赠的原因之一,是燕氏父子发掘后得了一场大病,为了折财免灾,才将这些“意外之财除自留部分外,大多向亲邻朋友广为分送”。⑤总之,随着这些玉石器的流散,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引起了古董商们的注意。经过他们的渲染和炒作,当时的成都古董市场曾一度被“广汉玉器”闹得沸沸扬扬。流人古董商之手的玉石器数量毕竟有限,有的古董商为了牟利,甚至伪造赝品出售。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广汉出土玉石器的影响,同时也使得真伪混杂,为后来的甄别研究增添了麻烦。 燕氏的偶然发现,开启了三星堆古蜀文明遗址发掘的足迹,具有极不寻常的意义,在当时即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并由此开始了早期的调查研究工作。 当时正在广汉传教的英籍牧师董宜笃是较早得知这批出土玉石器消息的人,以他的文化素养,立即敏锐地感觉到了这批出土玉石器的珍贵。虽然董宜笃并不是一位考古学者,对古蜀历史也没有什么研究,但他“确认这批器物很有科学价值,颇为重视,认为应及时保存下来,避免散失”。①正是这一态度,促使他与当地的驻军陶宗伯旅长取得了联系,请陶旅长出面做必要的宣传,尽快寻回散失器物,以便把它们保存下来。陶旅长对此也很重视,马上答应下来,没过几天便将从燕氏那里得到的5件石器交给董宜笃。董宜笃用信函将此事告诉了华西大学美籍教授戴谦和(D.S.Dye),随即回到成都,将5件石器交给戴谦和鉴定保管。 戴谦和对这些出土玉石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年6月,他和董宜笃在陶旅长和6名警卫员、1名摄影师的陪同下,对当时太平场附近的月亮湾遗址进行了考察和摄影。大概是这次考察,使农民燕氏和陶旅长都明白了对出土玉石器进行研究的重要,便将那5件石器赠给华西大学博物馆保存。后来燕氏又“将优选之石璧一枚,琬圭一柄赠与华西大学博物馆,陶氏亦将所获全赠该馆,以便保存”。②董宜笃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