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学与大师 清华校长梅贻琦传(全2册)

大学与大师 清华校长梅贻琦传(全2册)

  • 字数: 11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作者: 岳南
  • 出版日期: 2017-09-01
  • 商品条码: 978750349279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824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历史纪实文学大家岳南披沥六载,倾注大量心血,全面书写清华“终身校长”梅贻琦与中国教育黄金时代。一部文笔写实、情感酣畅、体大思精、波澜壮阔的传记史诗。 ▲ 中国教育目前的真正典范——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他是清华在任最久影响优选的校长,从1926年由大师如林的清华票选成为教务长,到1937年九一八事变后临危受命长校,到抗战时期主持西南联大,再到台湾创建新竹“清华大学”,海峡两岸公认其为清华“终身校长”。在他任上,清华开始有“中邦三十载,西土一千年”之誉,并培养出杨振宁、李政道、李远哲三位诺奖得主。 他提出并一生奉行“大师论”“通才教育”“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等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并以忠诚无私、寡言沉稳、刚毅仁爱的人格精神,成就了清华之清、联大之大,感染着一代代学人。 ▲ “中国学者的完美典型”与“中国学者的理想化身”(李约瑟语) 梅贻琦是有名的寡言君子,实干力行,“他的沉默,是从环境中体验出来优选的处世和治事之道,由于他的天才运用,更炼为一种有效的‘工具’”。 陈寅恪说:“假使一个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先生说话那样谨严,那样少,那个政府就是最理想的。” 他倡导通才教育,只有通识才能成就大师,文质彬彬才能称为人才,自他开始清华实施“通识教育”; 他实行教授治校,以民主作风在动乱岁月安放下清华这张书桌,带领出了黄金时代的清华和史诗一般的西南联大…… 朱自清说:“只要同仁都能像梅先生一样爱护清华,并且知道怎样去爱护,一切顺其自然,不去揠苗助长,清华的民主制度,前途一定是光明灿烂的。” ▲ 本书开创了海峡两岸真正意义上的梅贻琦传记写作先河。岳南以纪实手法生动展现了梅贻琦这位杰出教育家的成长、留学及其在动荡岁月执着教育的艰难历程。 ▲ 本书堪称全书视界宏阔高远,从庚子赔款开始,追溯了清华大学数十年的发生发展史,详述几位有影响有争议校长的功过,还涉及蔡元培、张伯苓、胡适、梁启超、陈寅恪、吴宓等诸多教育学术界大师级人物,并在大时代背景下折射出整个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对当代教育可有诸多借鉴。 ▲搜罗宏富,史料翔实,收录两岸清华大量档案、资料与照片。材料或为作者亲身取自大陆、台湾、美国等地的文献,或为亲历者采访记录,就目前所能见到、查到的,几乎一网打尽。
内容简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学潮迭起,清华园里派系纷争、驱逐校长风潮不断,梅贻琦临危受命,多方求解,结束了二十年间校长十易的动荡局面。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南迁,于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梅贻琦任常委会主席;在他的主持下,三校于战祸频仍、经费短缺、困窘闭塞中合作无间,学术、科研、教学取得奇迹般的成就。抗战胜利后北归复校,再到梅贻琦于台湾筚路蓝缕创建新竹“清华大学”——“生斯长斯,吾爱吾庐”,他的一生与清华紧密联系在一起。
作品以纪实手法生动展现了梅贻琦这位杰出教育家的成长、留学及其在动荡岁月执着教育的艰难历程。他提出并一生奉行“大师论”“通才教育”“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等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并以忠诚无私、寡言沉稳、刚毅仁爱的人格精神,成就了清华之清、联大之大,感染着一代代学人。
作者简介
岳南,本名岳玉明,山东诸城人,1962年生,先后毕业于诸城五中、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历任宣传干事、记者、编辑、台湾清华大学驻校作家等。著有《风雪定陵》《复活的军团》等考古纪实文学作品十二部,并以英、日、韩、德等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全球发行数百万册。另有《陈寅恪与傅斯年》《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等传记作品十余部,其中《南渡北归》三部曲被《亚洲周刊》评为2011年全球华文十大好书之冠,称为“全景再现20世纪中国学术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展示出全球华人的软实力及不断向上的力量”。
目录
《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上》
《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