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图解黄帝内经极简养生速查全书 全新升级版

图解黄帝内经极简养生速查全书 全新升级版

  • 字数: 3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2-01
  • 商品条码: 978757132524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追本溯源,博古通今:传承千年中医经典,并结合现代养生智慧,精心探究健康秘诀,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活学活用,科学养生寿命长。内容翔实,理论经典:包括养生原则、治病原则、五脏养生、经络养生、四季养生、饮食养生、情志养生、体质养生等内容板块,家庭养生有秘方。图解说明,一看就懂:本书优选亮点就是采用牵线图解的形式,将《黄帝内经》中的思想精髓、养生要点进行极简归纳,文配图,图解文,人人看得懂用得上。
内容简介
《图解黄帝内经极简养生速查全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医经典《黄帝内经》的大量研究成果,采用图解的形式,文配图、图解文,对《黄帝内经》中的基本养生理论、养生原则和治病原则,以及人体的五脏六腑、经络系统、经脉气血等养生知识进行深刻解读,为读者扫清阅读中的障碍,轻松把握《黄帝内经》养生精髓,远离疾病,健康长寿。
作者简介
陈飞松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知名保健专家。一直担任《中国临床医生》《北京中医》等期刊编委,主编有《陈飞松图说养好脾胃人不老》等一系列健康科普图书,受到广大读者欢迎。于雅婷主任医师、高级药膳食疗师,领导研发创新的现代化中医食疗技术多次荣获国内大奖。
目录
第一章
《黄帝内经》基本理论
《黄帝内经》是一部怎样的书
《黄帝内经》开中医养生防病的先河
《黄帝内经》是东方医学之根
《黄帝内经》中关于生命的解说
阴阳学说:阴阳是自然界的一般规律
五行学说:事物有五种基本属性
藏象学说: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外现
经络学说:气血运行要畅通无阻
运气学说:揭秘宇宙运行的规律
病因学说:探究疾病发生的源头
养生学说:追求至上的生命质量
第二章
《黄帝内经》的养生原则
中医养生的依据:男女生长规律
阴阳平衡是健康的保证
养生要顺应季节的变化
养生要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体质决定人的养生方式
第三章
《黄帝内经》的治病原则
因地制宜
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
上医治未病
治病要调和阴阳
第四章
人体的五脏六腑
五脏六腑总览
心:主宰神明的君主之官
肺:吐故纳新的华盖之官
肝:疏泄藏血的将军之官
脾:运化统血的仓禀之官
胃:受纳腐熟的通降之官
胆:调志的中正之官
心包:疏通气机的内臣
大肠:传导和排泄糟粕的通道
小肠:泌别清浊的受盛之官
肾:藏精纳气的作强之官
三焦:输液通气的决渎之官
膀胱:储津排尿的州都之官
第五章
人体的经络系统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奇经八脉:“别道奇行”的特殊通道
十五络脉(一)
十五络脉(二)
第六章
人体的经脉气血
人体的经脉气血
自然气候影响人体经脉气血的运行
气血变化对毛发的影响
卫气的出入离合
营卫之气在人体的循行
八风对人体的伤害
第七章
神奇的脉象
脉象是怎么回事
脉象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脉象与人的生老病死
三部九候诊脉法
从脉象与面色变化来判断疾病
从脉象看胃气
五脏脉象与疾病
通过人迎脉和寸口脉判断经脉病变
第八章
四季养生
春:养肝护阳
夏:护心养长
秋:护肺收气
冬:养肾藏气
第九章
饮食养生
人体靠五谷来滋养
食物在体内的运化
五色、五味与养生
过食五味的后果
五行生克与饮食养生
第十章
情志养生
形神合一方能百病不侵
七情对五脏的影响
房事养生
神形气血的有余和不足
气的盛虚与梦境
邪气侵入人体而致梦
气滞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第十一章
体质养生
影响体质的因素:脏腑、经络、形体
阴阳五种人
阴阳二十五种人(一)
阴阳二十五种人(二)
肌肉坚厚对人的影响
脏腑大小对人的影响
阴阳之气的多少对人的影响
勇敢的人和怯懦的人
第十二章
疾病的变化
病邪在体内的传变规律
病邪在五脏的表现与治疗
五脏病变在时间上的变化
疾病的预后
季节和时间变化对疾病的影响
从外表推测体内的病变
伤寒病的传变与治疗
五脏热病的变化与治疗
疟疾的变化与发作规律
五脏六腑的咳嗽
痹病的形成与种类
痿病的形成与治疗
痈疽的形成与生死日限
第十三章
六气变化与疾病
六气的变化与万物生成
风:百病之长
寒:使万物坚凝
暑:使万物繁茂
湿:化生万物
燥:清净收敛
火:使万物躁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