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看得见的正义 影视中的法治文化

看得见的正义 影视中的法治文化

  • 字数: 26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王金霞
  • 出版日期: 2024-04-01
  • 商品条码: 978720313298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6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正如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一般,艺术也是思想的载体。而且,历史地来看,艺术是早于文字的,更为直观的载体。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形式,影视营造的是独立于现实的“影视世界”,影视中的公平正义之冲突更为纯粹。而恰恰因为这种“纯粹”,从影视中寻找普法的路径更为便利,更为有效。通过深入观影,我们或许能通过视听艺术中“看得见的正义“,指引现实中实现看得见的正义。
内容简介
《权力的游戏》《罗生门》《悲惨世界》《鱿鱼游戏》《秋菊打官司》《审死官》《教父》……这些影视作品中含有哪些法的元素?法律与影视能够如何互动?法理学学者王金霞在这本书中把影视作品放在更为宽广的理论视野之中,诠释法律与影视的内在联系,从法律看影视,从影视看法律,用影视去思考,用影视去改变。以影视作为视角、方法、路径、素材去看法律、法理和法学,以法律作为视角、方法、背景和结构去看影视,展现两者的诸多勾连。
作者简介
正如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一般,艺术也是思想的载体。而且,历史地来看,艺术是早于文字的,更为直观的载体。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形式,影视营造的是独立于现实的“影视世界”,影视中的公平正义之冲突更为纯粹。而恰恰因为这种“纯粹”,从影视中寻找普法的路径更为便利,更为有效。通过深入观影,我们或许能通过视听艺术中“看得见的正义“,指引现实中实现看得见的正义。
目录
引言法律与影视的互动/001
影视作品的法理探赜/019
1模糊、建构与程序:三部电影看事实的三个视角/021
2法律视角下的《罗生门》/027
3《悲惨世界》中沙威的法意识困境/032
4艾希曼的审判——基于电影《汉娜·阿伦特》的思考/039
5《鱿鱼游戏》中的正义观/046
影视作品的法史钩沉/053
6美国西部片中的半自然状态与法律正义/055
7影视折射女性形象的变迁/063
8《三峡好人》中的法律隐喻与无名者生活/068
9《权力的游戏》中提利昂·兰尼斯特的两次审判/074
影视中的宪法文化/081
10国家即国民——观韩国电影《辩护人》/083
11电影中的多样“政体”/088
12科幻电影中的“自然状态”/093
13《曼达洛人》中帕济尔星球的民主实践及其启示/098
影视中的犯罪与刑罚/103
14警匪片中的警匪关系诠释/105
15解读电影中的“另类”犯罪/111
16《三狼奇案》中的犯罪之路/118
17《大卫·戈尔的一生》中对废除死刑的证成/123
18《少年法庭》中的司法路线之争/129
律师职业的影视演绎/137
19律师形象的现代转型/139
20律师职业与律师公共精神/143
21一位律师的自我修养——观《控方证人》/150
22律师的非职业能力为何重要——观《永不妥协》/156
23为权利而斗争——观《杰伊·比姆》/163
中国法律实践生态的电影表达/173
24被高估的“秋菊问题”——基于《秋菊打官司》与《我不是潘金莲》的比较/169
25从《马背上的法庭》看基层司法的三重困境/179
26从《真水无香》看司法的社会之维/184
27《十二公民》中陪审员的法意识分析/189
香港电影的法治文化透视/195
28香港黑帮电影中的“规则文化”/197
29电影中的“下流”表达/204
30《审死官》中的戏谑正义/211
31《目无王法》中的批判/218
32香港法律影视的复兴之路/223
电影中法律文化的冲突与疗愈/233
33文明的共性是构建现代法治的基础——观《刮痧》/235
34文明的冲突与疗愈——基于《撞车》的思考/239
35他们并没有根本的罪恶:观《巴别塔》/246
附录/251
保禄的审判/253
法官判决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影响/256
职业伦理视角下的“舜窃负而逃”/260
法律文化的选择之维——读弗里德曼《选择的共和国》/264
从法律文化到法治文化/279
论当代中国的法治文化概念/285
法治文化的外在概念之辩/310
后记/32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