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 朱永新自选集

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 朱永新自选集

  • 字数: 29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作者: 朱永新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02016652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3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是朱永新有关教育、阅读的随笔集,其中有对传统教育的思考、对新教育的引领与展望,有对儿子的亲切引导、对老师的关怀爱护,更有精彩的阅读心得,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是读文字书,更有对交往的名人的“解读”,如于光远,如星云和尚,如南怀瑾。教育是终身之事、生活常事,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阅读也是终身之事、生活常事,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教育与阅读,于人而言,失之则如井底之蛙,观天不过斗尺,视周不过半圆;得之如鸟之两翼,遨游太空,更能穿越千载,视通万里。即使暂时被乌云遮挡,也终能穿透黑暗,见到光明。
作者简介
朱永新,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兼职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中国教育30人论坛和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人,首届国际阅读推广IBBY-iRead奖得主。
目录
序言:思想的散文 冯骥才001
第一辑 教育是不错有力的武器001
伟大的教师曼德拉003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008
想起团伊玖磨先生012
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017
“大玩学家”于光远020
在中国的“太庙”见南怀瑾先生023
听星云大师说有无030
追寻那颗星034
忘年交037
先生永在042
文瑜,你深留在我心间046
学童李吉林051
思君岁岁泣秋风055
亦父亦师065
灵魂不能下跪069
文化部长的教育智慧085
教育的明亮远方091
恩师燕国材098
第二辑 把生命读成传奇大书103
回望阅读这一路105
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111
少一点儿烟酒味,多一点儿书卷气114
拧紧时间的“水龙头”118
把生命读成传奇大书121
思想不应私享125
从传记到传奇129
做一个幸福的阅读推广人132
书市的风景135
柿红,新教育的颜色140
那么遥远,那么近152
呼唤好老师156
父亲是男人最重要的工作159
母亲是女人最神圣的天职163
多一些宽容,教育才能从容168
爱应该与智慧同行172
国庆读书记176
有阅读更美好186
从书写作品到书写人生190
第三辑 孩童是巨人195
孩童是巨人197
解读儿童世界的风景202
瑰丽明天,恢宏世界205
种子与小鸟211
永葆童心,便是哲人217
有担当的文学才能走远224
相信童话,呵护童年229
为人为文为官的好教材234
我们,也可以改变世界240
朗读者,领读出时代的心声252
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255
有游戏才有真正的童年259
人世真局促,伴君茶诗在264
用“新孩子”培育新孩子269
第四辑 我们正在涨潮的海上277
我们正在涨潮的海上279
出发吧,带着使命,带着爱283
让爱陪我们一起走288
正确的琐碎创造伟大的历史293
做贵人,不做匠人297
我的下一个十年300
“龙”的教育303
向没被污染的远方重新出发307
高扬起信念之帆远航311
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314
心灵的建设318
每一个明天都用希望铸就322
爱教育就是爱自己325
爱是教育的火焰328
好学近乎知331
学力就是创造力334
让思考为行动导航338
坚持是恒久的享受341
迎接“人机共教”的新时代345
让传播美好成为本能350
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354
教师的心是家国之花357
用理想规划人生的选择360
第五辑 享受着教育幸福371
甲子共和正青春(外一首)373
教育是一首诗380
新教育的种子382
新孩子384
追梦人386
教室,我的家园389
享受着教育的幸福391
走在教育的路上 394
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396
教育需要思想的光芒400
追寻先贤的踪迹402
聆听大师的声音404
阅读的力量406
让爱陪教育一起走409
走出教育的沼泽地413
走进心灵的深处415
沉默与言说417
小小的心眼420
校园里的守望者422
我是教师424
摘要
     伟大的教师曼德拉 无论出身于哪个民族,身处于哪个国家,每一个伟大的人,都是人类共同的英雄。这样的人,职业不同,身份各异,相同的是他们用时光锻造生命,用行动把自己的人生书写为一个传奇。他们的一生就像一本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言传身教地为人们指引出一种更有价值的活法,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个伟大的人,都是一位伟大的教师。 纳尔逊·曼德拉,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教师。 2013年12月5日,曼德拉安然离世,享年九十五岁。这一生,他过得跌宕起伏又光芒万丈:曾因领导反种族隔离运动入狱二十七年,曾获诺贝尔和平奖,曾担任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不仅如此,曼德拉还对教育非常重视。自他1999年主动卸任后,就致力于两件事:在南非大力兴办学校,为南非防治艾滋病。曼德拉的所言所行,如老师一般将世事、人生向我们娓娓道来,让我们这些为人师者深受启迪。 对受过二十七年牢狱之灾的曼德拉来说,最令人震撼的或许是他对自由的诠释:“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这是他的睿智之语,也是他的肺腑之言。他在当选总统的那天,邀请狱警参加典礼并真诚致谢,他认为自己曾经是个急性子,而且脾气暴躁,是狱中生活让他逐渐学会反思与处理痛苦,从而给了自己战胜苦难的能力。他用行动证明,他并没有让仇恨侵蚀自己的内心,而是为自己赢得了真正的自由。 其实,没有人的生活会一帆风顺,无论大小,每个人都会遭遇困境。束缚每个人的枷锁,不是周遭环境,而是自己的心魔。摆脱这样的枷锁,就能享有真正的自由。曼德拉面对困境的方式告诉我们,我们可以从痛苦中汲取积极的力量,从困境中学习超越的本领,这样强大的心灵就会无所阻碍。而且越是得知自由的可贵,我们越是要像曼德拉说的那样为了自由行动:“自由不仅仅意味着摆脱自身的枷锁,还意味着以一种尊重并增加他人自由的方式生活。”因为,永远有人无法靠自己挣脱自身枷锁。当我们为这些人的自由而奋斗,我们的心将获得更大的自由。 有了这样的心,自然就可以像曼德拉说的那样把敌人变成伙伴:“要想与敌人求和平,就需与敌人合作,然后他就会变成你的伙伴。”这句话不仅是政治家的谋略,换个角度理解,也是凡人的处世箴言。生活中99%的对立因为沟通不畅,从合作开始交流,把想法平和地说出来,互相倾诉倾听,最终消除误会双方和谐,同时收获友情与工作,才是双赢。这样,也就是更好地实现了我们生命的意义。因为只要活着,无论是否愿意,我们实质上都在影响着周围的人。我们积极一点儿,就向周围多传达一份正能量;我们消极一分,就向周围多传达一点儿负能量。正负的比例,就是我们活着的价值。曼德拉说过:“生命的意义不仅是活着,而是我们给别人的生命带来了何种不同。这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意义。”这句话,对教师尤其重要,教育归根结底是人和人之间发生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直接给学生的生命带来不同,教师的生命价值、人生意义,都在于此。 曼德拉还告诉我们:“无人生来会因肤色、背景、宗教而憎恨他人,憎恨是人们后天习得的。如果人们能学会恨,他们也能被教会去爱。因为对于人的心灵来说,爱比恨来得更加自然。”是啊,爱是教育的源泉。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仇恨很容易看见,渐渐地,有太多人包括我们教师,都会受此蒙蔽,以为恨就是生命的底色。可细想一下,谁不会对着刚诞生的生命,无意识地绽放微笑呢?这就是爱,最原始的爱,它来自善良的心灵。 但仅仅有善良的心灵还是不够的。曼德拉提醒我们:“精明的头脑和善良的心灵往往是个不可思议的组合。”因为,精明与善良,是很难同时存在的两个特点。精明往往导致斤斤计较,善良通常导致宽容大度。一个人的优选境界,是做事精明、细加推敲,为人善良、谦和宽厚。能这样,意味着小聪明已成大智慧,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就是必然。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