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明清贵州六千举人
字数: 219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作者: 厐思纯
出版日期: 2021-05-01
商品条码: 9787221165091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96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知名史学专家厐思代表作“明清贵州人物三部曲”之一,明清之际,贵州人才蜂起,广大贵州士人以“万马如龙出贵州”之势,角逐于华夏的科举场上,创造了“七百进士、六千举人”“三鼎甲”的骄人成绩,被人誉为“俊杰之主,比于中州”。本书从明清众多的举人中,精选出数十位于国于民有重大贡献的举人,以生动的文笔、精辟的持论、翔实的史料,重现明清贵州历史文化。
作者简介
厐思纯,男,汉族,1947年11月出生;现系贵州省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贵州省历史学会理事、贵州省文史馆馆员、《贵州文史丛刊》编辑。 一生喜文,笔耕不辍,近年来涉猎文史,师从贵州“文化老人”陈福桐(已故)先生,研习贵州明、清及民国史;先后在海内外发表论文、文化随笔百余篇,出版《贵阳人文读本》《明清贵州七百进士》《明清贵州六千举人》《明清六百年入黔官员》《民国贵州风云人物》《高门大户·明清贵阳世家》《筑地烽烟》《明清之际的贵州书院》《贵卅『历史人物》九部历史专著;参与《中国地域文化·贵州卷》的编写,整理《梧山遗稿》《且闿遗稿》的出版。
目录
序 黔中人才整体大观/刘学洙
中朝理学名臣——李渭
“峭直忠鳗”的李时华
德行兼具的越英
青史留名的许氏家族
才华横溢的丘氏兄弟
将军诗人越其杰
风华绝代杨文聪
清廉刚直的潘氏家风
身处乱世的潘氏子孙
忠烈盖世的何腾蛟
志在复明的郑逢元
以身许国的解立敬
贵阳白云耕读世家程氏
忧患诗人吴中蕃
“白面龙图”刘子章
德被台湾的周钟頊
恤民爱民的王梦麟父子
遵义文化世家宦氏
峨眉、南部“王青天”
瓮安才人傅玉书
遗惠沙滩的“长山公”
经师、人师翟翔时
吏畏民怀的高廷瑶
耿介刚直的张自信
遵义蹇臣世家
穷且益坚的周奎
民命屏障唐树义
“西南巨儒”之郑珍
“西南巨儒”之莫友芝
大定府章氏昆仲
云南巡抚唐炯
商界奇才华联辉
书画大家袁思韓
循理守法的杨树
何威凤的丹青人生
西南之雄——雷廷珍
翰墨名家严寅亮
民国贵州首任教育厅厅长周恭寿
遵义政治人物牟琳
乐嘉藻的家国情怀
任可澄的人生三部曲
附录 六千举人 七百进士
摘要
中朝理学名臣——李渭 李渭是明代嘉靖年间的理学家,是与孙应鳌、马廷锡齐名的王阳明后学三大传人之一。其一生秉持阳明先生的心学理念,躬行实践,不遗余力,被皇帝誉为“南国躬行君子,中朝理学名臣”。 李渭,字浞之,号同野,贵州思南府水德司(今思南县)人。据史册所载:李渭少时曾患肺病,屏居小楼。其父以“毋不敬”和“思无邪”两语勉励之,期望他加强修养,学业有成。为不负父亲所望,李渭将两语写在窗户纸上,反复琢磨其含义,久而久之,有所感觉,但忽现忽失,印象模糊。 明嘉靖十三年(1534),李渭中举。赴京会试途中,读《孟子》“伊尹耕于有莘之野”一节,别有体会。嘉靖二十二年(1543),时值贵州提学副使蒋信视学思南,李渭前去求教。当淡及自己做“起灭功夫”的体会时,蒋信运用阳明学说解释了这个问题,要求他从“悟”字人手,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留恋景光”,忽略本质,就会堕入鬼窟而不自觉。 蒋信的精辟见解令李渭折服和意外,本来认为自己在家修为十数年,是一方有名的饱学之士,没想到在学识渊深的蒋信面前,自己是那么浅陋无知,荒唐可笑。羞愧之余,他痛下决心,立下了终身以研究儒学、传授王学为己任的大志。 确立治学方向后,李渭转益多师,虚心向当世名师求教。在广东高州任上,首先到蜗峒拜望阳明先生的学友谌若水;赴京途经湖北麻城时,特地拜见阳明学家耿定力,并与之同游天台山。临别时,耿定力以八语相赠:“近道之资,载道之路,求道之志,见道之眼,体道之基,任道之力,宏道之量,达道之才。八者缺一不可。”李渭听后感到震惊,答道:“渭于八者,独愧见道眼未醒耳。”受此启迪,李渭求道成圣之志更加坚定,特刻“必为圣人”四字的木牌悬挂书房以示勉励。 李渭在云南任参政时,得知泰州王门重要学者罗汝芳(号近溪)任云南屯田副使,于是登门拜访,切磋王学,交流体会。之后,李渭坚持日常的躬行践履,提出“毋意”为治学的宗旨,撰著《毋意篇》。他说:“孔子毋意,孟子不学不虑,程子不著纤毫人力,皆是不安排。知无意脉路,即日夜千思万索亦是无意;知无纤毫人力脉路,即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如此用力实无纤毫人力。学是学,此不学;虑是虑,此不虑。知得不学、不虑脉路,任人只管学、只管虑,都是不学、不虑。浮云人间作雨,天上常清常明;狂风江上作浪,流水不增不减。知得常清常明、不增不减者,可与言学矣。”概言之,就是一切顺应自然,无须刻意安排、强索为之。 和孙应鳌一样,李渭曾受教于王阳明的弟子蒋信,并继承了阳明先生的心学思想。对其而言,弘扬王学心学精髓,秉持“无欲”的理念,是消弭人欲横流的社会乱象最有力的思想武器。为明此志,他特地在授课的白虎岩下朝阳洞外大书“不舍昼夜”四字。 李渭重视人才的培育,所到之处,兴学校,育人才。卸任回乡后,他潜心研究理学,并以理学传授生徒。在其《修思南府学碑记》《思南府学射圃记》《婺川县迁学记》文中,不难发现他关心家乡文教之拳拳之心。 思南府城东北有“为仁堂”,李渭曾在这里传道授业,后改为仁书院。中和书院亦是其讲学地。李渭终身追求阳明心学,主张“躬行”“不欲”学说,追求心境洁净平和,意在弘扬阳明先生倡导的以“致知在诚意”为心学,以“存天理,灭人欲”为归宿的思想。他在思南中和山一边讲学,一边研读儒学,还在中和山山腰的一尊岩石上,欣然提笔写下“中和”二字。手迹镂刻至今尚存,字体平和圆润,与巨石浑然一体,与书院建筑交相辉映,闪烁着哲理灵性。见字如见其人,见人如见“中和”之要义,见“中和”字迹如见楼阁文化之内涵。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