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隐形创伤 如何疗愈看不见的童年伤痛
字数: 23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 王嘉悦
出版日期: 2022-03-01
商品条码: 9787115580351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36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5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心理学家施琪嘉诚意推荐。 拥抱伤痛,走出剧情。 如果没有处理心理创伤的能力,我们就不会真正地长大成人。 荣格说,当你的潜意识没有进入你的意识时,那它就是你的命运。 看见便是疗愈的开始。当潜意识被呈现,命运就被改写了。 焦虑、压抑、崩溃、敏感脆弱、莫名的躯体反应,是时候走出心墙、摆脱孤独的痛苦感了! 挑战自己的经验其实是件快乐的事,你会感到强大的力量。 不知自己为何那么生气、伤心,却因此陷入抑郁状态?总有“无法解释的感受”,甚至“被击中的感觉”?活在痛苦煎熬中,莫名其妙地崩溃、突如其来地悲伤? 只要你足够真诚地面对自己,愿意持续探索,慢慢地,时间就会给你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自省和自爱。
内容简介
为什么重复这样的关系? 为什么偏爱这样的人? 为什么害怕这样的情景?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经历一些创伤,这些创伤导致我们成年后的某个阶段一直重复着痛苦的模式……只有自爱自省、理解创伤并不断自我调整,我们才有可能疗愈自己。 自爱:只有真正地爱自己,觉得“我已足够好”“我很棒”,我们才不会觉得自省是在批判和否定自己,才有勇气和力量去凝视隐形创伤。 自省:只有看到自己的全部,包括那些受到伤害的地方,我们才能克制情景式条件反射,拥有自爱的能力,做出新的选择,不去重复隐形创伤。 隐形创伤带来的不成熟的应对机制,就像一堵堵心墙,把人和真正的亲密关系隔开。只有自省和自爱,我们才能逐渐拆除心墙,建立真正的深度关系。 任何亲密关系的建立都要经历打碎和重构的过程,就像用金缮修复过的瓷器,美丽且坚固。 本书通过典型的普适性案例,选出了七种常见的创伤类型——家庭暴力、养育缺陷、丧失与死亡、疾病、关系情感匮乏、分化受阻、集体与权威适应障碍——来做主要讨论。希望大家可以慢慢理解,创伤是可以被重新审视的。人生不是排练好的剧目,而是一个不停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只要不断做出新选择,你就能走出以自我创伤体验为中心的剧情,活出自由而强大的自己。
作者简介
王嘉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咨询硕士,美国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 擅长个人成长、原生家庭、女性成长等话题。
目录
第一章 疗愈创伤,走出剧情·1
创伤的个体独特性:我应该为此感到痛苦吗·2
创伤的特点:重复、困惑与停滞·4
禁锢或金缮:你可以带给心理创伤的两个结局·10
回顾创伤:探索过去,理解现在·14
第二章 理解原生家庭创伤·19
爬虫脑:生存的创伤·21
哺乳动物脑:情感依恋的创伤·26
认知脑:自尊的创伤与认知矫正·31
创伤的类型·35
第三章 来自家庭内部的危险·41
强迫性重复:伤我最深的人,为何我却难以离开·42
家庭暴力:为何人际交往中很难控制愤怒情绪·49
第四章 早期养育缺陷与亲密关系·59
在爱情中“被骗”:早期养育创伤对人的影响·60
忽远忽近的亲密关系:两种对于原始恐慌的防御反应·67
爱的艺术:去识别自己在关系中所恐惧或回避的·73
第五章 死亡与丧失带来的创伤·79
哀悼原来如此漫长:与他人之间的玻璃罩子渐渐消失·80
哀伤陷阱:失去重要他人,如何走出痛苦·88
死亡焦虑:注定面对的恐惧·92
第六章 疾病带来的创伤体验·101
生理疾病:传染疾病会让我无法生存和工作吗·102
疑病与恐惧:我应该用多大力气来担心疾病·108
疾病的表象:我们真的需要完美的健康与外表吗·116
第七章 空虚与孤独·121
缺乏镜映的成长体验:你能看到我吗·122
情绪颗粒度:深入理解自己的情绪·129
第八章 分化受阻的创伤·135
安全了,才能独立:你有自己的心理安全基地吗·136
敢独立:独立的心态分为“自给”和“自足”两个部分·141
从内摄到内化:面对外界的期待,如何坚持做自己·145
“假性分化”:能反抗,就是独立吗·151
婆媳关系:与原生家庭分化不足导致的婚恋问题·158
第九章 来自学校的创伤体验·165
权威的力量:我的生存由权威掌控吗·166
与同辈相处的创伤之一:过度竞争的伤疤·174
与同辈相处的创伤之二:霸凌·181
第十章 情绪负性能力·189
亲密关系:如果注定和“错的人”在一起,怎么办·190
接受痛苦:忍受痛苦才能拥有创造力·196
后记·201
参考文献·211
摘要
创伤的个体独特性:我应该为此感到痛苦吗 提起“心理刨伤”这个概念,很多人会联想到许多灾难性事件,认为只有经历这些才会有所谓的“心理创伤”,而这个词和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实际上,创伤的普遍性远远高于常人所想。很多来到心理咨询室的来访者也是在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咨询后才意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大大小小、难以磨灭的创伤:从交通意外、职场中的不公正、上学时被家长或老师辱骂批评,到突患重病、失去亲人或经历家庭暴力等,这些都会对个人的心理状态和人际关系模式产生远比自己想象中深远得多的影响。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和背景都不尽相同,对创伤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比如,同样是经历性骚扰,一个有良好人际支持的成年人可能只会觉得像被苍蝇缠上一样恶心,事情解决了就过去了。但如果经历这件事的是小孩,或是缺乏社会资源和人际关系的人,就会感到十分无助和恐惧,受伤的心情在很长时间里都难以平复,这件事甚至会影响其基本生活和社会功能。 一件事情对一个人是否构成创伤,其实没有客观的判断标准,而在于这件事情有没有让这个人的心理产生持续波动,并且影响生活的其他方面。 曾经有人困惑不解地问我,自己的孩子为什么那么脆弱,只是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就不愿意再去上学,他对此感到无法理解。但那个孩子的感受却是当时的场景让她感到十分屈辱和痛苦,在梦中,她看到周围的同学对她投来鄙夷的目光和嘲笑的神情,这让她觉得自己一文不值,并且她在之后的学校生活中常常“闪回”(flash back)到那个情境中,她十分害怕再次发生这样的情景。 后文中,我会对这种每个人都多多少少会经历的、“普通的”创伤经历进行一些描述和分析,帮助大家了解这些成长经历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学会如何改善自己的体验。 创伤的特点:重复、困惑与停滞 有句话叫作“不如意事常八九”,大到求学或求职的失败、重要他人的离开,小到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鸡毛蒜皮的不愉快,令人痛苦的事情可谓十分常见。那么,普通的痛苦挫折和创伤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创伤会带来重复的模式和症状 创伤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它会给人带来重复的关系体验和痛苦感受,并且这些重复的模式和症状可以被追溯到一个早期的痛苦经历。也就是说,带来痛苦的特定情景不是孤立的或一次性的,而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且这些相似的场景模式都会有一个源头的“原型事件”。 比如,A先生有社交恐惧,他最害怕的场景就是工作中的公开演讲。每到这个场景,他就会流汗、发抖、尿频、肚子痛、呼吸急促,几乎无法自持。如果问他,除了这个场景,还有没有其他情况也会导致他无法自持,他会想到大学论文答辩时要面对导师评审组进行演讲的相似情景,答辩中途他暂停了很久去上厕所,调整呼吸。如果再问他,最旱有这个体验是什么时候?他便会追溯到一个旱期的场景:他在幼儿园时期参加过一次舞蹈表演,那时候他只有三四岁,因为很紧张又在上台前喝了很多水,不小心在表演时尿裤子了。结果幼儿园老师大发雷霆,一边给他换裤子一边责怪他,告诉他这件事情多么丢人和羞耻,老师再也不会让他上台表演了。 上述例子很明确地说明了“模式和症状的重复性”:这些场景都是公共展示的场景,都面临权威人物的评价和观看,都有相似的情绪和身体反应;同时,都能追溯到一个最早期的“原型事件”,即初次体验这样的场景和感受的事件一幼儿园表演时尿裤子被责罚。 P2-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