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自我疗愈心理学 应对各种日常心理问题的策略
字数: 168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 倪彩
出版日期: 2021-05-01
商品条码: 9787518084180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08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4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自我疗愈与自我实现是一辈子的事情< 只要持续练习,不间断努力,每个人都能取得进步< 书中章节有前后顺序,但你可以跟随自己的直觉< 在各章节之间来回切换或者先阅读引起你共鸣的部分< 12堂自愈成长课,由专业人士作为向导< 帮助你发展自己的能力,比你单独能够做到的更多< ⊕卡巴金说:我们不能停止生活的波涛汹涌,但我们可以御浪而行。< 御浪,意味着我们能够选择回应自卑、孤独、焦虑、抑郁、丧失、强迫、内疚、自恋、敏感、压力、拖延、情绪化进食< 从中获取自我疗愈的力量< ⊕有心理问题不可怕,也不可耻,怕的是不敢去正视它,只是耗费心力去隐藏它,而直面才是改变的开始。本书提到的每一种心理问题都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能够让大家对日< 常的心理问题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并掌握一些简单可行的自我疗愈策略,以缓解情绪上的痛苦,防止问题变得更糟。
内容简介
每个人都可能会出现心理困惑,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只是,很多人未能及时觉察情绪或心理上的异常,或是在内心深处对心理问题存在歧视和偏见,并伴随强烈的“病耻感”。恰恰是这种错误的认知,阻碍着很多人直面问题,让疗愈之路变得漫长而艰难。本书的初衷在于,帮助读者正确认识心理问题,掌握一些简单可行的自我疗愈策略,以缓解情绪上的痛苦,防止问题变得更加糟糕。同时,也让读者放下偏见,在必要的时候,寻求社会支持和专业帮助。
作者简介
倪彩,她是一位写作者,也是一位心理咨询师,更是一位温柔而有力量的陪伴者,帮助你关注自己,肯定自己,活出自己。 她认为:如果一人无法跳出来用第三只眼睛来看自己的话,是无法成为自己的教练的。九型人格就是“第三只眼”,它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洞察力和预见能力,不仅能够认识自己,还能洞察人心、了解他人、影响他人。唯有知己知彼,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建立和谐顺畅的人际关系,提高做事的效率,增加成功的机会。
目录
自测你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有多少
Part01自卑|为什么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案例呈现】优秀的自卑者
决定自信的不是优秀,是内在的自我
自卑带来的伤害,比你想象得更复杂
接纳真实的自己是走出自卑的核心
有效阻断自卑情绪困扰的4个练习
Part02孤独|每个人都要与世界心意相通
【案例呈现】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孤独感的危害,与吸烟酗酒相差无几
消除悲观的设想,逃离自我封闭的怪圈
换位思考,深化与他人的情感联结
Part03焦虑|告别不安,重拾人生掌控权
【案例呈现】焦虑者的一天
焦虑症与焦虑情绪有本质的区别
到底是什么让人惶惶不可终日
焦虑的本质是害怕面对不确定
处理焦虑情绪通用的“三步法”
Part04抑郁|驯服心中的那条“黑狗”
【案例呈现】“我活着一点意义都没有”
那条名叫抑郁症的“黑狗”
你以为的抑郁,不一定是抑郁症
是什么让抑郁情绪走向了特别
重塑大脑回路,摆脱悲观主义
及时叫停反刍是一种自我保护
Part05丧失|允许哀伤,哀伤才会终结
【案例呈现】再见,憨憨
请为丧失提供一个哀伤的过程
哀伤的心路历程:五阶段理论
疗愈丧失与哀伤的7个建议
Part06强迫|停止一个人的自相搏斗
【案例呈现】“无法出门”的拉拉
我不想那么做,但我控制不了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得了强迫症
天助自助人,你要比强迫症更强大
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重新归因:做一个全然的旁观者
亲爱的,不要独自在痛苦中煎熬
Part07内疚|从此,不再以痛苦缓解痛苦
【案例呈现】婚外的错爱
识别“健康”与“不健康”的内疚
让道歉真诚而有效的4个重要因素
别人不原谅你时,请学会自我宽恕
没有过错的“内疚”更需要放下
Part08自恋|承认脆弱,才能真正自信
【案例呈现】自恋“女王”
病态的自恋:我“爱”上了自己
形成病态自恋的两个重要因素
改善病态自恋的两个日常训练
Part09敏感|你的缺点,本身也是优点
【案例呈现】“怪咖”日记
认识高度敏感型人格的两面性
高敏感的特质是怎么形成的
高敏感者自我救助之“思维篇”
高敏感者自我救助之“行为篇”
Part10压力|遇见内心平衡的自己
【案例呈现】为自己叫一次“停”
从心理压力到身心疾病有多远
学会与压力共处是成长的必修课
正确适当地倾诉,可以宣泄压力
有效安抚情绪的3个解压练习
Part11拖延|摆脱慌于“内耗”的人生
【案例呈现】一次沉重的警告
自我测试:你有拖延症吗
拖延症的6个深层心理原因
快速开启行动的“5秒钟法则”
Part12情绪化进食|与食物和解,与情绪和解
【案例呈现】艾莉森的故事
心情不好,吃一顿就好了吗
与情绪建立连接的3个练习
全然接纳情绪,才能和平共处
正念饮食:静下心来好好吃饭
摘要
【案例呈现】优秀的自卑者 第一次见到Cathy,印象特别深刻。她皮肤白皙,身材清瘦,穿着一袭白色的棉布裙,乌黑顺直的长发整齐地披散在肩上,宛若一朵清美的玉兰花。不止如此,她举止有礼有节,说话温润柔和,且条理清晰,足以见得是一位内在也极有修养的女性。然而,这个外表精致、情绪温和、谈吐有序的女性,开口的第一句话却是:“我很自卑,希望您能帮帮我。” 通过几次的谈话,Cathy把她过往的那些经历碎片,逐渐拼凑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Cathy自幼父母离异,母亲因为工作原因,不能把她带在身边,便寄养在舅舅家,每月支付一笔不小的费用。虽说是亲舅舅,可毕竟寄人篱下,舅舅或舅妈一个不耐烦的眼神,一个不悦的表情,都会让cathy神经紧绷,哪怕对方的糟糕情绪并不是因她而起。 舅舅家的表妹,比Cathy小一岁,两人一起同住、一起玩,小孩子之间偶尔也会闹不愉快,表妹可以任性哭闹、向父母撒娇告状,而Cathy就算是受了委屈也默不作声,因为妈妈每次都在电话里叮嘱她:“要听舅舅和舅妈的话,不要跟妮妮(表妹)吵架。” 本该是肆意绽放童真的年纪,Cathy却生活得小心翼翼。为了让妈妈放心,让舅舅和舅妈也认可自己,Cathy把学习当成了专享的救命稻草。她是班里公认的学霸,多项比赛都拿过奖,从小学升初中到高中考大学,一路重点,以高分进入名校。 外语出色的Cathy,毕业后在一家知名的培训机构做英语教师,业绩非常出色,深得领导的赏识。现在的她,有不错的工作和收入。按揭买了一个小房子,不需要再寄人篱下,在外人眼里是一个令人羡慕的优秀女性。可鲜少有人知道,Cathy的内心深处始终住着一个自卑的“小女孩”,她经常不受控制地去否定自己。 这份自卑犹如一个深深的黑洞,逼着Cathy用各种努力去填补,却怎么也填不满。 她说:“似乎只有我比别人做得好很多,心里才觉得踏实。我在同事和领导面前一直谨言慎行,生怕自己哪句话说错了,或是哪件事做得不恰当,惹人讨厌。我一直觉得自己要足够优秀,才能被人喜欢。在谈恋爱这件事上也一样,我不敢接受那些条件比自己好的男生的追求,我担心他们不会喜欢真实的我,也害怕将来有一天会被他们抛弃……我承受不了。” 这就是Cathy的心理症结,明明已经很优秀了,却未曾体验过自信满满的人生。即便已经被自卑折磨得心力交瘁,却依然要求自己以精致到一丝不苟的形象出现在咨询室里。一贯对优秀的追求已经接近地占据了她的身心,而优秀又没能为她带来任何价值感和意义感。 决定自信的不是优秀,是内在的自我 明明已经有条件、自我感觉良好了,为什么还是感觉自己不够好? 这几乎是所有自卑者的内心独白,为了摆脱这份煎熬,他们往往会像Cathy那样,选择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坚强、独立。然而,这种心理补偿的方式,却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还会让自卑者陷入往复循环之中,继而引发焦虑和抑郁。 为什么想尽办法变优秀的方式,无法让人摆脱自卑呢? 因为自卑与自信,都源于自我认知这一心理根源,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程度以及接纳程度有多深。换句话说,一个人自卑还是自信,跟他(她)优秀与否,接近是两件事。如果试图用外在的优秀去补偿内心的自卑,就如同自己有一个短板摆在那里,却非要拼命地发展自己的长板,希望借此改善那些不好的感受。 我们也看到过,有些人外在条件非常普通,可他们却表现得充满活力与自信。无论他人给予什么样的评价,他们依然自我感觉良好。遇到这样的人,自卑者的内心会涌现出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感到愤怒又充满羡慕:我丝毫不比他(她)差,为什么活不出他(她)的自信? 这个疑问中,恰恰藏着问题的答案:一个人不是非要足够优秀、成就突出,才有资格自信;也不是不够优秀、不够完美,就得自我批判、自我羞辱。当一个人把自信条件化的时候,他永远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信。 自信建立在自我接纳的基础上,而自卑的人在内心深处并不接纳自己,甚至对内在自我充满了怀疑与否定,他们需要通过外在的优秀去摆脱不良的内在自我体验,并相信只要自己足够优秀,内在自我就会脱胎换骨。自信的人则不一样,即便遭遇了不愉快的经历,他们也会客观地进行归因,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和羞辱自己。在他们的认知中,那个内在自我始终都是好的、被认可的。所以说,真正决定自信的不是一个人优秀与否,而是他有没有一个稳定的内在自我,以及良好的内在信念。 两种内在自我与内在核心信念的差别,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每个人最初都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的,特别是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拥有权威的人,如果他人对自己做了较低的评价,就会影响到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体很容易给自己消极暗示,在面临新局面时,首先会衡量自己是否有能力应付,甚至尚未尝试就认定自己不行,继而不敢放开手脚,了潜能的发挥。结果,就真印证了“我不行”的预言。另外,遇到挫折,或是本身在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