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变异 日本二千年

变异 日本二千年

  • 字数: 378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李永晶
  • 出版日期: 2021-09-01
  • 商品条码: 978755983855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8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欲要真正了解日本,请读《变异:日本二千年》; 日本的全息导览,重构日本二千年演化史,全面解答“日本何以为当下之日本”。 ※ 横跨2000年,以重要的历史事件为节点,以传统东亚世界体系和近代西方世界体系为框架,从倭王受封、大化改新、白江村之战、元寇、丰臣秀吉、江户时代、甲午战争、中日同盟、二十一条、“满洲建国”到卢沟桥事变,从黑船来航、明治维新、日俄战争、帝国战略、太平洋战争、东京大空袭、广岛和长崎、麦克阿瑟、东京审判、日美同盟、冲绳到日美贸易摩擦,重构日本两千年演化史。 ※ 从东亚、风土、神衹、文字到文明,从清寂、耻感、罪孽、仪式到,以日本文化关键词为切入点,探讨日本的原理和变异。 ※ 以现代日本政治的秘密(诸如天皇、自民党、行政官员、日本右翼)以及经济的逻辑(诸如爆买、工匠精神、造物、企业经营等)为对象,深度揭示现代日本的深层结构。 ※ 新一代日本研究代表人物李永晶,继《分身:新日本论》后的又一力作,融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于一炉,堪称日本的“全息导览”。 "
内容简介
日本从19世纪后期开始崛起,一举成长为改变东亚与世界秩序的大国;1945年战败后,它很快又再次崛起,如今正走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前沿地带。很多西方学者将这一现象称为“日本的奇迹”。
但从中国的角度看,我们还要继续追问的是:日本是如何从历史上中华世界边缘的蕞尔小邦、一个世界目前无籍籍名的东海小国,转变为让世界惊异的存在?日本如何转变为异于我们的陌生存在?如何理解日本在现代化进程上堪称卓异的各种表现?
或者说,与西方视线中的日本不同,我们要理解的不是“日本的奇迹”,而是“日本的变异”,是要建立一个理解日本的框架, 将日本纳入一个可理解的认知体系中。
作者简介
李永晶,旅日十年,东京大学博士,新一代日本研究代表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世界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要学术兴趣领域为现代社会理论、近代国家关系史、古典政治哲学。 著有《东京留学忆记》《马克思·韦伯与中国社会科学》《友邦还是敌国?——战后中日关系与世界秩序》。
目录
导论 变异:日本认知与想象的二重奏
上篇 变异
第一章 日本的原理
东亚 造就日本的世界体系
风土 加拉帕戈斯化的文化起源
神祇 初民文化的现代异彩
文字 日本思维样式的形成
文明 日本民族的演化机制
第二章 日本的奇异性
清寂 日本社会秩序的美学根源
耻感 一个生杀予夺的传统观念
罪孽 低犯罪率背后的文化与社会
仪式 日本文化中的彼岸因素
日本风月文化的本质
中篇日本二千年
……
摘要
     丰臣秀吉 图谋北京的战国枭雄 镰仓时代的日本成功抗击元朝后,它的自我意识——针对东亚大陆王朝的对等乃至优越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成长和强化。这一意识诞生于倭王受封的时代,源远流长,更重要的是,它就像埋藏在土里不死的种子一样,每当阳光和雨露丰沛之时,就会破土而出,进入人们可见的现实历史世界。我们接下来要谈的日本历史上的一位有名的武士和政治家——丰臣秀吉(1536—1598),就是这样一粒种子。 秀吉在日本历史上地位很特殊,后世的很多历史学家认为他是一个“战争狂人”,患上了“妄想症”。很多人初次听他的一些事迹时,也的确会感到震惊。比如,他曾计划征服大明王朝,定都北京,然后将北京周边的疆土分封给跟随他的武士;他还扬言要征服印度。他不只是想想而已,还真将这一计划付诸实施。1592年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就是他实施计划的第一步。所以,有人声称他是图谋侵略中国的始作俑者。 这些说法中包含着事实和对事实的部分认知,但还远远不是历史的真相。我们有必要重新理解一下秀吉图谋北京这一政治意志的来龙去脉,进而确认他在日本的自我意识演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占据的位置。事实上,我们若想要在历史的深层上来认识日本的特殊属性,理解二千年来日本和中国的关系史,那无论如何也无法越过秀吉这个人物。秀吉发动的侵略朝鲜的战争是中日之间爆发的第三次战争,但同样是一场很少被提及的战争。而且,我们如果注意到“朝鲜”两个字,就会联想到我们迄今重构的这个日本成长的故事。 如果从日本的角度来说,丰臣秀吉非但不是战争狂人,还是一位大英雄,“永远是日本国的英雄”。他精于韬略,所作所为堪称日本自古代以来国家欲望—亦即大陆欲望—的反映,或者说,是这个国家精神自我实现的重要一步。下面我们就具体回顾一下,作为日本国家欲望与精神载体的种子,秀吉的出现究竟怎样改变了日本和东亚世界体系的形态。 从15世纪中期开始,作为日本实际中央政权的幕府—此时为足利尊氏于1336年创建的“室町幕府”,第十五代将军足利义昭(1537—1597)时最终灭亡——大权旁落,各地大名相互割据、彼此征伐不断,日本进入了历史上的“战国时代”。丰臣秀吉活跃的时代,其实已经到了战国时代的末期,也就是16世纪的晚期。这位丰臣秀吉就是结束日本战国时代的关键人物。 我们先略微看一下此时世界的整体状况。从15世纪后期到16世纪末,世界正处于巨变时代。我们耳熟能详的欧洲宗教改革、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的展开、基督教的世界传教等等,都发生在这个时代。16世纪后期的中国,大致处于明朝的神宗万历年间。这个时期,骚扰帝国东南沿海近两个世纪的倭寇得到了平定, 商品经济、思想文化都处于高度繁荣和开放的状态。 而秀吉并非等闲人物,他对于这些世界史级别的事件,可以说都了然于胸。当然,秀吉也不是从天而降,突如其来,而是很多历史因素共同造就而成。实际上,他出身卑微,身材瘦小,容貌丑陋,绰号“猴子”;他只是凭借着过人的谋略和异常的勇武, 加上风云际会,才成为改写历史的大人物。 在这些条件中,最值得重视的是他跟对了人。他加入了一位名叫织田信长(1534—1582)的大名的部下,从大力度优惠微的位置逐步上升为主将。织田信长也是日本战国时代末期的有名武将,率先提出了“天下布武”,也就是用武力统一天下的口号。织田信长有着雄才大略,但为人凶悍残忍,得罪了手下一位叫明智光秀的大名。结果,在一次重要的征战途中,光秀发动叛乱,在京都的本能寺杀害了织田信长,这就是发生在1582 年的有名的“本能寺之变”。 事变导致了秀吉的上位。秀吉取得了织田信长的继承权之后, 足智多谋的本领得到了全部的发挥,最终在1590年结束了日本持续一百余年的军阀混战局面,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在日本历史上, 这个时代被称为“安土桃山时代”(1573—1598 或1568—1600),又被称为“织丰时代”。在重建国内秩序过程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重建了天皇的权威。在此前一个多世纪的内战中,这个源远流长的皇家体系接近不被战国群雄所重视,与足利家族的幕府同样处于衰败、接近崩溃的状态。秀吉在稳固了自身的霸主地位后, 迅速在京都大兴土木,重新修缮了皇室破败不堪的宫殿。另外, 他还恢复了被织田信长极力打击、破坏的佛教体系,表达了他尊重、回归传统的政治意识。 在后世的历史叙事中,有人认为同他的国内统一与海外征讨相比,他最重要的功勋就是护卫了皇室的尊严。因为这些表现,天皇赐给了秀吉“丰臣”这一表达尊贵的姓氏,并将优选的“太政大臣”这一头衔也颁发给了他。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与实践中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说法。其实,“天子”即便失去了实际统治的权力,依然是“权威”的代表,是一种“软实力”,意义不容小觑。丰臣秀吉尊皇的做法又为随后取而代之的德川家康继承,日本的皇统得以延续下来。 秀吉实现了一统天下的政治抱负后,并未“刀枪入库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