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书写自愈力

书写自愈力

  • 字数: 1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作者: 周丽瑗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11558683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自由书写和心理学方法相结合,带你探索自己的潜意识,以自我对话的方式疗愈伤痛; 2.心理自助读本,以14天为一个周期,通过写作联结情绪脑和理性脑,改写情绪记忆; 3.每章后有书写练习模块,并给出指导和范文,让你与真实的自己联结,识别自己的核心情绪; 4.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 张志勇、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督导师 林红、加拿大心理治疗督导师 杨兆前等大力推荐; 5.赠送电子版完整思维导图。
内容简介
每个人的成长都不会一帆风顺。那些大大小小的被忽视、被批评、被否定、被恶语相向的经历,甚至被霸凌、被躯体暴力的经历,如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都会在我们心里留下一些伤痛。这些不被看到的伤痛又会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 《书写自愈力》整合自由书写、精神分析、情绪聚焦、叙事、积极心理学的各种方法,帮助读者探索自己的核心议题,并运用书中给出的工具和方法,由心而发地与自己对话,从而疗愈伤痛,让生活更加从容、平和、自在。全书包含四个部分:基础篇,让读者在书写中激活感受;回顾篇,让读者回顾过往,理解自己;对话篇,带领读者找到核心情绪并直面创伤;终结篇,鼓励读者携带资源与力量,走向未来。在本书中,几乎每章都配有相关书写练习,并且给出范文和写作指导,帮助读者找到并书写被情感缠绕的生命故事。 本书适合所有希望超越原生家庭影响,完善自我人格,实现自我价值的人使用。
作者简介
周丽瑗 心理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心理学会临床心理与心理咨询督导专业委员,情绪聚焦疗法EFT国际认证咨询师,系统式家庭咨询师,亲密关系咨询师。
目录
基础篇激活感受找到核心情绪
1为什么需要书写疗愈
写作和心理疗愈的关系
书写疗愈的三个阶段
2如何开启自由书写
自由书写的原理
自由书写的效果和收获
自由书写的特色
练习:让文字从心流淌
范文:给自己的"五分钟"
延展阅读:自我追问,觉察内心
3带着好奇观察自己
观察自己的自动思维
在"动中禅"中发现潜意识
让自己变成天空,接纳想法和情绪
练习:记录自动思维
范文:我的情绪ABC
延展阅读:捕捉思维过程
……
摘要
     1 为什么需要书写疗愈 在打开这本书之前,你对书写疗愈有怎么的理解呢?写作和疗愈,这两个词都认识,但它们是怎么结合到一起的呢?又是如何共同发生作用的呢? 接下来,我先介绍写作和心理疗愈的关系。 写作和心理疗愈的关系 你也许看到过许多关于写作的课程,这些课程会教大家写作技巧、写作套路。例如,标题应该怎么起,文章中各段应该怎么处理,收尾要如何点题和升华。这套方法是为了引起大众更多地转发和传播。如果这样写作,也许你能够成为一名很好的写作者,你的文字甚至能换得酬劳,但你也失去了写作中最关键的东西,即文章的“灵魂”,那就是作者和作家之间的区别。 “晨魂”出自哪单呢? 我们先从作家身上找规律。如果你是一位有心人,你可能会在一个作家的不同作品里发现作者表达出了相似的主题。以张爱玲为例,她许多作品里讲述的都是爱而不得的故事,充满了无限的孤独,也充满了对人性的深刻洞悉;再如莫言,他的写作永远是从饥饿的童年开始,延伸到苦难和孤独;而余华的作品里则充斥着大量的鲜血,也总是围绕着“生命”这个主题。我们会发现,每位作家写作的作品,无论故事内容怎么变化,都散发着熟悉的味道,这个味道就是作家终其一生都在解决的、属于自己的人生难题。 不妨回顾一下自己所接触过的作品,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你会发现,吸引我们看下去的永远是作品中体现出的冲突。因为冲突能引发读者的情绪,而只有情绪才能驱使读者不断地阅读下去。冲突源自哪里?源自每一位作家的内心。所以,很多优秀的作家终其一生都在做同一件事情,就是不断地把自己内心的冲突写出来。 这就是问题的答案:作者和作家的区别在于文章的“灵魂”,在于有没有写出内心深处难以处理的难题。如果我们可以充分表达内心的冲突,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作家的潜质。 当然,成为作家是一个比较遥远的目标,也许你并不想成为作家,那写作对你有什么实际的帮助吗? 真正影响我们生活的很多问题,其实都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也就是那些已经发生但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它藏于我们的心灵深处,在理智层面我们是意识不到的。心理学的治疗过程就是将潜意识转化为意识,让本人的内在冲突浮现,这便是疗愈的开始。这个理论来自于精神分析学派的鼻祖弗洛伊德。 作家做的也是同样的事情。作家将难以言说的情感表达出来,就是一个将潜意识逐渐意识化的过程。一部作品被创作出来,被更多人阅读,就唤醒了内心深处有相似伤痛的人,作家内心的冲突因为被更多人看到而被共情,最终达到疗愈的效果。到这里,相信你至少已经了解了写作的一个功能:它是一味救助我们内心冲突的良药。 从心理学的视角理解写作的前提是相信潜意识确实存在。如果你在不断书写的过程中发觉自己的思维根本停不下来,文字顺着你的指尖自然流淌出来,也许你就能找到写作的根源——你的伤痛。潜意识会自由地流动,去发掘我们过往的秘密,重新打开我们的记忆;而意识范围内停留的只是那些我们想要记住的事情,那些影响我们却被我们选择性忽略的事情却不能为意识所及。 所以,写作就像是寻宝的过程,而潜意识就是宝藏,我们要深入潜意识,找到那些宝藏,只有如此,才能发现真相。而我们的意识就是压在宝藏上的大山,它严防死守,避免我们发现宝藏。 在书写的过程中,你不需要把注意力投放在任何外在的关系上。因为长时间以来,我们的目光关注的都是外在的人、事、物。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如果你也开始书写,那么希望你在书写的过程中,与你交流的对象只是你的电脑、你的纸笔。 进入书写过程后,你可能会感觉自己与外在世界产生了一种隔离,你与外在世界的连接,只有你的电脑和纸笔。随着本书内容的推进,你会发现自己重复出现的感受与内在冲突越来越多,在一次次深入探索的过程中,你也会重新发现自己。通过书写,你给自己做了一次次心理咨询。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