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儿童行为管理
字数: 143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1-10-01
商品条码: 9787113280628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24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5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许多行为常常会令父母感到困惑。有时孩子会放声大哭;有时会“疯”来“疯”去;有时会退缩不前;有时又会大打出手……孩子的行为多种多样,每个行为背后都有着和成人不太一样的心理成因。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心理需求,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书运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结合案例对儿童典型行为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为父母指出了一条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秘径。
作者简介
赵欣,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本科史学教育专业,心理学专业研究生,2006年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至今,主要关注亲子关系,女性心理成长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成长。
目录
第一章 行为认知:儿童行为知多少
从拿奶瓶到建造摩天大楼,行为习惯可以成就未来
影响孩子行为的因素原来不止年龄
不要太强调天赋,挖掘行为背后的潜能更重要
儿童行为背后不为人知的心理
第二章 行为解读:行为是孩子的心理投射
爱哭不是无理取闹,试着站在孩子视角看问题
容忍孩子的执拗,耐心引导孩子去探索
“人来疯”,你是否很久没有关注孩子了
无节制饮食,也许孩子的心理、生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畏葸退缩,“习得性无助效应”才是背后主因
提问背后隐藏着孩子的思考与探索
第三章 行为培养1:懂点心理知识,改变典型的“小魔王”行为
规则意识和积极社交改变孩子的“窝里横,出门怂”行为
增强语言能力,重建安全感,“打人”小孩变乖巧
旺盛的好奇心,较低的关注度让孩子变成了“破坏大王”
小孩随手拿别人东西便是“偷”吗?
爱抢东西、拒绝分享就意味着自私、小气、抠门吗?
了解撒谎背后的原因,理解包容孩子才能真正杜绝撒谎
第四章 行为培养2:把握孩子心理,让小毛病变成好习惯
帮孩子戒掉“电视瘾”,刻不容缓
鼓励孩子解决问题,戒掉告状行为
改掉餐桌上的小毛病,让生活更加健康
对孩子的攀比和竞争意识要理性引导
学习这件事,兴趣培养和挫折教育两手都要抓
别着急,慢吞吞的孩子需要慢慢长大
第五章 行为巩固:好的行为习惯带来好的品质
强化诚实守信,文明少年从这一步开始
强化同理心,换位思考,孩子才更能理解他人
强化时间管理,帮助孩子高效学习生活
强化积极情绪,培养孩子成为勇敢乐观的人
强化合作意识,让孩子从小就受大家拥戴
第六章 行为警示:当孩子有这些行为时,孩子可能正在遭受
害怕上学,成绩突然下降,孩子可能正在遭受校园暴力
不看,不应,不语……小心孩子可能的“自闭问题”
“小机灵”突然沉默不语,孩子可能抑郁了
附录
那些影响孩子的心理学规律
改变孩子行为的十大教育方法
摘要
从拿奶瓶到建造摩天大楼,行为习惯可以成就未来 在一次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聚会上,其中一位获奖者对其他人诡“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都是在幼儿园学到的。在那里,我学会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其他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 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前提是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内心世界。在分析行为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行为是如何形成的。 小豆丁小的时候特别聪明,他饿了的时候就会拽拽妈妈的衣角,然后手指着厨房、冰箱或者水果盘。妈妈看到小豆丁的这些举动,便知道孩子饿了,就会拿一些东西给小豆丁吃。 很多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其实不然。人类的行为不仅与声音、光线等外部刺激有关,而且与存在的压力、产生的分泌、肌肉接受的刺激等内部刺激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行为是人类在内外两种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 比如孩子的胃部收缩表明孩子饿了,他就会伸手去抓取食物;孩子体温升高,即发烧了,孩子就会因为难受而哭泣。在这些内外部的有力刺激下,人类机体不得不做出的反应就是人类的行为。 由于内外部刺激的作用,人类的手、手臂、腿、躯干等身体部位就会不断活动,同时身体内部的反应器官也会产生各种反应。最有意思的是婴儿时期的行为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的行为会变得越来越有规则和秩序,最终形成我们所说的行为习惯。 对于行为习惯,简单来说就是人类为了进入一个相对舒服的状态必须形成的一些习惯。人类拥有一套组织来适应刺激。当刺激发生的时候,人们会采用一些行为让自己适应这种刺激,进而进入一种舒服的状态。 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小豆丁饿了就会拽妈妈衣角,用手指向可能会有食物的地方,这一行为就是小豆丁形成的习惯。也可以说,如果孩子想进入一个相对舒服的状态,就必须要形成一些习惯。 那么,孩子的行为习惯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他将一个4个月大还在哺乳期的婴儿作为试验对象。一开始,把一个奶瓶放到孩子一伸手就能够到的地方。孩子看到奶瓶后开始“蠕动”自己的小身体,眼睛一直盯着奶瓶,嘴巴也在动,努力发出喊叫,但是没有用手尝试拿起奶瓶。 试验结束后,试验人员马上将奶瓶递给孩子。第二天,依旧重复前一天的过程。这时,孩子的动作幅度比前一天更加明显。如此反复试验,30天后,试验人员把奶瓶放到孩子面前,孩子已经能用手抓住奶瓶并把奶瓶送到嘴里。 在试验过程中,孩子的身体动作一天比一天明显,直到孩子接近熟悉用手抓取奶瓶这一行为,并可以在看到奶瓶时顺利用手抓起奶瓶,此时,说明孩子已经形成了用手拿奶瓶这一行为习惯。 伸手抓取东西是孩子最基本的动作习惯,当这一习惯形成后,孩子的行为就会变得复杂起来。也就是说,当孩子的手、手指、手臂的活动能够完美配合、自由取物之后,他们的行为就会变得多种多样。 比如,孩子不仅能够抓取物体,还能将物体扔掉,不仅能拿起面前的物体,还能拿起身体两侧的物体,除此之外,他们还学会了转动和推动物体等。 为了让整个过程能够更清晰、具体,我们继续前面的实验。当孩子学会用手拿起奶瓶之后,我们又给孩子出了一个难题:将糖果放在一个箱子里,那么孩子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试验发现,当孩子面对这一问题时,他往往会用以往控制玩具的行为方式来对待箱子。比如把箱子捡起来,将其砸向地面,或拖着箱子转,或用手使劲敲打箱子等。直到最后,他无意间发现了箱子上的锁扣,经过多次尝试摸索,孩子最终将锁扣打开。 试验人员给了孩子一些糖果,然后又把箱子重新锁起来。孩子拿到箱子后,又开始重复之前的动作,但这次他只尝试了几个动作,便将目标移向了锁扣,并将锁扣打开。如此反复几次后,孩子在拿到箱子时,已经能直接将箱子的锁扣打开并拿出糖果了。 在试验过程中,孩子通过不断地探索打开箱子的规律,最终找到了诀窍,从而实现了从简单行为习惯到复杂行为习惯的转变。 其实,人类可操纵的行为不仅包括手臂、手和手指的活动,几乎身体任何部位的活动都能引起身体中一块或几块肌肉的顺应,包括我们的内脏。 当孩子的手、肩膀、腿等肢体活动和呼吸、血液循环等内部活动可以按照某种秩序进行时,我们就可以说孩子身体各部位完成了“完美整合”。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每一个动作发生的时间都有着准确的安排,并且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会妥当配合孩子的行为。 比如早上7点孩子准时起床,然后去卫生间刷牙洗脸,接着乖乖坐到餐椅上吃饭。早饭过后,孩子主动收拾书包,然后坐上去学校的校车等,这一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