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看不见的大猩猩(经典版)

看不见的大猩猩(经典版)

  • 字数: 174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作者: (美)克里斯托弗·查布里斯(Christopher F. Chabris),(美)丹尼尔·西蒙斯(Daniel J. Simons)著
  • 出版日期: 2016-11-01
  • 商品条码: 9787550288751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看不见的大猩猩”是心理学历史记录知名的实验之一,在实验中,大约一半的人没有看见大猩猩。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即使最明显的信息也会被我们漏掉。在实验中,看不见大猩猩没有关系。但看不见生活中的“大猩猩”,你却可能犯下致命的错误。生活中的“大猩猩”,可能是在你开车时跑到你面前的一个小女孩、可能是地上的一个香蕉皮、也可能是一条重要的股市信息……?“看不见的大猩猩”也号称历史记录成功的心理实验之一,从来只见于书本上,却从未亲眼得见,或亲身尝试。在这个实验中,50%的实验参与者会对实验结果表示“震惊”和“不可思议”。?“看不见的大猩猩”也是至今为止最受大众媒体关注的心理学实验之一,不仅引爆媒体热议,还成功登上热门美剧《CSI:犯罪现场调查》《生活大爆炸》,成为破案神探、科学极客的实践利器。?本书横扫全美各大心理类图书排行榜,成为全球商业思想家推荐阅读的新锐经典之一。?《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书评人贝小戎、有名投资人但斌、知名社会心理学家彭凯平、世纪心理沙龙主创人迟毓凯博士联袂推荐。?《怪诞心理学》作者丹?艾瑞里、《怪诞行为学》作者理查德?怀斯曼、《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作者迈克尔?舍默以及哈佛知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史蒂夫?平克吐血推荐。?7大世界一流媒体联袂推荐:《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时代》、《新闻周刊》、《今日心理》、《DISCOVERY》
内容简介
人们总是凭借直觉认为,自己所见和所感的都是真实的。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心理学目前知名的实验之一“看不见的大猩猩”告诉我们:事实上,即使明显的信息也会被我们漏掉。在当今这个信息和新事物大量塞满我们生活的时代,生活中的“大猩猩”更是无处不在。
《看不见的大猩猩(经典版)》作者克里斯托弗?查布里斯、丹尼尔?西蒙斯是有名心理学专家,生动而幽默地揭示了生活中常见的六大错觉:注意错觉、记忆错觉、自信错觉、知识错觉、因果错觉以及潜能错觉。通过阅读,你会懂得,你所见的、记住的、以为的、知道的等,也许,全都不是真实的。
作者简介
?查布里斯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就职于联合学院。西蒙斯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伊利诺伊大学。二人均是权威的心理学专家,因“大猩猩实验”荣获2004年“搞笑诺贝尔奖”。
目录
引言 看不见的大猩猩
第1章 注意错觉――“看到”不等于“看见”
第2章 记忆错觉――“记得”不等于“记得准”
第3章 自信错觉――“自信”不代表“能力强”
第4章 知识错觉――“知道”不代表“明白”
第5章 因果错觉――“相关”并不是“因果”
第6章 潜能错觉――“潜力”并不是“无限的”
结语 直觉,只是一个传说――避免错觉的方法
写给中国读者的话 中国是突然崛起的吗
译者后记
摘要
    现代潜艇为何对近在咫尺的渔船“视而不见”?一艘如此现代的高科技潜艇,配备了诸多技术领先的装置,并由一名经验丰富的船长带领,居然没有探测到仅仅200英尺之外的渔船。
     为了调查此次碰撞事件的原因,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做了整整59页的报告,竭尽全力地阐释各种潜在的可能原因:“格林维尔号”的船员并没有接近严格按照程序操作,船上的游客观光团可能影响了全体船员的注意力,没有实现对“爱媛号”钓鱼船的精准定位更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因素。另外,并没有证据显示船员出现醉酒、药物过敏、精神失常、疲劳工作或者是人际关系紧张等情况。然而令我们感兴趣的是,这个报告并没有提及沃德尔船长及其船员在通过潜望镜观察时,是否也没看到“爱媛号”钓鱼船,而这有可能是了解相撞原因的关键问题。
     一般来说,无论潜水艇是下沉还是上浮,工作人员都必须要通过潜望镜确认是否有其他船只在潜水艇的航行路线出现。而且按照正常情况来讲,只要沃德尔船长通过潜望镜观察,是应该能够看到渔船的。但从事后其他工作人员的报告来看,沃德尔船长并没有违反任何操作规范,他借助潜望镜仔细地观察了周边的情况,可是为什么他却没有看到“爱媛号”钓鱼船呢?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在报告中强调了沃德尔船长是按照操作规范通过潜望镜观察了周边的情况,但观察时间很短暂。对此,NBC的记者斯通.菲利普斯质疑:“没有人怀疑沃德尔船长的专业能力与经验,他也确实没有违反潜望镜操作规范,但是在用潜望镜观察这个环节上,他是否分配了足够的时间?”官方、媒体都对此事做了大量的调查,也都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但是却没有人探究过沃德尔船长没有看到渔船的真实原因,就连沃德尔船长自己也想不通,为什么当时居然没有看到渔船。
     受到关于大猩猩的实验的启发,我们可以马上想到,也许经验丰富的沃德尔船长并不是没有“看到”渔船。他只是没有“看见”而已,或许我们可以将之称为“视而不见”。正如沃德尔船长自己所说的那样,“我通过潜望镜观察,但是我并没有盼望会有意外情况出现,我只是观察是否有异常状况,而不可能主动寻找异常物体。”
     “看到”不等于“看见”。其实,潜水艇撞到水面上的船是极不常见的,自然大可不必为没日没夜地盯着望远镜而失眠。但是,这种“我看到了,但是我没看见”的事故在陆地交通中可就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了。
     可能很多读者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路边停车时,突然发现在自己行驶的路线上有其他车辆出现,于是不得不紧急刹车。之前已经观察了周围的情况,为什么没有发现还有其他车辆呢?如果有司机不幸地碰到了其他车辆,他的反应一般都是:“我已经看了四周的情况,不知道这车是哪里冒出来的,我真的没有看见。”
     这个问题确实很复杂,涉及人类大脑的认知过程,至少包括注意与知觉两个方面。通常来说,人们都会认为。应该可以看见在自己面前的一切。但事实是,大脑只能处理来自视觉世界的一小部分信息。“视而不见”是符合大脑的工作机制的,大家对于“视而不见”的不承认、不接受,会导致人们疏于小心谨慎或是做出过于自信的判断。
     P18-1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