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来自外太空的茉莉

来自外太空的茉莉

  • 字数: 15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天天出版社
  • 作者: 刘虎
  • 出版日期: 2022-04-01
  • 商品条码: 978750161826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3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李洱、王泉根、陈彦瑾等知名作家、儿童文学阅读专家推荐,第四届青铜葵花小说奖铜奖作品;充满丰富想象力的生态幻想小说,情节曲折,读后令人深思;《终极恐龙》姊妹篇,探讨了人类、生物多样性与自然的关系。
内容简介
《来自外太空的茉莉》是一部聚焦生态保护的少儿科幻小说,讲述了在类地星球玛若上发生的故事。少年严习暑假跟着爸爸严证博士进行太空考察时,意外发现了一种能够在玛若星球上生长的苔藓植物,父子俩收集样品带回玛若进行科学研究。出于好奇心,严习和同学魏然偷偷将这种苔藓植物散播到玛若星球的荒滩戈壁、城市街道和自家后院中,并给这种植物取名茉莉。开始时,玛若人见到了久违的大片绿色都非常欣喜,但很快发现这种外星茉莉在玛若星球的繁殖速度极快,迅速充满了整个玛若星球的每个角落。绿色的希望逐渐成为了绿色灾难。为了清除外星茉莉,玛若人进行了各种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在一次次的清除过程中,外星茉莉的适应性反而变得更强,繁殖速度更快。玛若人最后只好乘坐宇宙航空器离开家园,但航空器的发动机也被茉莉入侵了,无法起飞,玛若人只好在航空器狭小的空间里生活。直到有一天,严习在航空器爬满了绿色茉莉的窗户上,看见了一点来自外面的光,这会是玛若人的希望之光吗?
作者简介
刘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地质高级工程师。出版长篇小说《终极恐龙》《鸣鹤》《飞越喜马拉雅》《第十四对肋骨》《风雪那年》等二十多部。曾获中宣部优秀青少年读物出版工程、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桂冠童书、大白鲸幻想文学奖、《儿童文学》金近奖、周庄杯短篇小说大赛奖等,曾入围年度中国好书。被业内誉为西部动物小说之王、当代自然人文写作的代表性作家之一。《来自外太空的茉莉》获第四届青铜葵花小说奖铜葵花奖。
目录
第一章 筋斗一号
第二章 枯燥的太空之旅
第三章 异常曲线
第四章 新行星
第五章 神秘的地衣
第六章 妈妈的植物园
第七章 小哥俩
第八章 好一朵茉莉
第九章 星星之火
第十章 童话世界
第十一章 检查实验结果
第十二章 爸爸的忧虑
第十三章 生机,还是危机 ?
第十四章 致命的飞毯
第十五章 苔藓已经疯狂
第十六章 及时雪
第十七章 涅槃
第十八章 无处可逃
尾声
摘要
     第一章 筋斗一号 看似漫长的太空旅行转眼就到了尾声。 严习还没有玩够,假期却即将结束,新的学期就要开始了。爸爸严证的科研探索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各种储备给养都基本耗尽,只得在惆怅中准备返航了。 严习和严证来自一颗名叫玛若的行星。 玛若行星和其他十多颗行星围绕一颗名叫赤鸦的恒星转动,组成一个完整的行星系。这些行星有些有自己的卫星,有些没有。卫星少的一颗,多的几十颗,有的卫星还有卫星,结构极其复杂。多数行星都围绕恒星赤鸦在一个水平面上逆时针运转,只有极少数的几颗和别的行星兄弟不在一个平面,呈顺时针旋转。好在它们彼此之间距离遥远,到目前为止,还不会发生碰撞的危险。 赤鸦的多数行星是红色、褐色或者黄褐色、焦黑色,没有水,多数没有大气层,少数有大气层的也以有害气体为主。多数行星还没有形成土壤层,昼夜气温相差几百度、上千度。 玛若和另外那十多个兄弟不同,她是一颗蓝色星球,具备完整的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构造,海洋占表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九,其他是陆地。陆地上有森林、草原、高山、峡谷、河流、湖泊,也有壮美的沙漠,浩瀚的戈壁,南北两极还有巨大的冰川。 玛若是整个赤鸦行星系里专享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以玛若星球目前的认知水平或者所获得的信息判断,这种星球在宇宙中十分罕见。 无须科学家解释,小孩子都能想到,之所以只在玛若星球上发现了生命,是因为至少根据当下获得的观测数据,只有玛若星球才具备生命诞生、存活、发展进化的条件。 玛若星球为什么要叫玛若?这是因为玛若星球上虽然生活着好多种不太一样的人,他们的肤色、文化、语言、饮食习惯、审美情趣干差万别,但无一例外,所有人出生后开口所说的第一个单词就是玛若。 这也没什么神奇的,可能仅仅是这个音优选发的缘故吧。 于是,不管哪个国家、使用哪种语言的人,都把这个发音用来称呼自己的“妈妈”;还有,大家逐渐意识到,这颗星球是自己和自然万物的妈妈,就把这颗漂亮的蓝色星球称为“玛若”了。 从古至今,总是有不少作家诗人给玛若星球写诗词歌赋,赞美大地,赞美大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赞美清新的空气;画家们更是不遗余力地发掘玛若每个角落的美,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手法,把这些美画成画;音乐家们也从自然中吸取艺术营养,写出了永远也演奏不完的动听乐章。 遗憾的是,尽管玛若人知道玛若星球的重要性,知道这是万物赖以生存的根基,他们却一边真挚而深情地歌颂这颗星球,一边理直气壮地索取。 大约在两百年前,玛若星球陷入了一场难以解决的危机: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玛若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风能、水能、光能,各种矿产资源几乎被开发殆尽,大地已经枯竭,玛若人追求更为方便舒适生活的脚步却怎么也慢不下来。他们不断地研发新的技术,榨取着早就精疲力竭的被他们称为“母亲”的星球,最终造成了生态链的崩溃。 森林和草原快速退化;冰川大面积消融,南北极的冰川只剩下很小很小的一块;河流和湖泊枯竭,大海剧烈收缩。到了严习现在这个年龄,他所能看见的大海不过是一块足球场大小的湖泊。他爸爸严证呢,也只看到过两个足球场大小的海洋。 “如果想不出新的保护措施,到了你们的下一代,海洋恐怕就要永远消失了。” 爸爸作为当代玛若星球的首席科学家,每说起这件事就忧心忡忡。 森林和草原只剩下一些零星的样本,被视为稀世珍宝,被一堵堵高大的围墙保护起来,那些院墙修得比优选的树木还要高,被称为“森林公园”或“草原公园”。公园里,一大群园丁精心护理着这些濒危植物,仿佛在照看Icu里的重症患者。公园只有极少的日子才对外开放,游客们只能在远处观望,不能靠近,更不能抚摸。因为玛若人呼吸出的气体可能会伤到这些稀有的植物。南北极根本就不允许普通游客前往,只有科学家为了科学考察,通过严格审批后才能进入。 玛若星球几乎成了沙漠和戈壁的世界。 玛若人只能生活在一个一个封闭的城堡里。城堡里倒是有不少森林和草坪,还有河流、湖泊,特大型城市还有海洋,但这些都是人造的自然景观。爸爸妈妈说,它们的面积和规模就是过去的普通公园大小,河流其实是小溪,湖泊就是个水塘,海洋呢,充其量是过去的小型湖泊。 环境的恶化,让多数野生动物都灭绝了,沙漠戈壁成了甲虫、蚊子的天下,少数生命力极其顽强的啮齿类动物在苦苦挣扎。 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