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趣味物理学
字数: 22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作者: (俄罗斯)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 著;项丽 译
出版日期: 2015-01-01
商品条码: 9787512709447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
¥30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畅销20多个国家,全世界销量超过2000万册。
做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少年!
世界科普大师、趣味科学奠基人别莱利曼的代表作品,对全世界青少年科学学习产生深远影响的科普读物。入选世界十大科普读物。
其实啊,物理哪有那么难!新奇、有趣、充满想象力的科学玩耍手册!与教科书上枯燥难懂的物理题目说“再见”,轻松学好物理学,激发无限科学想象力。
送给孩子优选的礼物!培养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和勇敢探索的心灵,让每一个少年都成为“小牛顿”。
内容简介
本丛书是一套世界经典青少年科普读物。在书中,科普大师别莱利曼不仅向小读者们讲述了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的常识和基础知识,还运用各种奇思妙想和让人意想不到的分析,为小读者解密科学谜题、解析科幻故事,激发小读者对学习科学知识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让小读者学会活学活用科学知识。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轻松爱上科学学习,还能激活无穷的科学想象力,掌握科学思维的技巧。同时,对各种生活现象与科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也能产生深刻的认识。总之,这是一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引人入胜而又让人受益无穷的超级科普读物!
作者简介
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1882-1942),出生于俄国格罗德省别洛斯托克市,是享誉世界的科普作家、趣味科学的奠基人。1959年,“月球3号”无人月球探测器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月球背面图,其中拍的一个月球环形山就被命名为“别莱利曼”环形山,以纪念这位科普大师。
别莱利曼从17岁时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909年大学毕业后,开始全力从事科普写作和教育工作。1916年,他用了3年时间,创作完成了其代表作《趣味物理学》,为以后一系列趣味科学读物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别莱利曼一生共创作了105部作品,其中大部分是趣味科学读物。他的作品从1918年至1973年仅在俄罗斯就出版449次,总印数达1300万,被翻译成数十余种语言。对俄国乃至全世界青少年的科学学习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别莱利曼的趣味科学系列丛书妙趣横生,而又立论缜密,是公认的很受欢迎、最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科普书。一些在学校里让学生感到十分难懂、令人头痛的物理问题,到了他的笔下,都好像改变了呆板的面目,显得和蔼可亲了。
目录
Chapter1 速度和运动→1
我们的运动速度有多快→2
与时间赛跑→5
千分之一秒→6
时间放大镜→10
我们何时绕太阳运动得更快些→11
车轮之谜→13
车轮上最慢的部分→15
这个问题不是玩笑→16
小船是从哪里驶来的→18
Chapter2 重力·重量·杠杆·压力→21
请站起来→22
行走与奔跑→25
应该怎样从行进的车厢中跳下来→28
用手抓住一颗子弹→31
西瓜炮弹→32
站在台秤上→35
物体在什么地方会更重一些→36
物体在下落时有多重→38
从地球到月球→40
凡尔纳笔下的月球之旅→42
我们的运动速度有多快有多快→44
我们的力量到底有多大→46
为什么磨尖的物体更容易刺入→47
就像深海怪兽一样→48
Chapter3 介质的阻力→51
子弹与空气→52
超远距离的射击→53
纸风筝为什么能够飞起来→55
活的滑翔机→56
植物没有发动机,却可以飞翔→57
延迟开伞跳伞→59
飞去来器→60
Chapter4 转动和永动机→63
怎样分辨熟鸡蛋和生鸡蛋→64
疯狂魔盘→65
墨水旋风→67
受骗的植物→68
永动机→69
“小故障”→73
乌菲姆采夫储能器→75
怪事不怪→76
其他永动机→78
彼得大帝时代的永动机→79
Chapter5 液体和气体的特征→85
关于两把咖啡壶的问题→86
古人不知道什么→87
液体向上产生压力→88
哪一边更重→90
液体的天然形状→91
铅弹为什么是圆形的→94
没有底儿的高脚杯→95
煤油的有趣特性→96
不会沉入水底的硬币→98
用筛子盛水→99
泡沫如何为技术服务→100
臆想的永动机→102
肥皂泡→103
什么是最薄最细的东西→108
不湿手→109
我们怎么喝水→110
改进的漏斗→111
一吨木头与一吨铁→112
没有重量的人→113
永动的钟表→117
Chapter6 热现象→119
“十月”铁路在什么时候比较长,
是夏天还是冬天→120
没有受到惩罚的盗窃→122
埃菲尔铁塔有多高→123
从茶杯到玻璃管液位计→124
浴室中靴子的故事→126
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127
不用上发条的钟表→129
能教会我们什么→131
在开水中不会融化的冰块→132
放在冰上边,还是放在冰下面→133
为什么窗子关上了,还是有风吹进来→134
神秘的风轮→135
皮袄能够温暖我们吗→136
液体的天然形状→138
用纸锅煮鸡蛋的秘密→139
为什么冰是滑的→141
关于冰柱的问题→143
Chapter7 光线→145
被捉住的影子→146
鸡蛋里的小鸡雏→148
搞怪的照片→149
关于日出的问题→151
Chapter8 光的反射和折射→153
看穿墙壁→154
砍掉的脑袋还能说话→156
放在前边还是后面→157
我们能看见镜子吗→158
我们在镜子里面看见的是谁→158
对着镜子→160
画画→160
最短路径→161
乌鸦的飞行路线→163
关于万花筒的老故事和新故事→164
魔幻宫殿→166
光为什么会发生折射→168
什么时候走长路比走短路还要快→170
新鲁滨孙→174
怎样用冰来生火→177
借助于阳光的力量→179
关于海市蜃楼的旧知识和新知识→181
“绿光”→184
为什么会出现绿光→185
Chapter 9 一只眼睛和两只眼睛的视觉差异→189
在没有照片的年代为什么很→191
多人不会看照片→191
放大镜的奇怪作用→192
照片放大→193
给画报读者的建议→194
什么是实体镜→196
天然实体镜→197
用一只眼睛看和用两只眼睛看→201
巨人般的视力→202
实体镜中的浩瀚宇宙→205
三只眼睛的视觉→206
光芒是怎样产生的→207
快速运动中的视觉→209
透过有色眼镜→211
“光影奇迹”→212
出人意料的颜色变化→213
书的高度→215
钟楼上大钟的大小→216
白点和黑点→217
哪个字母更黑一些→219
复活的肖像画→221
插在纸上的线条和其他视错觉→222
近视的人是怎样看见东西的→226
Chapter10 声音和听觉→229
怎么寻找回声→230
用声音代替尺子→233
“声音反射镜”→234
剧院大厅里的声音→236
海底传来的回声→237
昆虫的嗡嗡声→239
听觉上的错觉→240
蝈蝈的叫声是从哪里传出来的→241
听觉的奇事→243
摘要
在自然界,我们周围生活着很多微小生物,如果它们也会思想,肯定不会跟我们一样,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于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它们接近可以觉察得到。比如,在一秒钟的时间里,蚊子的翅膀上下振动的次数达到500次~600次,也就是说,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里,它可以把翅膀拾起或者放下超过一次。
作为人类来说,任何器官的运动速度,根本不可能像昆虫那样快。在人类器官的运动中眨眼是速度最快的运动,就是我们常说的“转瞬”或者“一瞬”,这个速度确实很快,快到我们根本察觉不到自己眨眼了。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根本就没有思考过这个速度到底有多快。但是,如果用千分之一秒作为计时单位来量算,这个“转瞬”却进行得非常慢。曾经有人做过测量,“一瞬”大约是0.4秒,也就是千分之一秒的400倍。在这一时间里,共完成了这样几个动作:上眼皮垂下(大约75个~90个千分之一秒),上眼皮垂下然后静止不动(大约130个~170个干分之一秒),上眼皮抬起(大约170个千分之一秒)。从这里可以看出,“一瞬”的时间其实是一个很长的时间了,在这一时间里,眼皮甚至还可以得到短暂的休息。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如果我们能够感知到干分之一秒的时间,就可以看到在“一瞬”的时间里,我们的眼皮完成了上下两次移动,也能看到在眼皮的两次移动之间发生的景象了。
神经系统的特殊构造决定了我们无法感知到千分之一秒的时间里发生的事情,如果可以,我们周围的一切将变得不可想象。作家曾经写过一篇小说《时间机器》。在书里,作者对这一景象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刻画。小说的主人公无意间喝下了一种被称作“近期新加速剂”的药酒。这种神奇的药酒可以使人的神经系统发生改变,看到速度极快的东西。关于这一神奇的景象,我们可以从下面摘录的小说里感知一二:
“在这之前,你是否看见过窗帘像这样牢牢地贴在窗子上?”
我向窗帘望去,仿佛看到窗帘冻僵了一样,它的一角被风卷起来后,就那样始终保留着卷起来的样子。
“我从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景象,”我说,“真奇怪!”
“还有更奇怪的呢?”他一面说着,一面松开手中的玻璃杯。
我想,杯子肯定会摔碎的,但是奇怪的是,杯子就那样一动不动地停在半空中。
“你肯定知道,”希伯恩说,“物体在自由下落的时候,第一个1秒里,它的下落高度是5米,这只杯子下落的距离也是5米。但是,你知道么,现在只过去了不到一一从这件事情上,你可以更进一步地感受到‘加速剂’的神奇功效。”
玻璃杯在慢慢地下落,希伯恩的手就那样在杯子的四周和上下方自由旋转着……
我向窗外望去,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在追赶一辆汽车,自行车僵在那儿,汽车也一动不动,车后弥漫着同样僵化的卷起的尘土……突然,我的目光被一辆僵在那儿的马车吸引了过去,马车的车轮、马蹄、鞭子,甚至正在打呵欠的车夫的下颚,运行的轨迹都尽收眼底,动作很慢、很清晰;坐在车上的人就像石膏像一般,接近僵在那儿……一个乘客在迎着风折起报纸,就那样僵在那儿,但是,我知道,根本就没有风。
……刚才我谈到、想到和做到的这一切,都是“加速剂”在我体内发挥作用的结果。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说,这些都是一瞬间发生的事。
读者一定很想知道,现在我们有那么多高度精密的科学仪器,它们能够测量的最短时间是多少呢?20世纪初的时候,人类就可以利用仪器测量万分之一秒的时间。现在,人类甚至可以测量千亿分之一秒的时间,这一数值是在实验室里得到的。这一数值是个什么概念呢?这一数值约等于1秒钟和3000年的比值!
在乔治·威尔斯写小说《时间机器》的时候,他可能没有想到,这种事情会在实际生活里真正出现。但不得不说,他很幸运——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他仍蚨健存.旱然只旱诵讨申影银幕,他却用自己的眼睛亲眼看到了他在小说里想象的景象,我们把这称为“时间放大镜”。意思就是说,通过银幕,我们可以把平常运行速度很快的动作放慢速度,进而展现出细节。
P8-10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