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村支书纪事

村支书纪事

  • 字数: 32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 作者: 宫林
  • 出版日期: 2022-07-01
  • 商品条码: 978755591250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6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以自叙的方式讲述豫东乡村福村,常家一家三代担任村支书的故事,主要表现了常家正直本分的家风,愿意为乡村乡亲服务、处事公正的精神,解决乡村基本问题的方法,其中反映了几十年豫东农村村庄的社会与人情状况,以及农村的变迁,基层工作者服务村庄的方式,还有田园农耕里大自然美好的一面。
作者简介
宫林,原名张功林,1968年生于河南项城。中同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八届高研班学员,被誉为“中原文学八金刚”之一。出版长篇小说《马年马月》《飞车走壁》,发表中、短篇小说多部,曾获“十月文学奖”新人奖、“山东文学奖”,中篇小说《大雾弥漫》获第二届河南省文学奖。
目录
引子
第一卷爷爷篇
一第一封信
附件一:族中“闲人”
二“我正在南坡摘绿豆,老王爷叫我坐徐州”
附件二:麦忙时喝淡醋
三哥的江山弟得保
附件三:曾祖母当年的那句话
四光棍是大家抬起来的
附件四:土地庙轶事
五两个村头
附件五:王百灵的嫁人丑事
六家训:勤俭能致富,一懒主败家
附件六:扮演爷爷的人
七爷爷的罗曼史
附件七:梅香嫁往城南
八成功解决知青闹事问题
附件八:爷爷的几项第一
附件九:刘四眼拾粪——不拢群
链接一:夏学录眼中的常鑫豹
第二卷父亲篇
一第二封信
附件十:孪生妹妹
二虎父“犬”子
附件十一:忙碌的父亲
附件十二:爷爷姥爷在吴校长家喝酒
三兄弟“阿斗”
附件十三:走亲戚礼品的变迁
附件十四:夏桂菊训干部
四扶起的“阿斗”
附件十五:许婆婆的葬礼
五不能给老子丢脸
附件十六:害人的偏方
六胆小的支书
附件十七:刘巴妞缴党费
链接二:夏桂菊眼中的常宝智
第三卷阿辽沙篇
一第三封信
附件十八:“村不村,城不城”
二爱惜自己的羽毛
附件十九:杜家姐妹
链接三:猫的困惑
三新官上任一把“火”
附件二十:狂人小传
四“接龙”游戏
附件二十一:“幸福村”
五“秀才支书”
附件二十二:刘氏父子
六信仰问题
附件二十三:卖低保现象
七谁来点赞
附件二十四:校长酒话
八吃亏歌
附件二十五:“亲情接龙”
尾声
摘要
     一 第一封信 亲爱的爷爷: 这几天,我躺在病床上,脑子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我倒没想起自己是如何被汽车撞飞的,没有想到在这个“兔子”尾巴上遭了横祸,差点随了自己的信仰,见了马克思。我总想起,当初您躺在病床上,我在您床前,咱们爷儿俩闲聊时的温馨情景。 其实,能照顾、伺候您的人很多,有好几个“闲人”(详见附件一)。比起他们,我是大忙人。到了年关,村里有杂七杂八的许多事,天天有人打电话找我,有称“常书记”的,有叫“常玉明”的,也有喊“玉明”的。我真想回村去。而此刻医院外边的马路上,放了寒假的孩子在尽情玩耍,有的跳皮筋,有的放爆竹。这些声音与街上连绵不断的叫卖声汇扯在一起,造出浓浓的年味来,让我有点归心似箭。 当然,乡里、村里还有几个会议,人家点名要我参加。您却拉住我的双手,对,是双手,不是一只手。您不放行,我只好叫村主任张诚他们顶替我去。“阿辽沙留给我!”您说。人少时,您总叫我阿辽沙。您说我小时候爱翻单杠,爱锻炼身体,像苏联某电影里的阿辽沙。这是一部什么电影,我至今没看过。 您的病情时好时坏,头脑一会儿清醒,一会儿糊涂——跟如今躺在病床上的我非常相似。有次清醒时,您看到病房电视里人家正在举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您笑着问我: “还记得你的人党誓词吗?”我以为您是矫情,故意装作没有听见,您用手使劲拉了我一下,提高了声音问:“孙子,阿辽沙,还记得你的誓词吗?”我只好点点头。并不是我的记性好,而是这年春天,乡里组织我们去了一次兰考。在焦裕禄墓前,我们这些村支书又重新宣誓了一遍,临行前,主管副书记叫人发给我们那段用红色铜版纸印成的誓词,红纸黄字,金光闪闪。他要求我们都会背,说这是政治任务——这么多年来,乡里很少组织我们这些人“旅游”的。这一次郑重其事,租了一辆豪华大巴,把全乡三十四个村支书一个不剩全都拉了过去。我们在粉红的泡桐花盛开的地方,非常严肃地举起右手,重温了誓词,所有人全会背,一点磕巴都不打,滚瓜烂熟,整齐划一,铿锵有力。 当您一字一句背出自己的入党誓词时,我先是惊异:为什么与我的不同?而后是惊诧:时隔一个多甲子,您怎么还能背得出来呢?共八条内容,比我的多多了,尽管背得不那么铿锵有力、激情四射,却也一点磕巴都不打—— 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 三、遵守党的纪律。 四、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 五、要做群众的模范。 六、保守党的秘密。 七、对党有信心。 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 我佩服的同时,还认为我们家族都该感谢您才是。是您让这个普通家族有了“红色基因”、红色遗传。当然,不光有了这些,还有了社会地位,毕竟,我们在偌大的福村里是小族人。 说到族,其实咱们根本谈不上。在一个三千多口人的村子里,咱们仅有四户人家,比起人家福家、王家、张家、刘家,甚至夏家、吴家,咱们哪里称得上“族”啊,人家最少也有三十多户呢!但是,他们可以互相争斗,互相拆台,互相瞧不起,却没有人瞧不起咱们,这就是您的功劳啊!算是您开创的一份无量的功德。咱们家,在福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史上,已经出了三任支书,人人都说咱们是“支书世家”。别姓的支书也有好几个,清一色的,无一例外地让村民告状下了台。不是贪污,就是公报私仇,或者是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而咱们爷儿仨,从没有犯过类似错误,这与您的训导有关,与“基因”有关啊!也许别人不知道,以前我看您时,您总是说,我老了,肚里墨水又少,你给我好好讲讲“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吧。您是那样的虔诚,让我感动。 P5-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