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解放军为什么能羸 写给新一代人看的军史

解放军为什么能羸 写给新一代人看的军史

  • 字数: 4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东经济出版社
  • 作者: 徐焰
  • 出版日期: 2012-10-01
  • 商品条码: 978754541547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8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看军史不看徐焰将军写的解放军史,对军史的了解就只能停留在一个表面,只是粗略地知道解放军的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你感悟不到军人在面对战争时的汗水与血泪、信仰与自由、绝望与希望、牺牲与救赎,体会不到军人在大家小家的取舍上保家护国、向死而生的决绝,也无法珍视当下来之不易的岁月静好、丰衣足食、国泰民安。 徐焰笔下的战争史,脉络清晰、逻辑严谨,有战争场面的惊心动魄,有各路人物的细腻描写,大量一手资料也穿插其中,让你从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我党我军是如何从一穷二白的青铜部队一路升级打怪逆袭到王者部队的,让你秒回百年前那个炙热的夏天,那艘装载着11个人却改变了四万万同胞命运的红船上。通过回望历史,总结经验,让我们一起守住初心,再创辉煌。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新一代人能看得进、读得懂、愿意读的通俗解放军战争史读物,该书由有名军史专家徐焰将军撰写。以解放军八十五年辉煌历程为主线,以专题的形式,系统地讲述了解放军的建军历程、解放军在各历史时期为理想而进行的革命、解放军灵魂人物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守住革命果实而作出的不懈努力等。全面地分析并历史地还原解放军当年能赢得革命战争胜利的原因,从中揭示其宝贵的精神实质。当年的共产党人为什么要打仗?为什么要建立军队?弱小的人民军队为什么要到偏僻落后的农村?为什么能从那里起步发展壮大成为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强大军队?解放军用那样落后的武器,对内打败了强大的国民党各派军阀,对外同世界上蕞强的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的军队,乃至周边的印度等国家的军队都交过战,都能取得辉煌的战果,为什么能打赢呢?《解放军为什么能赢》将一一为您解答。
作者简介
徐焰,少将军衔,专攻军事思想和军事历史研究。他是讲好中国军史故事、弘扬革命精神的第一人,是活跃于各大网站和直播平台的军史达人,是深受各大军事院校和企事业单位追捧的客座教授,是已然退休却初心不忘、芳香如故的军史文化传播大使。他才华横溢,博闻强识,三十余年来笔耕不辍,个人撰的专著有30多部,600多万字,在国内十余家出版社出版,曾多次获全国图书奖和解放军图书奖,有的还翻译成日英文在国外出版。
目录
一 为什么“挥斥方遒”的书生能成功领导革命战争?
3中共建党便想建军,陈独秀设想太浪漫
6“二七罢工”使党重视枪杆子,通过国共合作开始搞军事
8黄埔军校成为中共建军开端,国共两党军队“本是同根生”
11周恩来从西欧来到黄埔,成为中国军队政治工作的奠基人
15黄埔军变成蒋介石私人武装,2000名革命黄埔生成了校长的敌人
19工农武装缺乏战斗力,革命战争主力还靠正规军
22群雄并起时势造英雄,历史选择了
25政治领军,靠“软实力”取胜
二 在旧军队和暴动农民的基础上怎样建军强军?
31接受的是旧式军队遗产,雇人当兵根本行不通
34“湖南农王”注重农民,立足山乡建军扩兵
38做革命的“山大王”,彰显率身垂范的统帅魅力
41立足于偏僻山区,以党组织凝聚军队
45连队建支部,民主主义改变部队面貌
47立足于农村建军实际,完善各项纪律制度
50反对特别民主化,反对军阀坏习气
54修改蹩脚的《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成为创举
57井冈山树榜样,各根据地忙效仿
59唤起群众觉悟,靠正确的“利益驱动”
三 为什么中共第一代将帅要从“青山大学”学会打仗?
65学习优选战术技术必不可少,按军校正规教范却总打败仗
68伟大在于“不二过”,从失败中学会打胜仗
72是人不是神,正确的军事思想来自实践
74游击战中探索出“十六字诀”,成为敌人奈何不得的秘诀
76从“农村军事化”起步,重在根据地“内线”歼敌
82作战天才来自实践,统帅智慧源于群众
85战争实际检验领导,“毛委员”变成“毛主席”
88洋顾问致绝境,遵义会议现转机
94技不如人,取胜靠战略战术优势
四 为什么抗战能取得民族 民主革命的双胜利?
99认清抗战是进行两个革命,既驱日寇又发展革命力量
102红军帽徽可换,称号可改,指挥权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106平型关首战虽告捷,这种仗八路军却没本钱多打
110蒋介石勉强同意建立新四军,种种却埋下隐患
112国民党败退而共产党挺进,中国抗战形成两个战场
116到底是谁“游而不击”,是谁“消极抗日”
118百团大战有胜利也有教训,八路军弹药奇缺不应打攻坚硬仗
122日军加强“扫荡”“蚕食”,解放区有两年最为困难
126运用群众的无穷智慧,创造出地道战 地雷战和麻雀战
128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战场再度溃败,解放区战场却得到大发展
131日本投降喜讯突然传来,抗战优选的成果是中国革命力量大发展
135以弱搏强赖持久,平等交友靠实力
五 为什么解放战争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获胜?
141抗战胜利后中共努力“摘桃子”,又争取“和平民主”
146“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共产党军队全力“闯关东”
149在东北“让开大路,占领两厢”,放弃大城市而占农村
151“和平民主新阶段”未能实现,东北中原战事使国共破裂
155搞土改就不怕蒋介石,内线作战后苏中七战七捷
157诱敌深入边打边走,让出地方却“人地皆存”
160撤离延安却不离陕北,亲自拖住国民党军
163国统区民主运动兴起,成为反蒋的“第二条战线”
165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把战争负担引向敌区
168战略决战歼敌精锐,全国局势就此已定
174“百万雄师过大江”,解决走路 接管两大问题
176解放军武器来源主要靠缴获,蒋介石成了“运输大队长”
179抓住“农民─土地”,就能改变中国
六 为什么志愿军在朝鲜能打赢国际化现代战争?
185看清炒作“第一枪”的目的,认清中国入朝参战的正义性
187解放军原想打台湾战役,美国出兵迫使中国转移战略重点
189中国方面预见到仁川登陆,组建东北边防军准备参战
192下定出兵朝鲜的决心不易,是一生最难作出的决策之一
196争取朝鲜战争地方化,不用国家正规军名义出兵
198入朝时来不及组织防御,临机进行“遭遇与反突击作战”
200诱敌深入再穿插迂回,导致美国陆军历史记录大的败绩
204一度南进占领汉城,志愿军也暴露了弱点
206总结五次战役的经验教训,真正认识到现代化战争规律
209抗美援朝的“底”定在三八线,实行“边打边谈”
212挖坑道形成“地下长城”,最终解决了“能不能守”
215技术兵种“边打边建”,炮兵 空军成为建设重点
218建成“钢铁运输线”,胜利功劳“后勤算一半”
220粉碎敌军的“糖弹”攻势,使敌心理战最终破产
223停战前发起夏季攻势,显示军威后签订协议
225朝鲜战争是平局,抗美援朝战争却是伟大的胜利
228能赢世界不错手,打敌人又学敌人
七 为什么革命战争锻炼出的那一代将帅各有超凡特色?
233佩戴“肩牌”的将帅,是人民军队永远的光荣
235“第一元帅”朱德,可称为“红军之父”
238我党我军内头号正直的人,当数“彭大将军”
240曾有战功又搞投机的,“九一三”外逃否定了自己
244仁 信 智 勇 严兼备,人称“无产阶级孙武”的刘伯承
246“两把菜刀起家”,有传奇经历的人民军队创始人贺龙
248人称“诗人元帅”,又以耿直著称的陈毅
250从连党代表当到野战军政委,军内的“政治元帅”罗荣桓
251十大元帅中专享的北方人,最后领导解放山西的
253早期领导建军,晚年主管很好科技的聂荣臻
255文武全才的儒将,任总参谋长时间最长的叶剑英
257解放战争中战功卓著,评为“第一大将”的粟裕
260当年将帅树楷模,新型人才继后尘
八 为什么共产党在隐蔽战线的交锋中能占上风?
265建党后便开始隐蔽活动,“廖案”后建立情侦保卫工作
267特科由武汉转移到上海,有效保卫了中央安全
270周恩来为建立情侦部门确定原则,规定不许搞收买 色诱 暗杀
273建立肃反保卫队伍,总结惨痛教训,克服扩大化
277对敌以无线电侦察为主,成了“土包子”仅有的高科技
279破译敌密码成功,出色的侦察工作保障了长征
281机要人员有献身精神,才能战胜技术条件优越的敌人
284到延安后健全情侦保卫部门,确定“十六字方针”
286地下工作绝不只是搞情报,群运 党派 策反全面开花
289地下党不允许奢华,隐蔽斗争的成功在于外观同群众一样
291政治基础 党绝对领导,是党情侦工作的两项基本原则
294优选性 廉洁性,同样适用于隐蔽斗争
九 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军事斗争都能取得胜利?
299剿灭国内200多万土匪,迎来历史上靠前的安宁
302展开雪域高原大进军,将五星红旗插到世界屋脊
305停止台湾战役准备而在东南取守势,1954年重新展开攻势
3081958年夏炮击封锁金门,接着又采取“单日打 双日停”
313“边平改建”解放翻身农奴,最终消灭藏区叛匪
316秘密进入缅甸作战,扫除危害勘界的国民党残军
320在中印边境打一场“军事政治仗”,求得长久的安宁
325入越进行防空作战,再度同美国空军较量
329对外国海战首战告捷,胜利收复全部西沙群岛
334思想与时俱进,革命转为卫国
十 当年的胜利如何启迪今人?
339“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是解放军战略战术的精髓
341共产党打仗,没有什么老样
343历史同现实沟通,今人就能读懂前人
345大权“独揽”,小权分散
348政工是生命线,重在率先垂范
350搞“五湖四海”,不搞小圈子
摘要
     写给新一代人看的解放军战争史 (代序) 徐 焰 谈起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就不能不谈到其诞生地——南昌。近些年来我多次去南昌,这个当年破旧的内陆城市现已是大厦林立,昔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南昌起义的指挥部、江西省优选的饭店──江西大旅社已经成了高楼中的低谷。但是,它那凝重、庄严、神圣的魅力却历久弥新。每次来到这里,我都禁不住想起这些问题: 当年的共产党人为什么要打仗?为什么要建立军队? 弱小的人民军队为什么要到偏僻落后的农村?为什么能从那里起步发展壮大成为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强大军队? 解放军用那样落后的武器,对内打败了强大的国民党各派军阀,对外同世界上不错的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的军队,乃至周边的印度等国家的军队都交过战, 都能取得辉煌的战果,为什么能打赢呢? 这些,就是本书想要回答的问题。 历史是陈年旧账, 后一代能读懂前一代吗 40多年前,笔者作为一个年轻中学生在风雪交加的东北边防穿上军装的情景, 好像就在昨日,真可谓“逝者如斯夫”!弹指一挥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立也已经过去了85年。飞逝的光阴,早已经带走了为新中国建立而奋斗的那一代人的壮丽韶华,对今天在工业化、信息化和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人来说,人民解放军进行的波澜壮阔的雄壮革命战争更是非常遥远而陌生。 我同自己的父亲——红军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军人——还容易沟通,很理解他当年的选择。仔细讲来,我的祖父家还曾经是个小财主,在那个全国多数人都饥寒交迫的年代还有财力供养儿子上大学,我父亲却偏偏投奔了爷爷奶奶那时所称的“穷党”。我小时候,曾感到参加革命的人应该是《国际歌》中所唱的“饥寒交迫的奴隶”,可自己投身革命的父母却恰恰都不是劳动者家庭出身。我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虽然家道破落了,但也算是破落地主,吃饭还是没有问题的,投奔延安不是为了改善生活而是要吃苦。 我问过父亲:“这是为什么?” 回答也很简单:一是家庭内部黑暗(当年有钱的家族内部无不钩心斗角)和社会不公,二是外国侵略者入侵使人感到国家危亡,这两条恰恰是当年心忧天下的知识青年的心结。国民党解决不了这两大问题,就只能找共产党。 历史证明,在中国确实只有共产党才解决了推翻腐朽社会、驱逐外国侵略势力这两个任务,也就是完成两个革命──反帝的民族革命、反封建和官僚买办的民主革命。 我父亲曾讲过,延安整风时他正好从在南泥湾开荒的八路军三五九旅到中央党校学习,听到有人开始喊“毛主席万岁”,心中颇不以为然。因为他当时认为封建社会的皇帝让人喊万岁,国民党让人喊“蒋委员长万岁”时还命令老百姓立正, 对共产党的领袖为什么也要喊“万岁”呢?可是只过了几年,当新中国开国大典的礼炮响起时,父亲说这时他同无数干部、群众一起高呼“毛主席万岁”确是发自内心,因为感到真是太伟大了,能领导人民打倒国内外反动派,建设起一个充满光明、充满希望的新中国。直到1958年出现荒唐的“”和后来大搞个人崇拜后,他们那一代有些独立思考精神的老干部才开始产生了另一种感受…… 改革开放后,外来的潮水般的各种思潮进入国内,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传统理念,众多的人走向国外开拓了眼界。我也曾走进自己这支军队当年的对手──美国和日本的军事院校和战史研究机构,也拓宽了思维。不过,我从不怀疑父辈们当年选择的正确,越是深入研究历史就越坚信这一点。 从来自过去对手的历史叙述中,让人看到我们军队前辈的顽强。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美国军人谈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来往往自然地表露出敬意。 1992年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军备控制中心当访问学者,那里的中心主任正是担任过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正准备到克林顿政府担任国防部长的佩里。他专门请我做了一个讲座,讲的就是中国人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是怎么打仗的。 在这些美国人看来,装备那么差的中国军人,能同世界上有不错武器的人打成那个水平,真是不可思议! 从以往的战争历史中,可以找到许多生动的故事。不过以往僵化的写作模式, 把鲜活的战史写死了。多年来,我出于自己的专业,愿意读我们军队的各种战史书籍并从中吸取营养,不过也感叹其中有不少书籍充斥着数字、番号的叙述,显得是那么枯燥。 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人,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同我们这些“50后”有很大不同。全球化使我国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领域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内新一代读者的思维方式也有了新的变化,了解历史的需求也不相同。那种陈陈相因、语言枯燥的说教式书籍,对军队内部和社会上许多中青年人,包括众多“军事发烧友”来说,都有味同嚼蜡之感,已经日益丧失了读者。 屈原《离骚》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曾为无数有志者引为座右铭。为使我们民族自豪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设起一个现代化的强大国防,我们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