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医面诊:看五官识五脏

中医面诊:看五官识五脏

  • 字数: 2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2-01
  • 商品条码: 978757133229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6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严谨有趣的面诊知识:理论通俗易懂,图文生动形象,好懂又好记。 零基础速学面诊:看面色,看面形,看神态,看舌头(舌色、舌形、舌苔),看五官,一本书让你快速学会面诊。 及时发现面部的求救信号:面色异常、眼睛流泪、耳鸣、口臭、鼻炎、齿痕舌……40种常见病症,30种病态面容,让你及早发现疾病征兆。 自诊自查,对症调理养五脏:知五脏、养五脏,运用食疗方、中药方、穴位方对症调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内容简介
本书从面诊、眼诊、耳诊、口诊、鼻诊、舌诊等方面介绍望诊知识,并搭配彩图详解,把专业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浅显的语言,中医零基础也能看得懂、学得会。书中详细分析了身体常见的异常症状及病因,并给出了中药方、食疗方、穴位方对症调理,让你在家就能自诊自查,读懂身体的求救信号,及时发现疾病征兆,避免小病变大病。
作者简介
田野 出身于中医世家,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向各地名家学习中医外治疗法,并田氏小儿推拿。擅长运用中医面诊、脉诊诊断疾病,并运用按摩、针灸、正骨、刮痧等中医外治疗法调理各类疾病,致力于中医知识科普、大众养生。
目录
第一章 面诊入门知识
2 什么是面诊
3 面诊属于望诊
4 面部诊病有根据
4 面部为诸多经脉的汇聚之所
5 面部反映脏腑的生理信息
6 面部有很多经脉
8 面诊主要看什么
8 看面色
8 看五官
9 看舌头
9 看人的精神状态
9 看人的整体形态
10 面部与脏腑的对应关系
10 心理压力反射区
10 头面反射区
11 肺反射区
11 心脏反射区
12 胸乳反射区
12 肝反射区
12 胆反射区
13 小肠反射区
13 大肠反射区
13 肾反射区
14 脾反射区
14 胃反射区
15 膀胱反射区
15 生殖系统反射区
16 面诊时需要注意什么
16 面诊前切勿化妆
16 面诊前不宜摄入有颜色的食物
16 观察舌头时要放松
第二章 了解五脏的健康情况
18 什么是五脏
20 看五官知五脏健康
22 测一测自己的心
24 如何养心
24 食疗方:宜吃红色、苦味食物
25 穴位方:疏通经络,通畅心血
26 测一测自己的肝
28 如何养肝
28 食疗方:宜吃绿色、酸味食物
29 穴位方:常刺激肝经,养肝护肝
30 测一测自己的脾
32 如何养脾
32 食疗方:宜吃黄色、甘味食物
33 穴位方:疏通经络,健脾胃
34 测一测自己的肺
36 如何养肺
36 食疗方:宜吃白色、辛味食物
37 穴位方:疏通经络,清肺热、补肺气
38 测一测自己的肾
40 如何养肾
40 食疗方:养肾宜吃黑色的食物
41 穴位方:疏通经络,肾气足、精力旺
42 五脏异常的面部表现
第三章 面诊:察“颜”观色知健康
44 望面形
44 面肿
44 腮肿
44 面削颧耸
44 口眼歪斜
45 望神态
45 有神:表示精气神足或预后良好
46 少神:表示体质虚弱
47 失神:表示精气衰微或预后不良
48 望面色
48 正常面色有主色、客色之分
49 异常面色有哪几种表现
50 常见的面部异常表现
50 面色发白——寒证、虚证
52 面色发红——体内有热
54 面色发黄——脾胃虚弱
56 面色发青——寒证、阳虚
58 面色发黑——肾虚,瘀血证
60 面部浮肿——内脏失调
62 面部痤疮——脾胃湿热
64 面部抽搐——肝气郁结
66 30 种病态面容
第四章 眼诊:眼睛是脏腑的外镜
70 眼部的主要组织及功能
71 眼睛与脏腑关系密切
71 眼睛是人体内脏的外镜
71 眼与脏腑的对应关系
72 眼诊的“五轮八廓”学说
73 望眼要看哪些部位
74 警惕眼睛发出的异常信号
76 常见的眼部异常表现
76 眼睛充血——病毒感染
78 眼睛发黄——小心黄疸
80 干眼症——体内有热
82 眼睛流泪——肝血不足
84 眼睑下垂——中气下陷
86 眼睑浮肿——湿气停滞
88 麦粒肿——体内热毒
90 瞳神散大——体内火气上升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