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萍踪侠影录(全2册)

萍踪侠影录(全2册)

  • 字数: 507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梁羽生
  • 出版日期: 2021-08-01
  • 商品条码: 978730607137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64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精装硬封 本身采用圆脊锁线精装,用纸细腻柔软,可平摊阅读,解放双手。 2.精心设计 封面设计儒雅内敛,配以珠光银烫印工艺,高档精致、秉承梁羽生小说古典气质。 3. 精选彩图 书前精选66幅彩色插图,文物史实与小说情节交相辉映,辅助读者理解小说中的历史文化内涵,带来图文并茂的阅读体验。 4.精心编校 本书编校香港天地图书为底本,并参校连载版等多版本,精心校订,力求呈现梁羽生小说作品原貌。
内容简介
小说以明代土木堡之变为背景,从主角云蕾与张丹枫的家仇牵引出张士诚后人与朱元璋后人的宿怨,明朝内部宦官当权的政治危机,以及明朝与瓦剌的敌对关系。小说精心塑造了一个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计世仇,甘愿抛弃荣华富贵、奔波于塞北中原之间,屡建奇功的大侠张丹枫。他能歌善哭、潇洒不羁,是梁羽生心中完美的侠客形象。
作者简介
梁羽生(1924-2009),本名陈文统,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人。1949年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生前任职于香港《大公报》和《新晚报》。他博闻多见,涉猎甚广,对历史颇有研究,在古典诗词方面造诣也很深,还下得一手好棋,写过不少棋评。 在梁羽生的文学生涯中,他创作的武侠小说影响最广,五十多年来,在海内外读者中历久不衰。从1954年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在香港《新晚报》上连载开始,直到1984年宣布“封笔”,他创作的武侠小说有35种之多。其中,《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等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代表作。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自成一家,不落俗套。他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
目录
《萍踪侠影录上册》
楔子牧马役胡边孤臣血尽扬鞭归故国侠士心伤
第一回弹指断弦强人劫军垧飞花扑蝶玉女显神通
苐二回祸福难知单身入虎穴友仇莫测宝剑对金刀
第三回陌路遇强徒偷施妙手风尘逢异士暗戏佳人
第四回铸错本无心擂台争胜追踪疑有意锦帐逃人
第五回名士戏人间亦狂亦侠奇行迈流俗能哭能歌
第六回联剑惩凶奇招"抽丝剥茧密室露端倪
第七回一片血书深仇谁可解十分心事无语独思量
第八回爱恨难明惊传绿林箭恩仇莫辨愁展紫罗衣
第九回滚滚大江流英雄血洒悠悠长夜梦儿女情痴
第十回一局棋残英雄惊霸气深宵梦断玉女动芳心
第十一回半夜袭番王奇情叠见中途来怪客异事难猜
第十二回峡谷劫囚车变生不测荒郊驰骏马祸弭无形
第十三回戴月披星苦心救良友移花接木珍重托珊瑚
第十四回罗汉绵拳将军遭险着金刚大力怪客逞奇能
第十五回奸宦弄权沉冤谁与雪擂台争胜侠士暗飞针
《萍踪侠影录下册》
摘要
     牧马役胡边孤臣血尽 扬鞭归故国侠士心伤 独立苍茫每怅然,恩仇―例付云烟,断鸿零雁剰残篇。 莫道萍踪随逝水,永存侠影在心田,此中心事倩谁传? ——调寄《浣溪沙》 清寒吹角,雁门关外,朔风怒卷黄昏。 这时乃是明代正统(明英宗年号)三年,距离明太祖朱元璋死后,还不到四十年。蒙古的势力,又死灰复燃,在西北兴起,其中尤以瓦刺族最为强大,逐年内侵,至正统年间,已到了雁门关外百里之地,这百里之地,遂成了明与瓦刺的缓冲地带,也是无人地带。西风肃杀,黄沙与落叶齐飞,落日昏黄,马铃与胡笳并起,在这“无人地带”之间,这时却有一辆驴车,从峡谷的山道上疾驶而过。驴车后紧跟着一骑骏马,马上的骑客是一个身材健硕的中年汉子,背负箭囊,腰悬长剑,不时地回头顾盼。朔风越卷越烈,风中隐隐传来了胡马嘶鸣与金戈交击之声,陡然间,只听得一声凄厉的长叫,马蹄历乱之声渐远渐寂,车中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卷起车帘,颤声问道:“是澄儿在叫我么?可是他遇难了?谢侠士,你不必再顾我了,你去接应他们吧,我到得这儿,死也瞑目!” 中年骑客应了一声,遥指说道:“老伯万安,你听那马蹄历乱之声,料是胡兵已退了。噢,你瞧,这不是他们来了!”一拨马头,如飞迎上。车中老者,长叹一声,潸然泪下。车中蹦地跳起一个女孩,小脸儿冻得红冬冬的,有如熟透了的苹果,揉揉眼睛,似是刚刚睡醒的样子,开声问道:“爷爷,这是中国的地方了吗?”那老者勒住驴车,凝视车下的土地,声调低沉道:“嗯,是中国的地方了。阿蕾,你下车去,替爷爷拿一把泥土回来!” 山谷口外,三骑负伤的战马背着衣冠破碎的乘客,狂嘶奔回,领先的是一个和尚。那姓谢的中年汉子迎上问道:“潮音师兄,云澄师弟呢?”那和尚勒住马头,黯然说道:“他已死了!真想不到万水千山,逃到这儿,雁门关已经在望,他却还逃不出胡人之手。不过,他也真不愧是个铁铮铮的汉子,重伤之后,还力毙数人,临死之前,还杀了那个领兵的鞑子,把那些蒙古兵吓得连忙逃命,不敢再追。人谁无死,像他这样,死也值得了。你的徒儿也不错,他也是力杀数人,和他的师叔并肩战死的。” 那中年汉子双目炯炯,怒视长空,忽而一声长啸道:“雁门关已经在望,我们终算不负云澄师弟之托,将他的爹爹送回来了,云澄在九泉之下,当可瞑目。只是云大人哀痛余生,这事儿暂时且瞒着他。”纵马赶回驴车,只见车中的老者跨在车辕之上,捧着一撮泥土,神情非常奇异,那小女孩站在地上,怔怔地看着她的爷爷。潮音和尚叫道:“云大人,我们回来了。”老者问道:“我的澄儿呢?”潮音和尚道:“鞑子兵已被我们杀退,他受了点轻伤,和天华师弟的徒儿殿后。”声调尽管强作平静,还是抑不住那悲愤之情。那老者面色大变,潮音和尚和谢天华那样豪迈的侠客,在他迫视之下,也不觉后退几步,不敢接触他的目光,只听得他纵声笑道:“父是忠臣儿孝子,忠臣孝子集于一门,我云靖尚有何憾!哈哈,哈!” P1-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