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肖复兴散文精选集 音乐卷 乱星的吟唱
字数: 289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作者: 肖复兴
出版日期: 2021-01-01
商品条码: 9787521211269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400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4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风格无不打上自己性格的烙印。如果他们不是音乐家,而是去当政,亨德尔不是英雄就是暴君,而巴赫则是温和的良相。亨德尔曾说:“假如我的音乐只能使人们愉快,那我很遗憾;我的音乐的目的是使人们高尚起来。”鱼骨深藏在海底,可以化为美丽的珊瑚;树木深埋在地底,可以化为燃烧的煤;时光深埋在岁月里,可以化为沉甸甸的历史……那么,感情埋藏在心底呢,可以化为什么呢?作为音乐家,便化为了一支支美丽的乐曲。作为我们凡人,便化为了日子和回忆。有时,我会想,文字可以骗人,没有文字的音乐不会骗人。音乐是音乐家的灵魂。亚里士多德说:“灵魂本身就可以是一支乐调。”人类共有的痛苦超越时空,是来自心灵的,而不是来自观念。好的音乐总是能够从心灵到心灵,让我们共鸣,让我们在音乐中相逢。每个时代会有一个时代的音乐,这个时代的音乐就成了这一代人的精神饮品,在当时和以后回忆口渴时饮用。便也成了这一代人心头烙印上的钙化点或疤痕,成为这一代人抹不去的记忆力一种带有声音图案的标本,注释着那一段属于他们的历史。就像一枚海星、海葵或夜光荧螺,虽然已经离开大海甚至沙滩,却依然回响着海的潮起潮涌的呼啸。 音乐是一种青春致幻剂。如果将一首歌比喻成一棵树,曲是支撑树生长的枝干,词就是树上长满的郁郁葱葱的树叶,而歌手则是飞来的鸟落在枝叶间,或衔走一片粘在露水珠的叶子飞上蓝天白云间。“音乐不在空中,它在泥土里,在蚂蚁的隔壁,在蜗牛的对门。”
内容简介
肖复兴先生创作生涯超过半个世纪,佳作连连,但是目前市面上暂无一套规模适中,相对好而精的选集。此次由肖先生亲自精选创作散文精华一百万字,分“生活与感想卷”“读书与怀人卷”“亲情与友情卷”“音乐卷”四类进行精编,系统收入了其最有代表性的散文。本书为“音乐卷”,萃集了肖复兴散文作品中谈论音乐的篇章。肖复兴具有深厚的音乐素养,一直以来,他的音乐随笔独具特色,广受赞誉。他谈论肖邦、李斯特这些有名钢琴家、作曲家的作品,也谈论巴托克、沃恩·威廉斯这些对于大众不太熟悉的音乐家。当然,他也不会忘记分享自己对于崔健、罗大佑等中国当代音乐人的感悟。肖复兴带着我们徜徉在音乐的世界中,感受着音乐巨大的艺术魅力。对于想要进一步走进音乐世界的读者来说,肖复兴的音乐随笔,无疑是很好指南。
作者简介
肖复兴,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到北大荒插队6年,当过大中小学的教师10年。曾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百余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等作品被选入大、中、小学语文课本以及新加坡等国的汉语教材。近著有《肖复兴散文100篇》、《肖复兴新散文画作》两卷、《肖复兴音乐文集》三卷等。曾经获得过全国以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多种,并获得首届“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作家”称号。
目录
辑一
003 那一晚忽然洞开的窗子
006 巴赫和亨德尔
012 光就是从那儿来的
017 关于莫扎特
026 舒曼和舒伯特
032 李斯特之死
038 聆听肖邦
055 瓦格纳的野心
066 五月的花开如音乐
072 现代音乐被谁唤醒
080 马勒是我一生的朋友
086 我们为什么特别喜爱老柴
094 维所卡的鸽子
098 西贝柳斯的声音
104 巴托克的启示
110 走近肖斯塔科维奇
122 我听沃恩·威廉斯
127 艺术比死亡更有力量
133 月光下的勋伯格
辑二
139 我和鲍勃·迪伦
153 永远的草莓园
159 地上掉着一块旧丝绒
164 老艺摇批判
173 门旁凋谢的恶之花
182 我是你的一面镜子
190 邂逅帕蒂·史密斯
195 整个故事的一个开头
204 汤姆·韦茨之梦
212 上一代的保罗·西蒙
217 关于老鹰
223 天堂兄弟
228 不要在地铁里睡觉
235 黑色也是一种彩色
240 为何我唱布鲁斯
247 乱星的吟唱
252 听恩雅
256 黄昏的曼托瓦尼
辑三
265 崔健的意义
271 青春罗大佑
277 中年听蔡琴
280 都是月亮惹的祸
286 我站在原地踏步向前
290 谁能把一支恋歌唱得依然动听
295 花儿开在粪土之上
300 答案在身上还是在风中飘
305 重听张蔷
308 在蚂蚁的隔壁,在蜗牛的对门
311 天池浪漫曲
314 谁等待盛装出场的未来
辑四
319 最后的海菲兹
326 寻找贝多芬
331 春天去看肖邦
335 斯美塔那大街
340 来自波希米亚森林
354 维也纳随想曲
364 到纽约找鲍勃·迪伦
附录
372 音乐在时间中流淌
摘要
那一晚忽然洞开的窗子 我一直认为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不一样,音乐靠的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启示,冥冥中神的一种启示。当然,我指的是古典的音乐。古典Classic一词,最早源于古罗马的拉丁语Classicus的意思,就包含着和谐、高雅、典范、持久的意义。而能保证这些意义存在而不褪色的,人为的力量是达不到的,只能求助于神。 音乐,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充满神秘感的。心灵和神,是音乐飞翔的两翼。 罗曼·罗兰说:“个人的感受,内心的体验,除了心灵和音乐之外再不需要什么。”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音乐是心灵的算数练习,心灵在听音乐时计算着自己的不知。”我想说的都是这个道理,或是神作用于心灵,或是心灵参谒于神,真正美好的音乐才能诞生。而且,我坚信别的艺术可以后天培养,大器晚成;音乐只能从童年时起步,错过童年,音乐便不会再次降临驻足。因为只有童年的心灵最纯洁而未受到污染,便也最易于得到神的启示和帮助。成年人的心,已经板结成水泥地板,神的雨露便难以渗透进去。 童年的巴赫(J.Bach,1685—1750),便曾经这样得到神的启示和帮助,否则他日后就不会成为那么伟大的音乐家,起码我是这样认为。 在音乐目前没有这样的记载,但在巴赫的传记中确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述。童年的巴赫,家境贫寒,但酷爱音乐。只要汉堡有音乐会,他必会参加,虽身无分文,步行也要去。那时,巴赫十五岁,住在吕内堡他的大哥家里,吕内堡和汉堡隔着一条易北河,相距三十公里。为听一场音乐会,他常常一个人过河,步行到汉堡,往返六十公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实在是够累的了。 一次,在汉堡听完音乐会,他还想继续听明天下一场的音乐会,可是他没有一文钱,只好无奈地踏上归途,三十公里的路一下子变得漫长起来。走到半路,天就黑了下来,他又没钱住店,连饿带困,只好小猫一样蜷缩在一家旅店屋檐下的草地上,挨过这一个没有音乐的寂寞之夜。沉沉睡到夜半时分,一股扑鼻的香味萦绕身旁,竟撩拨得他突然醒来。就在他刚刚醒来的一刹那,头顶上的窗子“砰”的一声忽然打开,紧接着从窗口落下一包东西,正落在他的身旁。他打开包一看,是一个喷香的鲱鱼头,鱼头里还藏着一枚丹麦金币! 是谁赐予了他今晚的晚餐?又是谁给予了他能够返回汉堡听音乐会的费用? 童年的巴赫感到莫名的兴奋,也感到格外奇怪,他抬起头望望窗子,窗子已经关上了,只有头顶的夜空满天繁星怒放。他认为这肯定是上帝赐予他的恩惠,他立刻跪在草地上,对着漠漠的夜空,向上帝祷告膜拜。他相信万能的上帝一定就藏在闪烁的星光之中。 音乐史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大概认为这只是传说而已,不足为凭。但我却是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即使是传说,也表明巴赫和人们对于神灵与音乐相通的感情与向往。 我不知道那扇神秘的窗子里住的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要给巴赫以默默地帮助。巴赫那时还只是寂寂无名的孩子呀!莫非他或她或他们早已猜到巴赫将来的命运?那么为什么只给巴赫一个可怜的鲱鱼头?为什么不给巴赫更美好一点的晚餐?或者干脆把巴赫请进屋来,给他一盏更加温暖的灯火?…… 我猜不出来。但我想如果那样的话,也就没有了神秘的感觉,可能也就没有了以后的巴赫。 对于孩子,对于艺术,是需要一些神秘感的。过于实际和实在了,世俗的气味浓厚了,不仅会磨蚀掉孩子的想象力,更会锈蚀掉孩子天籁般的心灵。与世俗近了,与艺术就远了。 幸亏那扇窗子没有再打开。 那一晚,巴赫又返回汉堡,继续听他的音乐会。应该说在这之前,巴赫就已经迷恋上了音乐,但我以为就是从这一个夜晚开始,巴赫才真正走进了音乐。 再听巴赫的音乐,比如短的《G弦上的咏叹调》、长的《马太受难曲》,我总能听到那种巴赫独特的庄严、典雅、深邃,巴赫自己的那种内省、含蓄、柔美。我总好像看到那一晚忽然洞开的窗子和漫天的星光灿烂。 当然,还能依稀闻到那鲱鱼头的香味。 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