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军/战争事典
字数: 278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作者: 詹姆士·S.科鲁姆
出版日期: 2021-04-01
商品条码: 9787513933841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72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9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当代头号军事史权威代表作】作者约翰·基根(John Keegan,1934—2012),是享誉全球的战争史学者,当今英语世界头号军事史权威,大英帝国勋章(OBE)获得者,被评为“这个时代杰出又博学的战争历史学家!”。1998年任BBC瑞思讲演人(Reith Lecturer),长期在英国桑霍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执教军事史课程,并任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院研究员和瓦萨尔学院客座教授,是英国皇家历史学会和皇家文学学会成员。凭借其在军事史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了“塞缪尔·艾略特·莫里森”奖(Samuel Eliot Morison Prize)。1994年诺曼底登陆50周年纪念日,他受比尔·克林顿邀请参观白宫。世纪之交,英国女王授予他千禧年百名荣誉人物勋章。基根专注于战争史研究,一生著有二十多部作品。【必须遵守的5个乏味的基本步骤】获取情报→传递情报→认可情报→解读情报→应用情报,这是情报工作的五个基本步骤,也是贯穿了全书“案例框架”。本书中的每个案例,都或明或暗地在基于这个“框架”来描写。通过间谍小说家之手,大量的情报技术广为人知。其中有一些是正确的,有一些则充满了误导。但是即便像勒卡雷这样亲身经历过情报工作的小说家,也很少完整描述了有效的情报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与顺序。【时间跨度极大的案例研究合集】始于大航海时代——这个阶段的情报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在于,如何及时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并使其发挥作用;终于现代时期——这个阶段的各种情报资源十分丰富,但庞大的数量又使得用于评估情报价值的人力资源捉襟见肘。
内容简介
作者科鲁姆以魏玛国防军总司令汉斯·冯·塞克特领导的时代为重心,描述了一战后德国在战略战术、武器研发、编制、训练中为本国未来战争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性变革。除此之外,一批富有远见的德军军官也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装甲战术家恩斯特·福尔克海姆和空中战术家赫尔穆特·威尔伯格。最后,得益于这些实干家和他们付出的努力,魏玛国防军重获新生,并由此发展出了在后来辉煌一时的“闪击战”理论。
作者简介
西方知名空军历史学家和反叛乱学者(Scholar Of Counter-Insurgency),也是一名比较军事学(Comparative Military Studies)教授,代表作有《德国空军:创建1918—1940年作战空战》(The Luftwaffe: Creating the Operational Air War, 1918-1940)。
目录
前 言 致 谢 第一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第二章 冯·塞克特和他对于战争的反思第三章 魏玛国防军的内部辩论 第四章 训练魏玛国防军 第五章 发展现代武器第六章 发展德国装甲兵学说 第七章 发展魏玛国防军的空军理论 第八章 魏玛国防军羽翼已成 第九章 尾声附 录 从20年代起提出的国防军编制和装备表注 释
摘要
第一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 在1918年底的危机和失败中,德国文职领导人士气低落,接近陷入了混乱。德国的军事失败导致帝国政府垮台,宣布成立共和国实际上也事出偶然,新建立的政府即使在柏林街头都没有权威。从表面上看,军队似乎亦处于相同状态。后方部队参加了推翻君主的活动,野战部队被带回本国并遣散。但在幕后,德军高级指挥部和总参谋部并没有像文职领导人那样混乱和不安。甚至在柏林和慕尼黑的内战结束前,总参谋部就已经在吸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并着手重建军队。通过坦率地评估自身在战争中的优势和劣势,军队得以重塑其组织和战术条令。 只要正常运用经济、国际政治或军事历史原理就能明白,德意志帝国从来都没有机会赢得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德国对抗全世界的案例——该国加上三个较弱盟国(奥匈帝国、土耳其和保加利亚),对抗法国、俄国、大英帝国、美国、意大利及若干其他国家。尽管困难重重,德国人基本还是赢得了战场上的胜利。直至1918年6月,德军仍处于攻势,击退了包含法军在内的协约国军队。德国人战斗得如此出色,他们屡屡获胜,以至于仅仅五个月后崩溃到来时,一些将军——的是埃里希·冯--鲁登道夫(Erich vorl Ludendorff)——拒绝承认帝国军队已经在战场上被打败,他们指责本国崩溃的原因是叛国政客和后方平民“在背后捅刀子”。 大多数将军和经验丰富的军官并不赞同鲁登道夫的观点。他们知道帝国军队早已在战场上被打败,但即使这份认知也无法消除德国应该或者可能赢得战争的信念。失败的军队有更多动机来研究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因此,许多德国军官开始撰写回忆录、历史研究和文章,这些材料充满了对战时指挥、战术和战略等方面的批评和支持。参谋训练向来重视军事史的研究,硝烟尚未散尽时,军官们就已开始解读这场战争的经验教训。于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总参谋部众人对军队在战略、战术和技术方面的经验教训已经达成共识。进一步的研究、辩论和反思还会强化相应结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略方面的经验教训 对于战后德国的极右翼和德国战时实际的独裁者鲁登道夫将军来说,“在背后捅刀子”这一理论是个有用的神话。该理论认为,德国的失败是由于国内社会民主党人和左翼分子背叛。然而,只有少数总参军官和高级指挥官确实相信这一理论。高级军官们痛苦地得知,德国已经在战场上被打败,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队总司令部在大战略方面犯下错误。德国将军们经常在战时和战后的通讯及各种书籍中狠狠批评战时本国军队统帅所做的军事决策。这些军队统帅包括:1914年9月前担任总参谋长的赫尔穆特·冯·毛奇(Helmuth von Moltke)将军,1916年8月前担任总参谋长的埃里希·冯·法尔肯海因(Erich von Falkenhayn)将军,还有1918年11月前的德国军事独裁者鲁登道夫。 总参谋部最有能力的那些军官认为,战争中优选的战略失误是由冯·毛奇在开战后最初几个月犯下的。由于冯·毛奇对施里芬计划执行不力,德国丧失机会,不能通过决定性的一击迅速结束战争。施里芬伯爵((20unt von Schliet"fen)在1906年之前担任总参谋长,他制订了一个针对法国的战争计划,该计划要求对法国军队实施大包围:用36个德国军经过比利时绕到法国侧翼。施里芬计划是军事历史记录让人着迷的“本可能发生的事”之一,因为它差点就让德国只用短短两个月实际解决了战争。 过去75年里,施里芬计划是否可行已经成为军史圈内的热门议题。但在德国,对冯·施里芬战略的讨论几乎是一边倒的。大多数总参军官都相信这个计划(能取得成功)。实际上,战后最明确拥护该计划的人是威廉·格勒纳(WilhelmGroener)中将,他是一名备受推崇的总参军官,亦是冯·施里芬伯爵的狂热拥趸。1918年10月,他接替鲁登道夫担任德军第一军需总监,后来又担任魏玛共和国国防部长。格勒纳在战后撰写了两部著作,详细研究了1914年的战役,他坚决地把施里芬计划的失败归咎于冯·毛奇。格勒纳认为冯·毛奇的领导能力很弱,他(后者)违反了施里芬关于将德军力量集中在一个侧翼的教导,把大部分力量放在左翼洛林,进行毫无战略意义的战斗,却因此失去了对于德军右翼的有效控制。。 下一任总参谋长冯·法尔肯海因在战争下个阶段所实施的战略行动也在战时和战后引发了激烈批评。1915年,随着西部战线陷入毫无结果的堑壕战,东部战线的德军高级军官们发现了决定性的击败俄国人的机会。1914一1915年问冬季,指挥东北战线的保罗·冯·兴登堡(Paul von}tindenburg)和鲁登道夫计划发动大规模钳形攻势,这个攻势不仅可以占领波兰,还能包围俄军主力。如果给他们足够多的部队,东线德军指挥官们或许在1915年就能够迫使俄国退出战争。19ls年初,汉斯.冯.塞克特被调往东线后,也成了东线战略的支持者,他认为己方的军事机会在东线而不在西线。然而,冯·法尔肯海因在1915年只派遣了有限的增援力量前往东线,却将大股兵力投入西线,徒劳地想要打破协约国军队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