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大唐李白 凤凰台
字数: 24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大春
出版日期: 2014-07-01
商品条码: 9787549556090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84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
¥4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李白出蜀,上演大唐时代的《天注定》——人生,注定是一场无法回头的浪游 这原本是一个诗的盛世;但名满天下的诗人,往往不过是诗句的附庸 《大唐李白》系列——台湾作家张大春,为你讲述诗仙李白的学习年代与漫游年代 《大唐李白·凤凰台》是台湾作家张大春“大唐李白”系列的第二部,描写青年李白出蜀之后沿江而下的游历生活。如譬之以武侠小说,《少年游》是深山学艺,《凤凰台》则是初出江湖首试啼声。且看没有背景的诗人,如何反抗没有科考资格的个人命运,一步步接近庙堂明君的权力核心?而号称“诗无敌”的他,在金陵酒楼中踟蹰流连、以诗会友,遇一代名妓、会孟浩然,又将如何面对这些盛世底层的不同身影? 张大春,这位当代华语文学界绝对无法忽略的重量级人物,被莫言评价为“台湾最有天分、最不驯,好玩得不得了的一位作家”,2013年推出“大唐李白”系列,为其现代小说技艺与古典文化素养之集大成作品。首部曲《少年游》以虚实交错的笔法勾勒李白的少年时光,出版后即广受赞誉。而在《凤凰台》中,“大说谎家”再一次展示小说虚构与历史考证的张力。在既知的李白身世与仕途史料之上,小说家以神仙虚构之笔联系文学史与政治史,以对“诗仙”身份的多重玩味,铺垫李白如何摆脱贱商之子的身份。“历史”的大唐,“浪漫”的李白,以及野生如稗的小说精神,尽在张大春酣畅淋漓的笔法下有着全方位式的完美呈现。
内容简介
天下贤才是凤凰,但登台远望,凤凰为谁来?开元十三年,李白出蜀,初试啼声。在大唐社会变动最剧烈、攀附求名之势上行下效的时代,这是一次诀别的浪游:他不能再作居乡之吟,不能再有归乡之思,甚至不能再图返乡之计。唯有如此,他李白才有机会成为帝国万里幅员中一个全新的人。然而,一旦卷入光辉盛世的名利游戏,名满天下的诗人,往往不过是诗句的附庸。凭借惊人的才情,既无经验亦无功名的李白,得到上至公侯下至歌姬胥吏的青睐。然而,出身的羁绊却一路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在慷慨漫游的旅次中,师母月娘告别往报父仇,相见遥未可期;挚友吴指南更是渐行渐远,终至客死异乡,临别遗言:“汝心事只向诗说,便是自绝于天下人!”身外无家的诗人,一心所向者,究竟为何?正如孟浩然之问:“汝于天下,有一诺否?” 《凤凰台》是台湾作家张大春“大唐李白”系列四部曲之二,继《少年游》之后,讲述青年李白出蜀之后、沿江而下的游历生活。在这卷堪称“李白的漫游年代”之书中,李白与发小吴指南下渝州、经巫山、过荆门、到江陵;遇道士司马承祯,解洞庭钱塘、泾阳二龙之衅,奇遇不断,皆为其一步步向庙堂明君接近的精彩伏笔。金陵孙楚楼上,李白与一代名妓段七娘、贵胄子弟崔宗之等人一见如故;驿站江边初见孟浩然,更互相惊为天人。
目录
一 一回花落一回新
二 蚀此瑶台月
三 万里写入胸怀间
四 驱山走海置眼前
五 清昼杀仇家
六 此行不为鲈鱼鲙
七 万里送行舟
八 衔得云中尺素书
九 笑我晚学仙
一〇 直上天门山
一一 与君论心握君手
一二 未若兹鹏之逍遥
一三 应见魏夫人
一四 斗鸡事万乘
一五 道隐不可见
一六 愿作阳台一段云
一七 君今还入楚山里
一八 空余秋草洞庭间
一九 流浪将何之
二〇 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耳
二一 尽是伤心之树
二二 龙虎势休歇
二三 遥指红楼是妾家
二四 凤凰为谁来
二五 送尔长江万里心
二六 富贵安可求
二七 立谈乃知我
二八 回鞭指长安
二九 萧然忘干谒
三〇 宁邀襄野童
三一 宫没凤凰楼
三二 一鹤东飞过沧海
三三 云山从此别
三四 携手林泉处处行
附录 李白的学习年代与漫游年代——从“成长小说”论张大春《大唐李白》首二卷的几个问题
摘要
一 一回花落一回新 吴指南在生前的最后几个月里,经寒春而人炎夏,常犯一怪疾,便是双眼忽然眩盲,片刻之后,又不知何故而忽然复明。当时他和李白同在洞庭旅次,竟不以此为忧,反而经常在这盲疾突发之际,高声喧闹呼喊:“呜呼呼呀——李十二,李十二!黑了黑了。” 这盲疾,真令李白束手。吴指南却以此为调笑的话柄,说他:“遮莫从那赵黑子学医采药,竟不抵事。”“遮莫”,就是“尽教”、“纵使”的意思——这是出蜀之后,一路上听仿各地行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俚语,学舌既久,便也改不了口了。 还不只是调笑,吴指南甚至把这盲疾当作乐事;每当失明,无论置身何处,就只能茫然兀立,举凡一行一动,都得倚赖李白相帮,眼前该出现而不能出现的景致,也须倩李白为他说解、形容。像是某处山峰如何挺特,某处平芜如何旷远,某处水曲如何宛委,某处湖沼如何澄清,兼及某人的肤发衣装、某物的形貌结体,李白都得为他一一状述。 吴指南乐之不疲,感觉李白只在这时刻,才像是与他相知相伴的手足——这是他近二十年来从未曾有的体验。也仗着这盲疾,吴指南不时还像是要索讨旧债似的说:“前数年汝独上峨眉玩耍,却教某一人在昌明白饮自斟,好不幽闷——汝且说来,那峨眉山色,比之眼前又复如何?”诸如此类,李白总不懊恼,有问必答。 直到某夜,正值满月后三日,李白与吴指南相偕来到一座几乎已经荒圮的兰若,向寺僧打探:寺中可有抄写经卷的硬黄纸?僧人支吾以对,似有十分难处,李白竟然罕见地掏出了些许碎银,交付在僧人掌中。吴指南便在此时发了眩盲,远近人物倏忽昏暗下来。他摸索着拉拉李白的袖子,道:“呜呼呼呀——李十二,李十二!黑了黑了,天黑、地黑、汝亦黑!” 李白放低声道:“钱塘龙君将兴风作浪,此去泾阳数千里生灵不免一劫,待某办了大事,再与汝细说原委。” 隐隐约约地,他能够听见李白窸窸窣窣同那僧交谈。问答间不外就是那纸的尺幅、颜色,僧人约莫是纳人银两,话也多了起来,直道此纸经匠作染过黄檗、白蜡,料质坚韧,写来滑顺晶莹,写后金光四溢,可以百年不受蠹虫蛀蚀,早些年寺中有人尚知作字的,经常用之抄经云云。 李白只回了句:“当即要烧化的,毋须在意甚长久。” 那僧一听这么说,便不住地啧声叹息道:“可惜、可惜。” 吴指南问不出所以然,只能一路听将下去。他听见李白共那僧齐动手脚,将纸张挂在壁间,接着便舀水磨墨,其声碌碌然,磨罢了,像是从身上某处摸出一张藁草,逐字逐句念了下去: 灵氛告余以所占兮,将有不惩之事。毋宁捐所缱绻兮,临八表而夕惕。夫化行于六合者,出于渊、见于田、飞在天。此龙行之志也。胡为乎雷其威声,电其怒视,催风则三日折山。残灭噍类;布雨则万顷移海,喧哗儿戏。私抱枨触而难安兮,岂遗苍生以怨怼?三千大千,一身如寄。为龙为蛇,不报睚眦。 片刻再读、三读,大约是确认字句无误之后,李白又吩咐那僧:仍得备办几桩物事,始能克竟全功,所需者除了铜盘一只,炙箩一架,还有“五谷茎秸,松柏膏脂”。那僧不免嘀咕了几句,听不出来是微有抱怨还是仔细斟酌,总之就是这么念叨着,人也就去远了。此后,便是一段漫长的寂静。而在这寂静之中,吴指南仿佛听见了李白在贴挂着纸张的壁前濡毫作书的微小声响。 “汝写字?” 李白不答。但闻笔毫在硬纸上擦拂刷掠,片刻不停,李白口中自念念有词,满纸写毕之后,才走近他,又诵过一遍,才低声道:“此作非比寻常。” “汝向来如此说。”吴指南笑道。 “今番不同,这是给龙王写的。”李白凑上前,附耳说罢,似乎早就料到吴指南会讶异声张,举手便把他的嘴给捂上,接着道:“汝瞎即瞎矣,也一并作哑了罢!” 好半响,那僧才慢腾腾返转了来,手上推一轮车,轧轧作响。李白这厢收卷起字纸,连声道车上还有敷余处,便扶着吴指南登车,自在车后掌握轸柄推行,并那僧三人作一路走。不多时,便听见了水声,由远渐近,似欲侵身,通体上下也感染到一股沁凉之意。 自从来到洞庭,每当吴指南不醉、不睡亦不盲之时,与李白沿湖而行,随走随歇,消磨白昼光阴,入夜则寻觅了能安顿骡马的民家求宿,至晓则纵意所如,行行复行行,说是观览山水,不如说各人满眼自寓心事;真个是漫无来处去处,仿佛此身之外,只余天地而已。他们的确见识了云梦七泽的浩渺广袤,可是吴指南始终感觉,仅仅相去咫尺的李白,却像一阵阵若有似无的袭人夜风,恰是越过了千里烟波,拂面而来——却又在转瞬之间,牵衣而去。 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