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蒙古与唐古特地区:1870-1873年中国高原纪行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作者: 俄尼?米?普尔热瓦尔斯基
出版日期: 2018-03-01
商品条码: 9787500872269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64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7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一个普尔热瓦尔斯基或者一个斯坦利就抵得上几十个学术机构和几百本好书。 ——契诃夫 他的考察活动的深度与广度,几乎无人能及。 ——李希霍芬 普尔热瓦尔斯基为识字的俄国人打开了通往中亚与西藏未知世界的阅读之门。 ——奥兰多?费吉斯,《娜塔莎之舞:俄罗斯文化史》 在近代西方对古老中国”探索与发现”的奇崛大剧中,普尔热瓦尔斯基是斯文赫定、斯坦因等人的先驱,传说与传奇都源于他把神秘的内陆中国呈现给了西方世界,而他的呈现是如此细致有趣,以至于今天的中国读者人可以从中受益。 ——罗新,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教授 探险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也可以说在世界上知名度优选的),当数俄国人普尔热瓦尔斯基,瑞典人斯文?赫定,英国人斯坦因。这就是中国西部探险目前的“三斯”。 ——杨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有名西域文化专家,探险家
内容简介
"1970年,科学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开启了第一次中国之行,此次考察历时三年,随后他将此次经历记录在这部书里,详细描述了自己的旅行经过,并公布了探险所获得的材料。这部书给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被译为欧洲多国文字,并且多次印刷出版。 普尔热瓦尔斯基的这次中国之行主要往返于两大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之间,他的行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北京西行穿越内蒙古高原到达阿拉善沙漠,然后原路返回北京,此次行程约三千七百公里。第二阶段,自北京重新回到阿拉善后,普尔热瓦尔斯基一行与一支唐古特人商队结伴来到西宁,随后抵达梦寐以求的青海湖,再经柴达木盆地向南登上藏北高原。这是欧洲人首次深入黄河和长江上游。 对于自己的首次中国之行,普尔热瓦尔斯基确定的任务是:“首先是对自然地理的考察,以及对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动物学研究;民族学的考察则尽可能地进行。”其实他的四次中国之行,都遵循了这样一个统一“体例”,而正是因为考察的“科学性”才使他扬名于世。普尔热瓦尔斯基的首次中国之行大致上重复了古伯察走过的道路,但显而易见的是,他的行程更富有科学成果,而这是建立在认真的勘测和记录的基础之上的。这次中国之行,普尔热瓦尔斯基收集鸟类二百多种,标本一千余件;各种哺乳动物四十余种,标本一百三十件;昆虫标本三千多件;植物五百多种,标本四千件。 普尔热瓦尔斯基的书对我们来说,不仅有趣,而且有益。这是我们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在当前中国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时,我们需要把握时代的律动,需要积累更多的“在地”知识,需要更多的与外部世界的沟通与交流,需要更加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 "
作者简介
尼?米?普尔热瓦尔斯基(1839-1888),俄国军官,地理学家,世界探险目前有名的科学探险家之一,一生曾有四次广义的中亚之旅,总行程超过3万公里,系近代欧洲深入藏北高原、进抵长江上游一人,在地理学及动植物学领域有多项重大发现,以其名字命名的动植物有数十种之多,包括普氏野马、普氏原羚、普氏□、掌叶橐吾等。除了这部根据首次中亚旅行写成的《蒙古与唐古特地区》,还留下《从斋桑经哈密去西藏》等一百一十多种著述,对后世影响深远,读者众多。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从恰克图至北京 / 1 第二章 蒙古人 / 33 第三章 蒙古高原东南边缘(一) / 69 第四章 蒙古高原东南边缘(二)/ 102 第五章 鄂尔多斯 / 132 第六章 阿拉善 / 160 第七章 重返张家口 / 186 第八章再次考察阿拉善 / 198 第九章甘肃省 / 222 第十章唐古特人 / 258 第十一章 青海湖和柴达木 / 268 第十二章 藏北高原 / 289 第十三章 青海湖和祁连山地的春天 / 324 第十四章 从阿拉善穿越戈壁腹地前往库伦/ 343
摘要
出发前夕―俄中两国间的邮政事务―从恰克图启程―库伦(乌尔嘎)一带的自然特征―库伦城概览―戈壁荒漠―戈壁的特征―荒漠中的动植物―察哈尔人的疆土―蒙古高原边缘的山脉―卡尔干(张家口)―贩运茶叶的商队―长城―初识中国人―抵达北京
1870年11月初,我和年轻旅伴米哈伊尔?佩利佐夫乘坐驿车,饱经颠簸,到达恰克图。这是我们在蒙古和相邻的亚洲内陆旅行的起点。初次来到恰克图,便有一种置身异域之感。穿街过市的驼队,颧骨突起、晒得黝黑的蒙古人的脸庞,男人们拖在脑后的长辫子,还有怪腔怪调、不可理喻的陌生语言……所有这些全都预示着,我们即将远离故土,与我们珍爱的一切久别。很难摆脱这种凄恻的念头,但这也是我青春年少时的梦想。随着行期的临近,期待的愉悦渐渐化解了心头的忧郁。
对于此次漫长旅程中可能遭遇的情况,我们一无所知,故而决定先去北京,等中国政府签发了通行护照之后,再向天朝帝国封闭而神秘的疆域进发。向我们提出建议的是时任俄国驻中国公使弗兰格里将军,他始终对我们关怀备至,考察的全部成果与他密不可分。后来,我们刚一走出北京地界,即刻感受到中国外交部直接签发的护照比恰克图边防长官的通行证管用得多。每到一处,这种护照都让我们在当地居民眼中身价倍增,在中国境内旅行,这一点非常重要,坦率地说,甚至在中国以外也有用处。
欧洲人从恰克图到北京有两种交通方式:要么搭乘邮驿马车,要么和蒙古驼队的主人谈妥,骑骆驼穿越大戈壁。
俄中两国经由蒙古的邮政往来是由《天津条约》(1858年)和《北京条约》(1860年)确定的。根据这两项条约,俄国政府有权自行组织传送从恰克图到北京和天津的紧急邮件,轻重大小一概不论。邮件先由蒙古人运送到卡尔干,接下来的事务交给中国汉人来完成。俄国在四个城市设立了邮政站点:乌尔嘎、张家口、北京、天津。每一处的长官都是俄罗斯人,不但负责内部管理,而且监督邮件的运送。从恰克图至天津,小型邮包的传送每个月有三趟,用马匹驮运,每趟单程只需两个星期;大型邮包的传送,每月只有一趟,用骆驼驮运,同时须由两名事先在恰克图全副武装的哥萨克押运,二十到二十四天可抵达目的地。经蒙古运送的邮包价值约为17000卢布,沿途四个站点收取的费用不超过3000卢布。
此外,中国政府有责任满足俄国驻北京传教使团及外交使节的需求,每三个月承担一次恰克图至北京大型邮包的往返费用,每次重量不超过80普特(1310公斤)。
俄国政府和驻北京使馆之间的紧要公文,由俄国公务人员充任信使进行传送。信使出发之前,俄中双方将预先得到通知,中国和蒙古之间所有驿站上须备好车马。俄国信使由中国政府提供双轮马车。遇有紧急情况,这种马车可在9到10昼夜内行驶1500俄里(1600公里),完成从恰克图至北京的行程,俄方无须给付这类急件的运输费用。不过,信使每到一站,都会按照惯例,象征性地给上三个银卢布的小费。 从蒙古前往中国还有另一种选择:在恰克图找个过路的商队,租用他们的骆驼,由蒙古人带领穿越戈壁荒漠,抵达目的地。所有俄国商人,无论去中国还是从中国返回,都采用这种方式。旅行者通常搭乘中国的双轮驿车,车身像四方的匣子,封闭得严实,只在最前端设置一扇出入的小门。车身内部狭窄,人只能蜷缩成一团躺在里面。车轮行进中随便碰上一块石子或一个小坑,整个车身都会剧烈震荡,乘客免不了一番颠簸。不难想象,马车全速奔跑会是什么滋味。
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