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长津湖

长津湖

  • 字数: 46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作者: 王筠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53022187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2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在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长篇小说《长津湖》不仅仅是对一场战争的记忆,更是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回应。

——李敬泽

《长津湖》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战争史诗,是一部直击人们心灵深处的悲壮颂歌,是一部中国人寻找精神原点重构精神信仰的文学力作。

——朱向前

《长津湖》以写实的态度和遒劲的笔力,通过全景式的壮阔描绘,告诉我们真实而惨烈的长津湖之战,告诉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出国之战付出了怎样的巨大牺牲,并且怎样在尸山血海的战争中张扬起真正的英雄主义精神。当这一切穿越时空而来时,仍令今天的我们为之感到强烈的伤痛与震撼。

——汪守德

国家民族若没有信仰,青年人若没有传承,是不能长久的,我希望读者能从《长津湖》这本书里获得情感滋养,从并不遥远的历史中寻找到信仰之源。

——王树增

作家王筠站在军人的立场上,营造浓厚的战争文化语境;站在文学的立场上,构建战争叙事新的美学范式;站在人类的立场上,用生命的交响呼唤和平。

——徐贵祥

王筠的《长津湖》及其抗美援朝战争长篇小说系列,成为继魏巍《东方》之后,全景式、多层次艺术性重现抗美援朝战争雄奇史诗的重要文学收获。

——柳建伟
内容简介
信仰犹如一盏指路的明灯,照耀着我们的归乡之路。1950年深冬,在严酷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将美军分割包围于长津湖地区,歼敌13000余人,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一举扭转战局,为之后到来的朝鲜战争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的基础。这场装备对比悬殊的战役,俨然已经超出了常规战争的范畴,更像是一场意志力的殊死较量。狭路相逢勇者胜!中国军人衣着单薄,装备简陋,饥肠辘辘,却冒着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勇往直前,奋勇冲锋,在寒冷的阵地上凝固成庄严的雕像……在作家王筠的笔下,一个个鲜活的志愿军战士从冰天雪地中重新回到我们面前,他们有血有肉、有悲有喜,他们的故事催人泪下、感人肺腑,他们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铸造我们民族站起来的灵魂!
作者简介
王筠,祖籍安徽灵璧,生于安徽宿县(今宿州市),客居山东青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迄今有长篇小说5部,长篇纪实报告文学2部,中短篇小说30余篇400余万字。抗美援朝战争长篇小说《长津湖》曾获“五个一工程”奖、原济南军区大型文学创作特别奖、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湖南出版政府奖特别奖等奖项。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摘要
     第一章 1 车到天津,吴铁锤八百人的前卫营才真正搞清了自己的去向。他们这个部队不是要去东南方向的沿海打台湾,而是要去东北方向的朝鲜跟美国鬼子作战。 火车经过了又一个整夜的行驶之后,在天明时分开进天津车站。这个普普通通的早晨在吴铁锤以后的日子里将会有着挥之不去的印痕。 机车喷吐着浓浓的蒸汽,慢慢停靠在站台上。部队需要吃饭,车头需要加水加煤,所以按计划停车时间会相对长一点。 当这列长长的闷罐子军列伴随着咣当咣当的节奏驶进车站之后,冷清而又寂静的站台上顿时热闹起来。大喇叭开始播放雄壮的乐曲,播音员声音洪亮慷慨激昂,远远近近的几台锣鼓骤然而起,一片一片的口号声猛然间此起彼伏。车上的人都被吵醒了,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纷纷打开窗户,奔向车门。 满眼一片标语的海洋。 车站两面的墙上,站牌上,电灯杆子上,配电箱、工具房的屋顶上,到处都是红红绿绿的标语。从昏昏沉沉的夜晚咣当过来,许多人还是睡眼蒙陇,当他们揉了揉眼睛后,才看清上面写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号召,支援朝鲜人民正义斗争”“打败美帝国主义及其一切反动派”“向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学习致敬”一类的字眼。喇叭里播放着的是中央各民主党派告全国同胞的宣言,铿锵有力的声音正声讨着美帝国主义的滔天罪行,拥护中共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决定。 所有的人都惊住了。神神秘秘那么些日子,原来是要他们开拔到朝鲜去,他们成了“志愿军”,要去打从未见过面的美国人。 吴铁锤正躺在铺板上睡大觉。外面的喧嚣和部队的惊嚷有一会儿影响了他的睡眠,当他搞清了事情的原委后,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惊奇。吴铁锤没有起来,只是翻了个身,继续睡他的大觉。 “营长,营长!” 通信员李大个肩膀上扛着中正式步枪,一边喊着,一边从敞开的车门爬上来,连滚带爬地来到吴铁锤旁边,动作相当麻利。 吴铁锤装作听不见。李大个喊了几声看没有动静,只好用手来推吴铁锤的肩膀。这一推,把吴铁锤惹火了。 “穷叫唤什么穷叫唤?” 吴铁锤翻身起来,一只手撑着闷罐子车厢的铺板,眼睛瞪得溜圆:“狗跳墙了?火上房了?还是谁家祖坟被挖了?” 李大个并不害怕,小眼睛眨巴着:“比这个要得!你晓得我们往哪开吗?格老子,朝鲜!” 吴铁锤摆了摆手:“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不就是朝鲜吗?我到现在还没有去过一个外国,正好去看看。” 李大个的眼睛瞪圆了:“抗美援朝,打美国佬龟儿子!” 吴铁锤不想跟他纠缠,朝车厢里面扬了扬下巴,哈欠连天地说:“还用你龟儿子告诉我?我和教导员早就猜到了。” 李大个顺着吴铁锤扬起的下巴看过去,见教导员欧阳云逸此刻正倚在车厢上,神情专注地用一方手绢擦拭着自己的近视眼镜,秀气的脸庞上是一副不动声色的神态。 吴铁锤还想要继续睡自己的大觉,同车厢的人却都呼呼啦啦爬了回来。白白净净的司号员陈阿毛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回到车厢的角落里以后就把一个方方正正的紫黑色的木头匣子抱在了怀里。小个子机炮连曹连长摩擦着两手,显得有些激动,说了好几个“好”,说这回去朝鲜打美国鬼子,不仅可以给朝鲜人民出口气,打败美帝野心狼图谋中国的狼子野心,也能趁机搞点美国武器回来,毕竟占他们机炮连绝大多数的日式装备比起美国货来还是要逊色不少。 大个子机枪班班长孙友壮粗壮的胳膊挥来挥去的,大嗓门喊出的浓厚沂蒙山乡音在闷罐子车厢中回荡: “俺的娘!这下可好,去朝鲜,打美国鬼子!俺说怎么觉着这两天俺这个左眼皮光跳呢,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原来要发美国财呢!” 欧阳云逸皱了皱眉头:“发什么财发财?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国际主义义务,你以为是去捡洋落吗?” 孙友壮嘿嘿地笑了:“当然首先要完成国际主义义务,不过俺寻思着俺们连长说得也有道理,跟美国鬼子干一仗,肯定能改善改善装备。” 小个子曹连长看了看欧阳云逸的脸色,没有接孙友壮的话茬。 陈阿毛抱着怀里的木头匣子说:“这一回打美国鬼子,营长你这个传家宝要有用武之地了。” 吴铁锤晃了晃脑袋:“那还用说!我这个宝贝,小日本听过,国民党听过,这回让美国佬也听听。一句话,够他喝一壶的。” 老王头王三刚去敞篷车厢看了看他的高大骡子“大清花”以及其他的十几匹骡马,回来后就蹲在车厢门口吧嗒着长长的旱烟袋,饱经沧桑的黝黑的脸庞上毫无表情。 营部粮秣员吴一六在车厢里走来走去,在突然而至的重大事件之前显得有些六神无主。 “有点紧张,”他看看吴铁锤,又看看欧阳云逸说,“有点紧张,我一点准备也没有。”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