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好性格是管教出来的

好性格是管教出来的

  • 字数: 12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作者: (日)榎本博明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50575293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孩子的性格决定了孩子人生的发展和高度!教父母把握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 好性格带来好人生,好品格带来好成绩,性格比能力更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心理学博士暖心传授育儿方法,帮助家长指导孩子提高忍耐力,加强孩子的情绪自控,提高孩子的心理韧性。塑造出有自信、高情商、有同理心、有责任心的优秀少年! 【2】带领家长科学地认识性格养成诀窍!让孩子们在人生赛场上拔得头筹! 面对孩子成长中存在的多种性格问题,在书中一阵见血的为广大父母剖析了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和决定性问题。五大章节,从发现性格问题出发,还原孩子性格养成的全过程,贴身指导每一位家长。从孩童时期抓起,塑造良好的性格,成就一个美好的未来!"
内容简介
孩童时期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发展、大脑发育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就对于儿童早期发展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学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未来人生。”而且研究结果发现,比起提高与智力有关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孩子的忍耐力、情绪控制力、同理心等非认知能力。本书通过真实案例,强调家长应更加重视孩童时期的性格培养,帮助孩子提升非认知能力。
作者简介
榎木博明,心理学博士。1955年出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教育心理学科。曾于东京市场调查科就职,之后在东京都立大学大学院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时中途退学。之后又先后担任川村短期大学讲师、加利福尼亚大学特邀研究员、大阪大学大学院副教授等工作。现在担任MP人类科学研究所代表。著有《“自上而下的视线”的构造》《轻薄而又自信的人》《年过五十的空虚感的心理学》等诸多作品。
目录
第1章 诸多问题多源自孩童时期
1.受不了批评指贵的年轻人
2心理承受力越来越差的学生
3.过度害怕失败的年轻人
4.过度保护孩子的大人们
5.追求“性价比”,无法好好守在孩子身边的父母
6.心理韧性越来越差的年轻人
7.年轻人出现的诸多问题多自其孩童时期
8.忍耐力差的孩子们
9小学生暴力事件超过高中生
10自控能力不强的孩子
11.不再教孩子学会忍耐的教育
12.反思夸奖式教育
第2章 人们对早期教育的错误认知
1.媒体上大力宣传的早期教育
2.早期教育真的有效果吗?
3.比尽早让孩子开始学习还要重要的事
4.“至少先学会英语口语”思想的危险性
5.英语好的孩子头脑聪明吗?
6.和父亲玩耍的收获
7.在玩耍中掌握社交方法
8.在玩耍中培养孩子的非认知能力
9.在人工智能时代,想象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10.世界上千奇万妙之事尽在日常生活及大自然中
11.习能力强的孩子的父母有共同点
第3章 人们对早期教育的错误认知
1.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发现的幼儿教育的效果
2.幼儿教育在孩子长大后表现出哪些效果
3.为什么IQ相同,学业成绩却不同
4.IQ再高,EQ不高,步入社会也很难成功
5.学习、工作的动力也由EQ决定
6.不是不让孩子经历逆境,而是让孩子不向逆境妥协
7.韧性--不屈服于逆境的决心
8.不受情绪影响做出认知反应
9.社会性技能可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10.不会控制怒火会吃亏
11.消极情绪的有益之处
12.缺乏自信与改善自我的关系
13.无法忽视的不安心理的作用
14.过度积极是非常危险的
第4章 构建孩童时期好性格的基础
1.父母静下心来与孩子相处的重要性
2.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3.在相处中培育孩子不怕失败敢于挑战的心理
4.在相处中培育孩子百折不挠的心理
5.运用正确的夸奖方式
6.在相处中培育孩子的同理心
7.同理心可以提高孩子的情绪控制力
8.让孩子尽情与朋友玩耍的重要性
9.在孩童时期提升韧性是极为重要的任务
10.培养自尊心
11.给孩子增加适当的负担,培养其自我效能感
12.最重要的是家长应提高自己的非认知能力
13.注意时常自省
第5章 构建孩童时期好性格的基础
1.从阅读看习惯养成的威力
2.近代有名哲学家也提到了习惯养成
3.在日本不能培育孩子韧性的现状
4.“承认自己现状”的错误认知
5.与其“不伤害孩子”,不如“锻炼孩子使其不轻易受伤害”
6.不伤害孩子的育儿方式的错误认识
7.对孩子进行严格管教以促进孩子习惯的养成
8.不批评孩子是绝对不行的
9.父母拿出气势教导,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
10.批评将帮助孩子培养出不易受伤的强大心灵
11.比起批评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背后的良苦用心
12.最后一点:充分相信与默默关怀
结语 希望您能获得培养优秀孩子的启发
摘要
     1.受不了批评指责的年轻人 直到现在,我已经跟学生打了将近40年的交道,感触最深的就是如今的很多年轻人心灵都很脆弱,容易受刺激。他们往往会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导致心灵受伤,意志消沉,或者心生叛逆,容易感情用事。 我在与企业经营者或管理人员交流时,他们提到最多的就是近来青年职员越来越难相处的问题。 他们说:“现在的年轻人,稍微提醒一下、批评两句,他们就会情绪低落、无心工作。有的则会板起脸来与你辩解,更有甚者从第二天起就直接休班,或是倒打一耙,吵嚷着‘说这话也太过分了吧!’‘这简直是职权骚扰!’。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事情就变得特别麻烦,所以对于年轻人都不敢轻易地劝告和提醒了。” 反观年轻人所怀疑的上司“职权骚扰”的情况,其实上司并没有说什么独断专横的话。大多是些换作以前的话无所谓的轻微斥责,不少经营者和管理人员也都奇怪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会如此蛮不讲理,感情用事。 在我们以20~50岁的公司职员为调查对象、共计700人(20~50岁分4个区间,每个区间175人,男女各350人)的调查中也发现,年轻的一代心灵脆弱现象显著。 其中在自由记述一栏里,来自管理层的不满的呼声非常高。因为每次提醒下属或给下属建议的时候,对方都会表露出自我被否定般失落的神色,因而指导往往很难进行下去。有时在给下属建议的时候,下属会不自觉地意志消沉而不去上班,这就使得管理人员在与下属的相处中不得不小心翼翼。 另外,还有一些年轻下属的记述。他们写道:一被上司叫到办公室就心跳加速,浑身紧张,受到上司批评还会因此而受到打击,有时甚至不能来上班。 从调查中还可以看出,有超过两成的人认为,年长的人给自己提建议有时会让自己感到烦闷,而这种想法在20多岁的年轻人中占了近三成。 “一旦被别人批评指责,无论批评得是对还是错,都会感到怒不可遏。”这种想法在20多岁的年轻人中尤为突出,占了45%。 心灵如此脆弱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别说挨批评了,被提醒几句或给个建议都会垂头丧气或心生逆反,这种风气愈演愈烈,以至于甚至出现了培训如何对待新员工的公司。 据《日经商务周刊》调查,有67.8%的人从来没有过严厉地批评新员工的经验。因而如今的年轻人极其经受不起他人的否定。为应对年轻人抗击打能力弱的现状,有必要对上司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改进与下属的相处方式,柔性对待新员工。(《日经商务周刊》2015年4月6日刊) 年轻人的抗击打能力,已经到了不得不小心对待的地步了。这真的好吗?这样脆弱的心灵,如何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啊?! 学生在学校里基本不会被批评,但是走上社会总会被批评的。对此,《朝日新闻》在2018年3月31日的晚报里介绍道,开始有大学在学生毕业前开设“批评教育”课程。 “如何接受批评”的能力,作为刚踏入社会的新人的一个推荐能力,受到广泛关注。“批评教育”课程的目的,是在四月入职之前,让大学生参加批评教育的课程,并完成相应课题,让他们不会因为上司、前辈的话感到心烦或辞掉工作,而是要着眼于如何处理对方指出的问题,促进自身的成长。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