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伴你走过人间路

伴你走过人间路

  • 字数: 26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作者: 杨恒均
  • 出版日期: 2014-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531979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86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是杨恒均上千万字写作中,最特别的部分,也将是专享的。
    话题涉及两个最动人的字:爱与死。爱有多深,死就有多孤独与恐惧。从来如此。
    爱别离苦,是人生的至极之谈。
    这也是一部记录杨恒均家族历史的书,一部记录个人精神成长的书。

内容简介
《伴你走过人间路》是杨恒均上千万字写作中,最特别的部分,也将是专享的。话题涉及两个最动人的字:爱与死。
在2006年获知母亲得白血病之后,杨恒均决定辞去工作,陪伴母亲走过最后一程人间路。本书的第一部分,就写于母亲的病榻前,回忆父母的过往,探寻生命与死亡的意义。第二部分,则主要围绕父亲及在更广阔的社会层面思考人生的意义,时间大约止于2013年初父亲去世后。
《伴你走过人间路》也是一部记录杨恒均家族历史的书,一部记录个人精神成长的书。
这本书,哀动于衷,情溢于文,读者无不为之潸然泪下。它最终无法给出死亡的真相,只为用生命温暖生命,相爱彼此珍惜彼此。
作者简介
杨恒均,1965年生于湖北省随州市,复旦大学法学学士,澳大利亚新兰威尔士大学文学硕士,悉尼科技大学博士。曾在中国大陆、香港、美国和澳洲政府部门、智库工作。有名时事评论家,网络博客作家与学者。著有《家国天下》《黑眼睛看世界》以及致命系列三部曲,包括《致命弱点》《致命武器》和《致命追杀》。关心社会,在腾讯、搜狐、凤凰、新浪等拥有数百万粉丝,绰号“民主小贩”,文章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目录
代序|母亲的剪报

上编|伴你走过人间路
家庭相册|我与我的父亲母亲
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
母亲说,要分手的时候总是要分手的
儿子问我,你妈妈会死吗?
生与死的第一堂课:产房
世上最悲伤的那个人
父与子:过去与未来
为了忘却的回忆
结婚后才开始的恋爱
那只属于我的微笑
在我出生的医院,我陪伴着母亲
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美丽的白血病
母亲的护身符
生与死的第二堂课:门前的坟场和床头的棺材
外婆的大鬼小鬼和“老鬼”
通向天堂的入口在哪里?
在天堂门外与上帝的对话
生与死的第三堂课:被死亡吓得半死
父母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儿子铁蛋的方法
感悟死亡的意义和真谛
死亡之前,好好活着!
飞越老人院
当我离开时请你紧紧握住我的手
你那里下雪了吗?
我带父母去吃肯德基
过年?守岁
母亲是盏灯,照亮我前行的路
附 悼念母亲(杨瑜)
家庭相册|我行我思我写

下编|爱在人间
春节,一个悲伤的节日
不愿忘记,不敢想起
母亲们,你们在哪里?
老爸,祝您生日快乐!
每天都是父亲节
父亲的眼泪
我的老师李广学
这个春节里最有爱的一天
母亲节写给母亲们的一封信
今天心里很难过
清明印象:这里,我们曾经来过
我该如何向儿子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
带你参观我的地震受难者纪念馆
本次列车终点站:奥斯维辛
有所敬畏,才能无畏
博客里的守望者
三八节:写给女孩男孩、女人男人的信
在母亲与正义之间,你如何选择?
乔布斯留给我们的有关死亡的遗产
生日感怀:后悔做过以及后悔没有做的那些事儿
信仰不是用来救国,而是用来救人的
人生十论之“救国救人”
人生十论之上编
“养儿防老,还是养国家防老?”
“老杨头”的非正常生活
父亲的高考,我的梦
悼念父亲
启蒙者――父亲杨新亚
黑眼睛看世界:先做人,再做事
后记(曲阳竹子)
摘要
    一个多月我都没有能够回国,主要是等母亲的第二次、第三次检验结果。国内的医生说,等一个半月后,再抽一次骨髓,看一看白血球和癌细胞升降情况,从间隔时间和升降速度就可以判断病情发展趋势,从这一发展趋势又可以推测母亲还有多少时间,是否需要冒险做化疗等等……医生向姐姐和哥哥建议,我现在回去也没有多少作用,不如留在澳洲,必要的时候把两次检查结果拿给那位已经成为我朋友的澳洲专家,用澳洲的医学标准判断一下。
     那一个月让我知道什么叫度日如年。我只能靠电话和母亲保持联系,可又无法说尽心里的话。据哥哥、姐姐说,母亲对自己的病虽然知道一些,但可能仍然不知道最坏的结果。母亲这些天也不再追问自己的病,也安静了很多,只是经常一个人陷入沉思,让哥哥、姐姐看着心里难过。
     我有几次想谈母亲的病,并试着安慰她。可是不知道是母亲天生乐观,还是本能的抵抗心理,又或者是她在为我着想,总之,我开口还没有说上两句,母亲竟然反过来开始安慰我,又很快把话题转移到我的家庭上。
     说来说去,母亲最担心的还是儿女。她说我的儿子们还小,我不能说回去就回去,更不要一冲动就辞掉工作。她说,如果我真孝顺,就好好陪伴她的两个孙子长大。她又反复告诫,要教他们学好中文。她说在广州家里的床底下,她保存了一套共25本的《中国十大名著》,她希望两个孙子长大后能够看得懂……
     母亲的话让我不知道说什么。
     这些日子,我常常陷入迷惘之中,有时觉得母亲得了绝症这件事只是某个医生的误诊,又或者是一场梦。有好几个早上,我从深深的悲伤中惊醒,睁开眼,使劲掐一下自己,觉得好像刚刚做了一场噩梦,于是我冲出卧室,想尽快让自己从噩梦中回到现实――直到看见桌子上铺满的白血病资料和母亲的化验单才意识到,原来现实正是一场无法醒来的噩梦……
     8月底复查的结果表明,母亲血液中的癌细胞在继续升高,糖尿病也在恶化,无法使用消炎药,使用几个中医药方也没有什么显著疗效,保守疗法已经束手无策。
     我再次来到澳洲白血病专家的家里,给他看了近期新的化验数据。我说我马上回去,问他有没有国外的新药可以带回去。他说那只是辅助治疗,或者减轻痛苦的,按照澳洲规定,他不能给我开这些药。不过,他写下了药的名字,让我到香港和北京了解一下是否可以买到。他又谈到,慢性的白血病可以用一些药物抑制,但母亲生的这种白血病只能使用化疗。就她的身体和年岁来说,不做化疗大概半年左右,做了化疗可能多活一段时间,也可能经受不了两个月残酷的化疗……
     这样说我回去也只能陪着母亲等死?我们根本没有胜算?我回去能帮上什么忙,有什么意义?我对已经成为我朋友的澳洲专家大声喊道。
     他微微摇了摇头,示意我冷静,然后盯着我说,不,我可没有说你回去没有什么意义,你可以和你母亲一起去面对白血病和死亡。
     面对死亡?我抗辩道,不,我要战胜死亡。
     战胜死亡?他好像没有听L董,细细品味了这几个字,随即肯定地点了点头:是的,杨先生,你可以回去和你母亲一起去战胜死亡!我绝对相信你有这个能力,没有人比你更适合这个任务。
     这次我反而怔住了。
     这位英格兰裔的血液病专家凝视了我一会,叹了口气,幽幽地说: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却并不是无法战胜的!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能够和你母亲一起战胜死亡的话,肯定非你莫属。杨先生,我为你母亲祈祷,祝你一路顺风,也祝你母亲一路顺风……
     专家的话让我觉得莫名其妙,听他的口气,我母亲的病很难痊愈,最终的死亡无法避免。可是,他却一本正经地相信我可以和母亲一起战胜死亡,我能不糊涂嘛。 不过,我并没有时间去深究。离开专家的家时,我知道自己留在澳洲的任务已经完成,我要立即飞回母亲的身边。当我决定了飞回母亲身边时,有那么一瞬间,我突然感觉到,只要有我在母亲身边,没有什么是我们克服不了的,癌魔和死亡也会知难而退。P23-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