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从原理到实践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从原理到实践

  • 字数: 2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12143399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结合2005年以来全球碳市场的实践经验,从原理、碳市场历史、试点实践、全国碳市场制度等角度向读者进行介绍,并从各级政府、重点排放企业、第三方机构等不同相关方的角度提出了参与碳市场的建议,能够帮助零基础的读者全面、系统、深入地认识碳市场。
内容简介
碳排放权交易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政策,未来碳市场的年交易额有望达到万亿元。本书结合2005年以来全球碳市场的实践经验,从原理、碳市场历史、试点实践、全国碳市场制度等角度向读者进行介绍,并从各级政府、重点排放企业、第三方机构等不同相关方的角度提出了参与碳市场的建议,能够帮助零基础的读者全面、系统、深入地认识碳市场。
作者简介
唐人虎博士: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青年千人计划”评审专家、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气候变化及能源项目中国首席顾问等职位,是中国最早一批投身低碳事业的开拓者之一。陈志斌: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专家库成员。参与全国碳市场、地方碳交易市场体系设计、建设和管理项目,并为国内外大型能源工业集团提供碳管理、碳交易、碳金融等领域的咨询服务。
目录
第1章 碳市场建设背景
1.1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
1.1.1 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危害
1.1.2 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1.2 碳排放权交易:以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
1.2.1 碳市场“奖优淘劣”,创新发展路径
1.2.2 碳市场已成为全球主要减排政策工具
1.2.3 国际碳市场实践
1.3 中国碳市场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作用
第2章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基本知识及运作方式
2.1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基本原理
2.1.1 基于总量控制交易机制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2.1.2 基于基线信用机制的减排量交易体系
2.1.3 两种交易体系的关系
2.2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核心要素
2.2.1 覆盖范围
2.2.2 配额总量
2.2.3 配额分配
2.2.4 排放监测、报送与核查
2.2.5 履约考核
2.2.6 抵消机制
2.2.7 交易机制
2.2.8 市场监管
2.2.9 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
2.3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支撑系统
2.3.1 碳配额注册登记系统
2.3.2 碳排放数据报送系统
2.3.3 交易系统和结算系统
第3章 中国碳市场发展现状和制度设计
3.1 清洁发展机制为国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奠定基础
3.2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提供实践经验
3.2.1 试点建设运行基本情况
3.2.2 自愿减排市场交易情况
3.2.3 试点碳市场减排成效
3.2.4 试点建设经验
3.3 全国碳市场核心要素设计
3.3.1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体系
3.3.2 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
3.3.3 全国碳市场配额总量的制定
3.3.4 全国碳市场配额分配方法及流程
3.3.5 全国碳市场MRV制度
3.3.6 全国碳市场履约制度
3.3.7 全国碳市场抵消机制
3.3.8 全国碳市场交易结算制度
3.4 全国碳市场首年运行情况
3.5 碳普惠机制推动全民积极参与碳市场
3.6 全国碳市场运行面临的挑战
第4章 各级政府参与全国碳市场的步骤和措施
4.1 中央与地方的责任分工
4.2 地方主管部门参与碳市场建设重点任务
4.2.1 建立工作机制
4.2.2 组织排放数据报告与核查
4.2.3 做好重点排放单位名单管理
4.2.4 做好配额年度分配与调整
4.2.5 做好企业履约管理
4.2.6 建立市场监管机制
4.2.7 建立健全评估机制
4.3 落实碳市场保障措施
4.3.1 领导高度重视
4.3.2 加大资金支持
4.3.3 强化能力建设
4.3.4 积极宣传引导
第5章 重点排放单位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实操指南
5.1 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