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盆景美学与创作技法

盆景美学与创作技法

  • 字数: 569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 作者: 薛以平
  • 出版日期: 2022-09-01
  • 商品条码: 978752191708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传统儒、道、禅等美学思想为理论基础,以盆景美学命题的形式,以内在相连的逻辑结构,试图构建盆景美学的基本架构。其中阐发的部分盆景美学命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或者新意,如“盆景的空寂之美”“盆景的禅意及禅意表现”“‘比德’的美学意蕴及在盆景艺术上的应用”“禅宗自然的心相化及于盆景艺术之意义”“般若观照与盆景艺术的审美体验”“盆景美的阐释”等,这些盆景美学命题,不仅涉及盆景美学认识论、审美方法论、审美创造论,而且涉及盆景美的本质、盆景美的鉴赏等一系列盆景美学问题。本书对这些以前未曾或者说很少从理论层面论及的盆景美学问题都进行了系统阐发。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上篇 盆景美学的理论基础
01 儒家及《易传》主要美学思想及对盆景美学的贡献
第一节 儒家美学主要内容特征及对盆景美学的贡献
第二节 《易传》的美学思想及对盆景美学的贡献
02 道家及魏晋玄学的美学思想及对盆景美学的贡献
第一节 道家美学思想及对盆景美学的贡献
第二节 魏晋玄学的美学思想及对盆景美学的主要贡献
03 禅 宗美学思想及与盆景艺术的渊源
第一节 禅宗思想对盆景美学的主要贡献
第二节 禅宗与盆景艺术的渊源
04 儒、道、禅的互渗融合及禅对儒、道的回归
中篇 盆景美学命题各论
01 盆景漫谈
02 盆景艺术之道
03 论盆景艺术的创作境界
04 古典哲学(美学)思想在盆景艺术创作中的运用综述
05 “妙造自然”是盆景艺术优选境界
06 观物取象——盆景艺术创作灵感的源泉
07 传统形神论与盆景形神表现
08 “比德”的美学意蕴及其在盆景艺术上的应用
09 多干盆景“中和美”的艺术表现(以多干罗汉松盆景改作为例)
10 盆景的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11 禅宗“自然的心相化”于盆景艺术之意义
12 以悟为则——盆景艺术创作及鉴赏的直觉体悟
13 盆景的禅意及禅意表现
14 盆景的空寂之美
15 反常合道无理而妙——“奇趣”盆景的表现特征及创作途径
16 树木盆景的线条与空间
17 盆景的线条美(以黑松为例)
18 盆景的肌理美探究及应用(以黑松为例)
19 “线”在盆景定向培养和创作中的实践应用(以黑松盆景为例)
20 盆景意境审美体系构成与创构途径
21 般若观照与盆景艺术的审美体验
22 文人树审美的超越性
23 共性之韵个性之美——树木盆景审美特征与艺术鉴赏(以黑松盆景为例)
24 盆景美的阐释
下篇 现代盆景创作技法实践应用
01 树木盆景嫁接法
02 盆景骨架过渡快速培养技法(以松树为例)
03 粗干拿弯技法
04 松树断面雕刻技法
05 盆景开坯技法
06 定向培养技法(以黑松为例)
07 循环培养技法(以罗汉松为例)
08 松树短针法及管理
09 个性化黑松盆景初创作——黑松盆景线条美、空间美及其组合美探索尝试
赏析 作者部分作品
美学理论指导下培养的具有潜在艺术价值的部分盆景素材展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