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减压脑科学

减压脑科学

  • 字数: 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作者: (日)有田秀穗
  • 出版日期: 2021-09-01
  • 商品条码: 978751251345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3个月甩掉压力性肥胖、失眠、焦躁的简明科学【2】“樊登读书”破700万次播放【3】号称“日本减压第一书”,上市后狂销超20万册【4】日本连续畅销10周年,超乎想象的简单有效【5】科学抗压新理念,每天仅需5分钟,消除慢性压力【6】日本东京大学、筑波大学名誉教授有田秀穗知名作品
内容简介
失眠、肥胖、脱发、焦虑、拖延、易怒……这些压力症状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一次性摆脱这些难缠的问题呢?研究表明,人脑本具强大的压力调节功能,特别是血清素的分泌,可极大地消解压力。然而,因为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作息的不规律等,这种压力调节功能被严重削弱了。结果,人才在压力面前变得不堪一击。其实,只要重启压力调节机能,就能从根本上改善压力症状。只要每天5分钟,3个月之内就能实现。现在就一起跟随本书,走上这段愉快的减压之旅吧!
作者简介
有田秀穗,东邦大学医学部综合生理学教授,医学博士,日本5-羟色胺研究中心代表。 1948年出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医学部。在东海大学从事临床医学,在筑波大学从事脑神经系的基础研究。期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留学。著有《5-羟色胺缺乏性脑病》《给大脑减压的技术》等著作。在东京开设了激活大脑5-羟色胺物质的讲座和实践操作课堂。
目录
第一章压力源自于“大脑”的感觉
学会向压力“认输”/003
不一样的压力体验——海底300米/006
选择等待死亡的实验老鼠/008
“路径”不同的心理压力和身体压力/010
动物也有“忧郁”的一面/017
何谓人的两座压力大山/019
晚上为什么比早上更容易让人失控/022
选择适合自己的对抗压力的“武器”/024
发达的“脑”成了压力的开始/027
第二章“三大脑”决定了人生的质量
人脑有两处“心”/033
人失去前运动区会变成什么样/036
人天生具有的读心术/039
“游戏脑”背了“坏蛋”的锅/042
没有忍耐心的孩子和大人终究不是一回事/045
拥有“同感脑”才会理解对方/049
“三大脑”构成了人脑/050
操纵快感的“学习脑”/053
危机管理中心“工作脑”/056
脑的指挥者“同感脑”/059
人类三大压力和“三大脑”息息相关/061
第三章血清素锻炼每天5分钟
启动大脑需冷静的清醒/065
血清素能神经的“五大功能”/069
压力和血清素能神经的矛盾关系/074
血清素不足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078
改变遗传因子方法之“锻炼血清素能神经”/082
最初的“3个月”至关重要/087
冬季抑郁症的治疗法/086
何谓规律的生活/089
可治疗失眠症的血清素/091
将韵律运动习惯化/094
怎样优选化韵律运动的效果/098
血清素能神经发达的“能人”/104
第四章哭泣为什么能让人放松
眼泪可以解压/109
人类的三种泪/111
“动情之泪”的切换效果/114
流泪解压的原理/118
只会增压的“演员的眼泪”/121
眼泪比笑容更解压/124
感动的眼泪是成人的眼泪/126
成人流泪要分场合/129
学会享受周末哭泣/131
女人为什么比男人更容易流眼泪/134
与同感的人一起,哭泣的效果加倍/136
第五章同感脑就是优选的良药
拥有梦想,很有必要/141
“报酬”是什么/143
和人多接触,能治疗精神疾病/147
“3岁看老”同样适用于脑的成长/149
妈妈也会受到“母子分离”的压力/151
炙手可热的“IT业”和“看护业”/154
大脑的三种治愈方法/156
三种治愈方法能治愈人的三大压力/160
释迦牟尼主张“慈悲”/161
治愈别人的同时治愈自己/163
摘要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感受到各种压力。也就是说,人只要活着,就肯定会感受到压力。 无论是学生、老人,还是上班族、家庭主妇和自由职业者等,都会在生活中感受到压力,无一例外,只是压力大小不同而已。 而一说到压力,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工作压力、人际关系中的不愉快等,这些都是精神上的东西。其实,热和冷、痛和痒、空腹和口渴、睡眠不足和疲劳等,这些也都是压力。我们只是习惯性地把其中有关身心的不快认定为压力。 其实,除去工作繁忙的人和有烦恼的人,那些看起来很悠闲的人,以及过着人人都羡慕的生活的人,只要他活着,肯定都会感受到某种压力的。 那我们应该怎样去应对压力呢?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这个问题的人。他以生为“苦”,大彻大悟。 如果按照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苦”解释为“痛苦”,会让人感觉人生只有痛苦,而容易产生厌世的负面情绪。如果把“苦”解释为“压力”,那就能更好地理解了。 释迦牟尼在出家后进行了各种苦行的修炼,直到6年后,他意识到苦行并不能拯救人,才停止了修炼,而在菩提树下寂静坐禅,有了新的领悟。 可是,释迦牟尼为什么要进行长达6年的苦行修炼呢? 我的理解是,释迦牟尼在这6年的时间里,和压力进行了的战斗。可以说,他是用自己的身体在做“压力实验”。 释迦牟尼大概是认为,如果地折磨身体,会激发人体内克服压力的潜力,抑或是,不断地面对无法想象的压力,人体自身会产生对压力的“免疫力”。 但是,他最后失败了。 释迦牟尼6年的苦行修炼结论是,不管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人都是无法打败压力的。 但是,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没有因此而放弃。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有了重大的领悟——无论是何种的“苦=压力”,都不会一直持续,正如佛教所说的“诸行无常”:一切都是变化无常的,压力也不例外。如果脚趾不小心踢到衣柜的边角,当时会有剧烈的疼痛感,但是随着时间慢慢过去,疼痛感也会慢慢减轻,直至消失。 压力既然会消失,不如暂时相伴,也不必跟它硬碰硬。这就是释迦牟尼所到达的境界。 也许,有人要说了,这是很消极的态度。但是,这也是释迦牟尼长达6年的苦行修炼结论,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面对压力时,有些人能好好地应对,而有些人则会被压力所打倒,其中优选的区别就在于:人是否意识到“压力是可以战胜的”。不得不说的是,只有意识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地“承受”压力。 海底300米处的压力,有人体验过吗? 恐怕很多人想都没想过吧? 在大学时,会水肺潜水的我,作为研究项目中的一环,去试潜了。虽然只是模拟实验,但是我需要在海底300米处度过3周时间。那次海底压力体验,对我而言,算是一个重大转机…… 活着,是“苦=压力”。而对待压力,只能与它相伴,等它自主消失。这看起来虽然有些残酷,但我认为,如果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就没办法顺利地应对压力。 这不仅是我从释迦牟尼身上得出的结论,也是我经历了被压力压倒的日子后才认识到的现实。不得不说,那次在海底300米处度过3周时间的经历令我无法忘却。 虽然说是3周时间,其实待在海底的时间只有1周——从地面去海底花了l天时间,而从海底回到地面则需要2周时间,因为如果一下子直接回到地面,人会因为水压的不同而患上“潜水病”。 海底300米处的生活虽然只有l周时间,但是绝对比想象的要严酷得多,可以说,人在那里根本没办法正常生活。比如,室温升高l摄氏度,人会大汗淋漓,而室温降低1摄氏度时,人又会被冻得直发抖。还有,就算食物在地面做好,然后经过压缩后装在罐子里运下来,但是不管里面是什么,都会觉得食不知味,因为根本就没有食欲。 另外,海底呼吸的空气也和地面空气有明显的不同,压力会扑面而来。P2-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