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功勋

功勋

  • 字数: 23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15676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纪念建党百年重点图书《功勋》是全党学习“共和同勋章”获得者优选事迹的通俗读物,是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读本。
《功勋》收录了《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公开发表的文章,以讲故事的方式生动记录了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钟南山9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优选事迹,是向他们学习的推荐图书。
国家设立“共和国勋章”,授予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和保卫国家中作出巨大贡献、建立很好功勋的杰出人士。
目录
于敏 一个曾经绝密28年的名字
一个曾经绝密28年的名字
九十三岁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于敏走了
于敏:惊天事业,沉默人生
沉默是金
于敏:愿将一生献宏谋
申纪兰 处处以身作则 事事为了人民
处处以身作则 事事为了人民
人民代表申纪兰
人民日报记者眼中的申纪兰
癌症晚期仍赴京开会,去世前对县委书记留下重托
哪里有困难就应该到哪里去
孙家栋 一辈子与卫星打交道的航天大总师
一辈子与卫星打交道的航天大总师
航天赤子孙家栋
家国有栋梁星辉耀东方
孙家栋:干航天,一辈子也不会累
李延年 荣誉属于所有烈士
荣誉属于所有烈士
闪亮赤子心
李延年:从小猪倌到战斗英雄
专访抗美援朝作战“一级英雄”李延年
我把自己的一切交给祖国
张富清 紧跟党走,做党的好战士
紧跟党走,做党的好战士
初心如炬
95岁高龄拿到“共和国勋章”,他却在镜头面前痛哭:功劳优选的不是我!
我要为党为人民奋斗一生
袁隆平 把对祖国的热忱结成饱满的稻穗
把对祖国的热忱结成饱满的稻穗
袁隆平,半世纪的盛名与争议
超级稻造福人类
袁隆平家风:质朴与执着一脉相承
黄旭华 终生报国不言悔
终生报国不言悔
痴心不改强国梦
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
党的决定我从来没有含糊过
屠呦呦 与青蒿结缘 用中医药造福世界
与青蒿结缘 用中医药造福世界
没评上院士的屠呦呦,却拿了这个世纪大奖!比肩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秒赞!
屠呦呦,非常诺奖之路
屠呦呦:一生倾情青蒿素
我要把青蒿素“做透”
让中医造福全人类
钟南山 大医精诚写大爱
大医精诚写大爱
敢医敢言,生命至上
钟南山成长记
现实版“一门三进士”!钟南山不惜生命做逆行者,原来是传承了这样的好家风!
摘要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一个曾经绝密28年的名字(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他二十八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很好贡献。 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优选科学技术奖等崇高荣誉,盛名之下保持一颗初心:“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 他是于敏,“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夜以继日,终获突破 “国产专家一号”——人们这样亲切地称呼于敏。 没有留过洋,无碍他成为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 那是20世纪60年代。一切从头开始,装备实在简陋,除了一些桌椅外,只有几把算尺和一块黑板。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需要解决各方涌来的问题,仅有5%的时长可以留给氢弹设计。 科研大楼里一宿一宿灯火通明,人们为了琢磨一个问题,常常通宵达旦。于敏的报告,与彭桓武、邓稼先等人的报告相互穿插,听讲的人常常把屋子挤得水泄不通。 “百日会战”令人难忘。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深处,蘑菇云腾空而起,一声巨响震惊世界。新华社对外庄严宣告: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仅用了2年8个月。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记载: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青春无悔,铸就丰碑 有人尊称他为“氢弹之父”,于敏婉拒。他说,这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 1926年,于敏生于天津一个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进人北京大学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新中国成立两年后,于敏在有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1961年,钱三强找他谈话,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连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中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他与邓稼先、胡仁宇、胡思得等科学家多次商议起草报告,分析我国相关实验的发展状况以及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争取时机、加快步伐的战略建议。 在核试验这条道路上,美国进行了1000余次,而我国只进行了45次,不及美国的1/25。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核武器小型化……这是于敏和他的同事们用热血铸就的一座座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丰碑!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名字解密后,于敏收获了应得的荣誉。 20年前,在国庆50周年群众游行的观礼台上,刚刚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于敏,看着空前壮大的科技方队通过广场感慨万分:“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科学家义不容辞的使命。” 2015年1月9日,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优选科学技术奖。他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谦逊与纯粹溢于言表。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极高的荣誉纷至沓来,于敏一如既往地低调。于家客厅高悬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 2019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 愿将一生献宏谋!——他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以精诚书写了中国现代目前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 (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 记者 董瑞丰) 《人民日报》(2019年9月19日4版)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