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佛系 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漫画金装版

佛系 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漫画金装版

  • 字数: 1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日)草薙龙瞬
  • 出版日期: 2018-03-01
  • 商品条码: 978755941431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人生总与痛苦相伴,烦恼总是如影随形:工作不如意,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
厌恶的事、不走运的事接踵而至,令人沮丧。
和身旁的人性格不合,在人际交往中倍感压力。
内心埋藏着一段无法忘却的沉重往事。
因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感到压力。
不知道今后的人生该如何活下去,总觉得不安。
烦恼始于“心灵的反应”,痛苦源于“不满的心”。日式“佛系”快乐思考法,传授“清•简•行”的健康生活理念,帮助现代人缓解因社会压力、人际关系、资讯爆炸而带来的焦虑不安。
清——清理内心多余的烦恼,感受“被欲望所驱使,感到不快乐”和“享受快乐”的两种心理状态:“快乐”是指感到喜悦或欢乐时的心理状态,也就是幸福。
“不快乐”是指内心充满愤怒、恐惧或不安时的心理状态,也就是不幸福。
简——简洁理性的正面思考,放下多余的执念、妄想,将合理的欲望转化为能量。
行——践行重视快乐的生活方式,以“慈、悲、喜、舍”之心与世界相处,享受当下的圆满。
作者简介
草薙龙瞬,佛教僧侣,有“东大名僧”美名,佛教学堂“兴道之里”负责人。 1969年出生于日本奈良县。中学退学后,16岁离家,远赴东京,开始独立生活。自学通过大学入学资格考试合格后,进入东京大学法学部学习。毕业后,他一面作为政策智囊从事社会工作,一面探索“正确的生活方式”,之后在印度佛教导师佐佐井秀岭的门下剃度出家。曾赴缅甸国立佛教大学和泰国僧院留学,现在在印度和佛教徒一起经营社会改善NGO和幼儿园。 他的理念独树一帜,以不谈论“属于宗教的佛教”为方针,将佛教宣扬为“有助于改善生活的方法”。在日本国内,他不属于任何宗派,提倡将实用性的佛教本质运用于工作、人际关系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为了实现“带来幸福的实用性佛教”理念,他开展了多彩多姿的“佛教式生活”,如谈论各种主题的“成人私塾”、导入肢体动作的“坐禅练习”等,其浅显易懂而且饶富趣味的佛教话题甚获好评。
目录
前言能够解决任何烦恼的“佛系”思考法
第1章佛系烦恼:“反应”之前先“理解”
不是要抛弃烦恼,而是要“理解”烦恼
特别篇解决问题的“简洁的处方”
烦恼始于“反应”,“反应”源于“七大欲望”
特别篇“苦恼”转变为“希望”的那一天
正确审视内心的状态,超越“三大烦恼”
特别篇“消除”妄想的好方法
第2章佛系思考:不随意“判断”好坏
“不必要的判断”带来痛苦
“不懂装懂”的时候,你觉得很高兴吗?
特别篇有时候“判断”是一种“剧毒”
“慢”是一种心理疾病
任何时候都不否定自己
如何树立“真正的自信”
第3章佛系情绪:负面情绪“没什么大不了”
不放纵情感,也不压抑情感
特别篇为什么无赖汉流下了眼泪?
如何与难以沟通的人相处
管理情绪的基本原则——重视快乐
第4章佛系处世: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看法
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中摆脱出来
远离那些让你烦恼的人
特别篇为什么总是觉得焦躁不安?
停止比较,专注于眼前的工作!
第5章佛系竞争:以“正确的动机”面对竞争
竞争可能只是一种无法逃避的现实
竞争中的“第三种选择”
用“正确的动机”面对竞争
战胜“五种人生障碍”
摆脱“挫折感”
最终章佛系人生:抵达“圆满人生”的思考法
找回正确的心态
走上人生的“正道”
摘要
     不是要抛弃烦恼,而是要“理解”烦恼 人们常说,人生总是摆脱不了烦恼,但是真正明白什么是烦恼的人却为数不多。 总感觉不满意,总觉得维持现状会出问题,之所以有类似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人们不明白烦恼的真正含义,所以面对问题时便无法解决。 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家庭生活中,当你面对后悔、愤怒、失望、沮丧和不安等情绪时,因为没有掌握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考方法,所以各种不满的情绪始终如影随形。 佛陀的思考法,首先是从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开始的。 ①产生烦恼。 ②烦恼的产生都有相应的理由。 ③任何烦恼都有解决对策。 只需要按照上述步骤梳理自己的烦恼,烦恼便可迎刃而解。这就是佛陀的理性思考法。 正视烦恼的存在,踏出自己的第一步 首先让我们来回忆一下日常的心境: 工作不如意,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 ·因为人际关系而苦恼。 ·心中埋藏着一段无法忘却的沉重往事。 ·因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感到压力。 ·不知道今后的人生该如何走下去,总觉得不安。 除此以外,还有遭遇事故或灾难、患上疾病、养育子女和家庭关系的困扰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 佛陀将我们在人生中体验的这些烦恼称作“八苦”: ①人生道路上,生活本身就是痛苦; ②步入老年; ③生病; ④死亡; ⑤遇见讨厌的人; ⑥必须和相爱的人分离; ⑦所期望的事物无法得到; ⑧心灵不得自由。 ——选自《佛陀最初的说法·大品》 佛陀所说的“痛苦”,在古代梵语中被称为“杜卡”(Dukkh0),是由“困难、障碍”(杜:Du)和“无法满足的空虚”(卡:Kh0)所构成的词语。这句话向我们传达了“生存本身就是一件痛苦的事”这个理念。 “佛陀思考法”的特色在于,它让人们从—开始就正视“人生中各种烦恼和问题都将如影随形”的现实。我们必须承认日常生活中的不满、痛苦和忧郁等烦恼的存在,这种果断和理性就是佛教的特征。 有的人可能觉得接受现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并不需要接受什么,只要理解“存在”的事物确实“存在”这个事实即可。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心中存在着烦恼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同时要坚信一定能够解决它们。解决方法就是下面所要讲述的“佛陀思考法”。 或许有不少读者二--直生活在“难以描述的烦恼”之中,这正是因为他们没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心中不满的存在,所以每天都过得烦闷忧郁。但如果能够理解“不满的存在”和“烦恼的存在”,那么他们就会开始思考该如何解决问题,这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进步。 首先要理解“存在”的事物确实“存在”这个道理,然后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心中确实存在不满和尚未解决的烦.恼。解决问题的头绪就从这里开始整理。 P10-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