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朝花夕拾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翦商 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
字数: 47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硕
出版日期: 2022-10-01
商品条码: 9787559852533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592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9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界碑:从这本书开启中国史的阅读!“李硕中国史”开篇之作 本书带有界碑性质,作者攀爬到了该研究领域的很好,还将是同类研究和写作绕不过去的作品。 同时,它还设立了一个出发点:凡对古典中国思想、信仰、伦理、心态、风俗,以及军事、政治、制度、规则有兴趣的研究者或普通读者,可以先从这本书开始你的探索。 该部作品还是过往几十年社会承平和财富积累的结晶,让我们在再次进入幽暗的历史通道前,一窥我们这群人何以如此,何以至今。它将予我们鼓励,认识自己,直面未来。 ——刘苏里 万圣书园创办人 ※数学家的逻辑,文学家的想象 一部好的历史著作,不仅要数学家的逻辑,还要文学家的想象。由此观之,李硕的《翦商》,宏大处堂堂正正,细微处绵绵实实:详述了人祭现象在早期华夏文明的出现和消失,以及为什么“武王克商”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政权更替,更是华夏文明形成目前的里程碑式的革命。 因此,我愿意以“商周变革”来归纳李硕的洞见:对于华夏文明而言,这场变革比两千年后的唐宋变革的意义更深、更远! ——杨斌 澳门大学历史系教授,西泠印社社员,《海贝与贝币:鲜为人知的全球史》作者 ※用考古成果读懂玄奥文献,重构武王伐纣的历史认知 在传统的上古历史叙述中,商周易代的面目是模糊的。对于背后的细节,我们知之甚少。纣王“无道”的表现有哪些?商朝王室的贵族生活是怎样的?商朝人究竟是什么人?他们的日常生活与祭祀之间有何秘密?本书运用大量现代考古发掘的成果,对应甲骨文卜辞及《易经》卦象,将费解的言辞重新释义,为读者揭开了华夏上古历史中重要的一页。 王国维之后,商周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而李硕则把这一重要性,形象生动地描画了出来。 ——罗新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再现人祭与华夏早期文明从伴生到分离的伟大转折 第一王朝夏朝(二里头)沿袭了新石器时代以来的杀人献祭的风俗,并在商朝登峰造极。周文王因受商纣王怀疑而被作为人牲拘禁在殷都,长子伯邑考也被纣王献祭。此后,文王发展出《易经》的卦、爻辞体系,并记录了周文王亲历和认知的诸多事件,最终目的是推算“翦商”的战略。 武王灭商后,曾模仿商人的人祭行为;武王死后,由周公辅政,禁绝了人祭宗教,销毁了有关商代人祭的文献记录,并制造出一套没有人祭的理想化历史叙事,以及基于“德”的世俗政治与道德体系。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本书从人祭开始,讲述了商朝的祭祀与战争为何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以及殷周之变是如何发生的。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发掘上古时代的人文精神,追忆华夏文明的启蒙熹光 向起源回溯,商周易代正是华夏新生的起点。这并非一次简单的朝代更迭。周朝所开启的礼乐文明,取代了商朝的鬼神文化;周公和孔子的人本主义,战胜了武丁与纣王的“宗教神秘主义”,为中国人的信仰奠定了基石。 ※青年历史学家、《南北战争三百年》作者李硕重磅新作 李硕著有《南北战争三百年》《孔子大历史》等有影响力的历史著作;本书则深入上古史,用鲜活的叙述,深入探索了商人与周人的民族起源、信仰习俗、战争军事与日常生活,将故纸堆与遗址变成了生动的情节故事,用史料赋神话中的人物(姜太公、周文王、商纣王……)以血肉。"
内容简介
从这本书开启中国史的阅读!“李硕中国史”开篇之作。
本书主要讲述华夏文明的萌生与转型。从距今四千年前夏朝(二里头文化)的出现,到三千年前商朝的灭亡、西周建立,时间跨度一千余年。
从新石器时代以来,华北地区形成了杀人献祭的原始宗教。第一王朝夏朝(二里头)也沿袭了这种人祭文化,并在随后的商朝登峰造极。周族僻处西部,本没有人祭传统,但他们曾投靠商朝,为商朝捕猎用于献祭的羌人。周文王因受到商纣王怀疑,被作为人牲拘禁在殷都,最后,文王的长子伯邑考被纣王献祭。文王学习了商人的易卦占算技术,发展出《易经》的卦、爻辞体系——记录周文王亲历和认知的诸多事件,最终目的是推算“翦商”的战略。
武王灭商后,曾模仿商人的人祭行为;武王死后,由周公辅政,禁绝了人祭宗教,销毁了有关商代人祭的文献记录,并制造出一套没有人祭的理想化历史叙事,以及基于“德”的世俗政治与道德体系。
周公的这些举措,开创了新的华夏文明。五百年后,孔子编辑儒家“六经”,系统整理周公的理论成果。周公和孔子塑造了儒家学派,其影响一直持续到现代。
概而言之,本书借助考古材料和传世文献,梳理了上古人祭风俗产生、繁荣和消亡的全过程,以及人祭与华夏早期文明从伴生到分离的伟大转折,再现了古人(周人)为终结商朝和人祭风俗付出的巨大努力,使我们对华夏文明的起源有了全新的认知。
作者简介
"李硕,青年历史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和清华大学历史系(硕士、博士),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历史地理研究。 著有《南北战争三百年》《孔子大历史》《楼船铁马刘寄奴:南北朝启幕战史》等,在《学术月刊》《历史地理》《敦煌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代序:我们陌生的形象
引子
第一章 新石器时代的社会升级
第二章 大禹治水真相 :稻与龙
第三章 二里头 :青铜铸造王权
第四章 异族占领二里头
第五章 商族来源之谜
第六章 早商 :仓城奇观
第七章 人祭繁荣与宗教改革运动
第八章 武德沦丧南土 :盘龙城
第九章 3300年前的军营 :台西
第十章 殷都王室的人祭
第十一章 商人的思维与国家
第十二章 王后的社交圈
第十三章 大学与王子
第十四章 西土拉锯战 :老牛坡
第十五章 周族的起源史诗与考古
第十六章 成为商朝爪牙 :去周原
第十七章 周文王地窖里的秘密
第十八章 《易经》里的猎俘与献俘
第十九章 羑里牢狱记忆
第二十章 翦商与《易经》的世界观
第二十一章 殷都民间的人祭
第二十二章 纣王的东南战争
第二十三章 姜太公与周方伯
第二十四章 西土之人
第二十五章 牧野鹰扬
第二十六章 周公新时代
第二十七章 诸神远去之后
尾声 :周公到孔子
后记
摘要
第一章新石器时代的社会升级 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才有了农业和定居生活,不再像野生动物一样四处流动觅食。这是距今约一万年前开始的变化。 在人们的感觉里,新石器时代应当是世外桃源一样,与世无争,或者说是落后、停滞的。不过,和生物的自然进化相比,数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充满着剧变。下面,我们以千年为时间单位,简要描述一下新石器时代人群的发展历程。 做一个穿越假设。如果一群现代人回到六千多年前的仰韶半坡文化新石器时代,比如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他们看到的是,山坡下有一座小村寨,有两三百名村民生息在这里,村子的中央是一片小广场,周围环绕着几十座大大小小的茅草屋,猪、狗、鸡在草屋之间闲逛,村边的陶窑冒出淡淡青烟,身穿粗麻布衣的男女用泥巴捏制陶罐坯,在上面描绘黑色图案。 村落外,是成片的农田,谷穗在风中摇曳,它们产出的粟米(小米)是村民的主粮。几个男人正在给一只马鹿剥皮,用石头小刀分割皮肉,再用木柄石斧把骨头砍开,骨渣飞溅,引来几条狗围观争抢。 穿越而来的访客发现,有一条四五米宽的壕沟包围着村寨(考古报告一般称之为“环壕”),沟底有积水和尖木桩防范入侵者,内侧还有一道木头栅栏,只有一座原木搭成的小桥可以进入村落。这群访客已经饿了,想从村里交换一餐午饭——在“原始人”眼里,他们携带的小镜子和打火机等是高价值宝物。 但还没等来访者走近小桥,狗已经发现了异常,开始狂吠。所有村民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计,拿起棍棒或弓箭,叫喊着冲向木栅。射向陌生人的是羽箭,箭镞用骨头或石头磨制,插在木箭杆的很好,用细麻线绑牢。被射中会很痛苦,即使拔出木杆,箭镞也很容易留在体内,被肢解的马鹿就是例子。 第一次尝试失败后,穿越者切换了一种模式,这次是下一个千年,距今6000—5000年之间。 小村落还在原地,只是房屋的布局不再是紧密环绕,而是三五成群,零星分布。村外的壕沟也已经废弃,被生活垃圾填平,人们可以随意进入村落。其他的变化似乎不大。 来访者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他们不再指望和平交易,而是偷偷靠近,然后齐声呐喊,冲进村落——有人还点燃了烟花爆竹。村民被这些奇装异服、掌控着火和雷电的入侵者吓坏了,夺命狂奔而逃。 于是,这群现代人成了征服者,一切粮储和禽畜都是他们的战利品。但好景不长,大半天后,开始有全副武装的“原始人”成群出现在村外。有上千名手持石斧、石矛或弓箭的成年男女,站在最前方的,是头发上装饰着羽毛的巫师,他正在用咒语高声诅咒入侵者。一名男子显然是首领,戴着一串野猪牙项饰,用红石粉涂抹脸颊,手拿一柄玉质光泽的石斧,几名长老簇拥在他身旁,正在合谋进攻方案。 结果是,不论死活,入侵者都将被斩首奉献给本地的守护神祗。村落、部落到早期国家 上面描述的这两种区别,是6000年前中国新石器时代发生的变化。 距今6000年前(仰韶文化前期),村落规模不大,是独立的生活单元,房屋建筑或者中心环绕,或者整齐联排,可能和其他村落贸易、通婚,但固守着本村落的集体自治生活;有自己的防御体系,村落之间时而爆发冲突,坟墓里中箭或被斩首的尸骨是己方战死的勇士,而俘获的敌人则会被处死扔到垃圾坑中,还可能有一些零碎尸骨被抛撒在村落内外。 比如,宝鸡北首岭77M17,仰韶文化半坡阶段,距今6000年,墓主是一名成年男子,可能在对外械斗中被砍掉了头颅,族人特意用一个造型奇特、有黑色花纹的陶罐代替,以示哀悼。随葬器物比较多,还有骨镞等兵器。 距今6000年后,村落的集体生活特征逐渐变弱,独立防御体系也逐渐消失,出现了更大范围的政治体——十几个村落形成的“部落”。这些部落往往有上千人,有世袭的头人及各村(氏族)长老组成的议事会,还有自己部落的图腾和英雄传说。村落没必要再维持单独的防御体系,倘若受到威胁,整个部落都将集体应战,就像穿越者第二次到访的情景。 这种由若干个村子组成的部落,面积可能如同今天的一个或几个乡镇。头人居住的村落是中心,会建造一座比较高级的夯土地基的房子,大约100平方米,作为头人和长老议事的场所以及举行集体仪式的会堂。头人的中心村落可能有防御工事,如壕沟、栅栏等。 比如,秦安大地湾四期F901,距今5000余年,主厅面积131平方米,包括院落在内,则为420平方米。房屋地基使用的是特殊的料礓石三合土,平整光滑,硬度接近现代水泥地面。厅内正中有一座圆形大火塘。F901应当是部落的中心建筑,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家庭生活的遗迹很少,可能并非部落头人的家宅,主要充当头人和长老议事的场所。 P23-2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