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2版)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2版)

10天改变你的思考方式!备受全球大学生欢迎的思维训练教科书,连续12次再版,教你如何正确思考与决策,避开“21种思维谬误”,语言通俗、生动,批判性思维领域经典之作!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美)布鲁克·诺埃尔·摩尔,(美)理查德·帕克 著 朱素梅 译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11166442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6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0天改变你的思考方式! 备受全球大学生欢迎的思维训练教科书,连续12次再版 教你如何正确思考与决策,避开“21种思维谬误” 语言通俗、生动 批判性思维领域经典之作!
内容简介
21种思维谬误相关性谬误1.诉诸人身的谬误——试图通过讨论立场的来源而不是针对立场来反驳论证。2.稻草人谬误——通过歪曲对方的观点来驳斥对方。3.虚假的两难境地——试图提供难以接受、难以企及或难以置信的选项,结论只能从这些选项中择取。4.错置举证责任——通过把举证责任推给对方来支持或证明自己的立场。5.乞题——把待争议的论点重新包装成“证据”来出示。6.诉诸情感——通过煽动我们的情感来“支持”论点,而不是给出真正的论证。7.无关结论——难以归为上述各类的相关性谬误。非演绎谬误8.概括谬误——仓促概括、从例外中概括。9.弱类比——根据事物间有争议或不重要的相似性提供论证。10.错误地诉诸权威——试图通过援引非权威的消息来源支持主张。11.错误地诉诸公众——引用公众意见来处理无法由公众意见解决的问题。12.求因果关系的谬误——认为先后相继的事件之间,或两个同时出现的变量之间有因果关系。13.滑坡——未经证据支持地警示某些事情会逐步发展出一个不受欢迎的结果。14.无法检验的解释——基于无法检验的解释表达观点。形式谬误及语言谬误15.三种形式谬误——肯定后件、否定前件、中项不周延。16.模棱两可与歧义谬误——同一论证中多次出现的某语词或短语可以做不同的解释。17.合成与分解谬误——把某物的构成部分所具有的特征错误地归为整体特征,或是相反。18.混淆解释与理由——假定解释某事件发生的方式或原因,试图为该事件提供理由或辩护。19.混淆反对关系与矛盾关系——未能注意相互矛盾的命题不可同真也不可同假,反对关系的命题不可同真但可以同假。20.一致和不一致——前后矛盾的信念是不一致的,但这并不构成对所持任何信念的反驳。21.误算概率——错误组合独立事件的概率、赌徒谬误、忽略先验概率与错误归纳换位。
作者简介
布鲁克·诺埃尔·摩尔(Brooke Noel Moore) 多年以来,摩尔和帕克一直在加州州立大学奇科分校从事哲学教学。他们一直讲授逻辑和批判性思维课程。摩尔还教授认识论和分析哲学,他曾任哲学系主任,也曾被评为学校的杰出教授。 摩尔本科于安提俄克大学学音乐,于辛辛那提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他的排球水平是业余人员中的顶尖高手。他和妻子与三只狗一起生活。 理查德·帕克(Richard Parker) 帕克本科就读于阿肯色大学 ,于华盛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帕克另外教授的课程为现代哲学史和法哲学,他是学校学术评委会主席,曾任本科教育部的主任。他开名爵汽车,骑摩托车,喜欢打高尔夫、打台球,爱好西班牙吉他。他和艾丽西亚每年都在西班牙南部生活一段时间。 摩尔和帕克一直都是挚友。
目录
前言
第1章别轻易置信/1
1.1信念和断言/5
1.2论题/9
1.3论证/11
1.4认知偏差/12
1.5“真”和“知识”/19
1.6批判性思维所能做的和不能做的/20
第2章两类推理/24
2.1论证:基本特征/24
2.2两种论证/27
2.3排除合理怀疑/30
2.4演绎论证与非演绎论证的区分/31
2.5演绎、非演绎和未表达前提/32
2.6衡平推理/35
2.7最佳解释推理/35
2.8哪些表达不是前提、结论或论证/36
2.9道德、情感和逻辑/39
2.10理解论证的技术/41
2.11评估论证/45
第3章清晰的思维、批判性思维与清晰的写作/47
3.1模糊/49
3.2歧义/51
3.3抽象/56
3.4定义术语/57
3.5论文写作/61
第4章可信性/69
4.1断言及其来源/72
4.2评估断言的内容/73
4.3评估信息来源的可信性/79
4.4可信性与新闻媒体/87
4.5广告/100
第5章修辞:说服的艺术/105
5.1修辞力/106
5.2修辞技巧Ⅰ/108
5.3修辞技巧Ⅱ/112
5.4修辞技巧Ⅲ/117
5.5修辞技巧Ⅳ/118
5.6替代证明和重复/123
5.7通过视觉形象进行说服/126
5.8极端的修辞:煽动/128
第6章相关性(熏鲱)谬误/134
6.1诉诸人身的谬误/135
6.2稻草人谬误/138
6.3虚假的两难境地/139
6.4错置举证责任/143
6.5乞题/145
6.6诉诸情感/146
6.7无关结论/151
第7章非演绎谬误/155
7.1概括/156
7.2弱类比/163
7.3错误地诉诸权威/164
7.4错误地诉诸公众/165
7.5求因果关系的谬误/169
7.6滑坡/177
7.7无法检验的解释/178
7.8再论划界/179
第8章形式谬误及语言谬误/181
8.1三种形式谬误/182
8.2模棱两可与歧义谬误/187
8.3合成与分解谬误/189
8.4混淆解释与理由/191
8.5混淆反对关系与矛盾关系/192
8.6一致和不一致/194
8.7误算概率/194
第9章演绎论证Ⅰ:范畴逻辑/201
9.1直言命题/204
9.2转换成标准形式/207
9.3对当关系/213
9.4三种直言命题关系/215
9.5直言三段论/220
第10章演绎论证Ⅱ:真值函数逻辑/234
10.1真值表和逻辑符号/235
10.2用符号表达复合命题/244
10.3真值函数论证模式(简版)/250
10.4真值函数论证(详版)/257
10.5演绎/265
第11章非演绎推理/283
11.1基于类比的论证/284
11.2从样本进行概括/290
11.3从样本进行科学概括/293
11.4统计三段论/296
11.5因果命题及其依据/297
11.6计算统计概率/309
11.7法律上的因果关系/315
第12章道德、法律与美学推理/319
12.1价值判断/320
12.2道德推理的主要视角/327
12.3道德慎思/336
12.4法律推理/337
12.5美学推理/34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