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观红楼 3 欧丽娟讲红楼梦(2册)

大观红楼 3 欧丽娟讲红楼梦(2册)

  • 字数: 66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欧丽娟
  • 出版日期: 2018-08-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96448
  • 版次: 1
  • 开本: A5
  • 页数: 98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1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不哭,不笑,也不痛骂,而只是理解,这才是阅读红楼梦的至高境界。
内容简介
   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部《红楼梦》,如何真正进入红楼梦的世界?

台湾地区大学中文系教授、《红楼梦》的不错代言人欧丽娟,经由西方文学批评、中国文化大传统以及清代典章制度等,寻绎《红楼梦》创作理念、笔法,以及文本中的种种暗示、明示,完整呈现曹雪芹苦心塑造的每一个角色的动人之处。

欧丽娟著的《大观红楼(3欧丽娟讲红楼梦上下)》聚焦于太虚幻境中的正册金钗: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贾迎春、贾惜春、史湘云、王熙凤、李纨、妙玉、秦可卿,她们以波澜壮阔的复调曲式共同交织在《红楼梦》中,由此焕发出不同的心灵光影、人格风景。
作者简介
   欧丽娟,台湾地区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研究领域:唐诗、《红楼梦》、中国文学史。除了“大观红楼”系列之外,代表作还包括《杜诗意象论》《唐诗的乐园意识》《李商隐诗歌》《诗论红楼梦》《红楼梦人物立体论》《唐代诗歌与性别研究——以杜甫为中心》《唐诗的多维视野》《唐诗新思路》等,因台大“红楼梦”公开课获得“优选开放式课程联盟”2015年杰出教学者奖。
目录
   开卷语

编辑体例

上卷

第一章 总论:人物的诠释原则

一、“意见”:另一种谣言

二、独特的个体:具体经验上的人

三、“滑疑之耀”:复调的平等

第二章 “一字定评”与代表花

一、人/花互喻与象征寓意

二、一字定评

第三章 “重像”或“替身”设计

一、人物关系的特殊建构方式

二、贾宝玉的重像人物

三、薛宝钗的重像人物

四、林黛玉的重像人物

第四章 林黛玉论

一、神话:感伤性格的先天解释

二、贵族少女:林姑娘不是“灰姑娘”

三、宠儿/孤儿:单边主义的自我中心

四、人格特质与生活习性

五、由“个人”到“合群”的转化

六、宝、黛之间的裂变

七、黛玉之死

第五章 薛宝钗论

一、“君子”之难写与难解

二、成长背景与人格特质

三、性格成因与生命哲学

四、“冷香丸”新解

五、立体突破的多元面貌

六、争议事件的厘清

七、相关诗词的寓意重估

八、真正的佳人

第六章 贾探春论

一、一种灵苗异

二、大观精神:宰相器识

三、人世干才:才志兼备

四、血与心:君子的追求

五、出走意识:超时代的性别突破

六、远嫁的心理创伤

七、末世的光辉

下卷

第七章 贾迎春论

一、木头:“没有个性”的个性

二、基本焦虑与“病态的依顺”心理

三、生命哲学与思想根据

四、幸福的片刻

五、信仰的崩溃:专享的抗议

六、角落里的青苔

第八章 贾惜春论

一、前言:“苗而不秀”

二、基本焦虑与“病态的逃避”心理

三、生命哲学与思想依据

四、“吝惜”春天:拒绝人生

第九章 史湘云论

一、序言

二、天赋与性格特质

三、心直口快:“直而温,率而无虐”

四、一半风流一半娇:双性的均衡

五、婚姻与命运

六、没有阴影的心灵

第十章 王熙凤论

一、序言

二、名门出身与特殊教育

三、大家小姐的正统风范

四、孝敬爱怜的真情诚意

五、观其所使:平儿论

六、逸才逾蹈的出轨与反思

七、人命公案的平议

八、牺牲奉献与悲愤灰心

九、对脂粉英雄的礼赞与哀挽

第十一章 李纨论

一、成长背景与性格基调

二、白梅:心如止水的年轻寡妇

三、红杏:灰烬中的余火残光

四、沉默的大财主

五、“投射心理”与“同类比较”

六、在缺憾中自足

第十二章 妙玉论

一、生命史的轨迹:五个阶段

二、先天禀赋:冰霜之下的善良柔软

三、太高、过洁:性格的特别化发展

四、白雪红梅:道姑/名流的综合体

五、淖泥的下场:自我的单薄狭隘

六、高傲的小鸟

第十三章 秦可卿论

一、另类的海棠花

二、低微的出身与优异的天赋

三、爱欲女神:春睡的海棠

四、情、欲的复合

五、暧昧的死亡

六、殿后的批判

第十四章 总结:性格、环境、命运及其反思

一、人格养成的先天性

二、家庭、环境的关键性

三、人性样貌的复杂变异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