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红日

红日

  • 字数: 38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作者: 吴强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536253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5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红日》是当代作家吴强所创作的长篇小说,首版于1957年。 《红日》以1947年发生在江苏的涟水,山东的莱芜、孟良崮三次战役为主线,详略得当地描述了这三次战争。书中先写了涟水战役,由于国共双方力量悬殊,结果国民党占领了涟水,而解放军伤亡惨重,被迫撤退。后来解放军重整军队,改变了不利的局面,在接下来的莱芜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并在最后的孟良崮战役中全歼了国民党的74师。如此转败为胜的结局更加真实而独特地再现了解放军取得胜利的不易。
作者简介
吴强(1910-1990),江苏涟水人。1933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1938年参加新阴军,曾任新四军政治部宣传部文艺干事,抗敌剧社秘书,军政治部文艺科科长,华中第二分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华中军区、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十兵团政治部宣教部部长;1949年后曾任华东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上海文艺工作者委员会秘书长,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红日》、《堡垒》(上部);散文集《咆哮的炯苇港》;中篇小说集《养马的人》;小说散文集《心潮集》;报告文学《淮海前线纪事》等。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作者附记
摘要
     第一章 一 灰暗的云块,缓缓地从南向北移行,阳光暗淡,天气阴冷,给人们一种荒凉寥落的感觉。 涟水城外,淤河两岸酱黄色的田野,寂寞地躺着。 开始枯黄的树林里,鸟雀惊惶地噪叫着,惊惶地飞来飞去。这里特有的楝雀,大群大群地从这个村庄,这个树林,忽然飞到那个村庄,那个树林里去,接着,又从那个村庄,那个树林,飞到远远的村庄、树林里去。 淤河堤岸的大道上,平日过往不断的行人、旅客,商贩的车辆、骡马也绝迹了。南城门外,那棵出生了二百四十年的高大的巨伞般的老白果树,孤独地站在淤河边上,在寒风里摇曳着枯枝残叶,发着唏嘘的叹息声。 这是深秋初冬的时节。高粱、玉米、黄豆已经收割完了,枯黑的山芋藤子,拖延在田里,像是一条条长辫子。农场上大大小小的一堆堆高粱秆、豆秸,寂寞地蹲伏在那里。听不到鸡啼,看不到牛群,赶牛打场或者进行冬耕的农民们悠扬响亮的咧咧声,也好几天听不到了。 战争降临到这个和平生活的地方。 在一周以前攻到涟水城下被杀退的蒋介石匪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开始了第二次猖狂进攻。 这第二次进攻,十分猛烈,敌人施展了他们的全力。十架、二十架以至三十架一批一批的飞机,从黎明到黄昏,不停地在涟水城和它的四周的上空盘旋、轰鸣。炸弹成串地朝田野里、房屋集中的所在和树林里投掷,一个烟柱接着一个烟柱,从地面上腾起,卷挟着泥土,扬到半空。大炮的轰击,比飞机的轰炸还要猛烈。有时候,炮弹像雷暴雨般地倾泻下来。房屋、树木、花草,大地上的一切,都在发着颤抖。 苏国英团八连四班班长杨军和他的一个班的战士们,守备在战壕的掩蔽部里,已经两天半了,一个手榴弹还没有打过,步枪子弹每人补足了八十发,除去昨天上午,飞机飞得实在太低,翅膀几乎擦上了白杨树梢,战士张华峰觉得它过于张牙舞爪,欺人太甚,对着飞机翅膀上“青天白日”的徽记打了一枪而外,大家都还一发未动。 “这打的什么仗?我还是头一回!”斜躺在掩蔽部里的战士秦守本,气闷地说。 “这是炮战,近期新式的!”坐在他身边的张华峰说。 “炮战?我们的炮呢?”秦守本拍拍手里的步枪,问道。 “是好汉,到面前来干!蹲在老远放空炮,算得什么?”机枪射手金立忠气愤地自言自语着。 “不要急!他们总是要来的!”班长杨军正在擦着刺刀,对金立忠说。 秦守本眨眨红红的眼睛,向班长望望,嗟叹了一声。 杨军觉得秦守本的情绪不好,把他手里的刺刀,在掩蔽部的土墙上刺了一下,说道: “我们的刺刀、子弹,不会没事干的!有一天,我们也会有大炮!” 正在说着,一颗榴弹炮弹在离他们四五十米的地方,轰然炸裂开来,他们蹲着的掩蔽部顶上的泥土,“哗哗沙沙”地震落下来。在他们附近,紧接着又落下了五发炮弹。弹药手周凤山枕在弹药箱上的头,给震得跌到地上。秦守本的耳朵,虽然塞上了棉花,却仍然感到震痛,他把身子赶紧缩到掩蔽部的里角上去,两只手掌紧按住他的两个耳朵。 “新兵怕炮,老兵怕机关枪。你是新兵?”张华峰忍住笑声,向秦守本问道。 “呃!说实话,机关枪我不在乎,这个‘老黄牛¨我倒真有点心跳得慌!”秦守本回答说。 战壕里陡然紧张起来,五班、六班的阵地上,传出了叫喊声。 杨军伸头到掩蔽部门口外面望望,五班门口躺着两个战士,一个已经死了,他的头部埋在泥土里。一个受了伤,身子斜仰在塌下来的土堆上,两条腿搭在折断了的木头上,头颈倒悬在土堆子下面,杨军认出那是年轻的战士洪东才。六班掩蔽部的外面,三个战士正抬着受了伤的六班副班长沿着壕沟运送出去。杨军的心绪有些纷乱,他的掩蔽部没有被敌人的炮弹打中,他感到幸运,同时,他也感到敌人的威胁渐渐地逼近了身边。“只是坐在这里挨打吗?”他很想带着他的全班,冲到战壕外面去,和敌人厮杀一番。他咬着嘴唇回到掩蔽部里,当他看到秦守本紧紧地抱着脑袋,把身子缩成一个团团,挤在掩蔽部的最里边,敌人的炮弹又在纷纷倾泻下来,他的“冲出去”的念头,又马上消失了。 “怎么样?”张华峰低声问道。 杨军轻轻地摇摇头。 “五班门口吵吵叫叫的,为什么?” 张华峰又问了一句,同时爬起身子,想到掩蔽部外头去看看。杨军一把将他拉住,说道: “把我们的工事,再加加工!” 战士们意味到邻班的工事吃了敌人的炮弹,同时仰起头来,观察着掩蔽部的上顶是不是牢固。秦守本的两只沾了泥土的手,从脑袋和耳朵上勉强地移了下来,但随即又按到胸口上去。他冷冷地说: “迫击炮弹,三颗、五颗不在乎。榴弹炮弹么,我看,你们不要说我胆小,一颗就够了!” 趁着炮弹稀疏,飞机从顶空刚刚回旋过去,他们在掩蔽部的顶上覆上了半米多厚的泥土,掩蔽部门口的矮墙也加厚了一些,并且拦上了一棵粗大的树干。 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