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岭南万户皆春色 广东精准扶贫纪实

岭南万户皆春色 广东精准扶贫纪实

  • 字数: 11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丁燕
  • 出版日期: 2020-10-01
  • 商品条码: 978721814390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反映广东省脱贫攻坚工作进展与成就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新时代中国扶贫攻坚故事。作者深入走访广东省连樟村、斜周村、海丰县等多个贫困地区,与当地贫困村民、扶贫书记亲切交流,以质朴真实的文字记录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指导下贫困村民摘掉“穷帽子”,过上新生活的巨大变化。
作者简介
丁燕,诗人、作家。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于新疆哈密,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至2010年生活在新疆乌鲁木齐,随后定居广东东莞。中国作协会员,广东省作协理事,广东省作协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出版有《工厂女孩》《工厂男孩》《西北偏北,岭南以南》《低天空:珠三角女工的痛与爱》《阳光洒满上学路》《双重生活》《沙孜湖》《和生命约会40周》《第一个365天》《王洛宾音乐地图》《饥饿是一块飞翔的石头》《木兰》《午夜葡萄园》《母亲书》《我的自由写作》等作品。曾获第六届及第七届全国鲁迅文学奖提名奖、文津图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百花文学奖、《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华文非虚构奖、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广东省“九江龙”散文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东莞文学艺术奖等。系“七〇后”代表作家之一。
目录
序幕 潮起珠江口
第一章 连樟村词典
第二章 斜周村的日日夜夜
第三章 海丰红色村庄的扶贫行动
尾声 南海风更疾
摘要
     连江口镇 这个名叫连江口的小镇,恰好位于清远市和英德市之间。当你从酒店窗口向下俯瞰时,你所目睹到的灰蓝色江面并不是连江,而是北江。你要从酒店楼下的沿江路一而不是货车轰隆的银英中路一出发,向北行走20分钟,才能看得到连江。连江古时被称为湟川,是北江的第一大支流,号称“小北江”。这条江发源于广东省连州市,流经连州、阳山、英德,在连江口镇汇人北江,浩浩荡荡275公里。当它毫不犹豫地跃入北江盼怀抱后,两条江很快便融为一体。最终,接纳了连江的北江缓缓地从酒店楼下流过,也缓缓地从你的视线里流过;最终,这个两江交汇之处被称为连江口镇,总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3万多。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以说客家话为主,饮食以河鲜为主。 在镇子里转悠时,你的视野中总会出现大大小小的灯箱广告——张添娣个人诊所、李丽婚纱摄影、建文医药店、邓先迎牙科、廖勇家具商场、本地山坑螺、清远走地鸡、筒骨海鲜鸡、布带鸡粥、茶香乳鸽……这些店铺总会让你想起故乡。在新疆哈密市大十字街道上,也有挂着牌匾的店铺——古丽婚纱店、买买提修理部、艾买提包子店……你发现在连江口镇的店铺里,最为招摇的便是“河鲜酒家”——简直是小镇的金字招牌。爱民豪市场则位于小镇的中心地带,各个档口出售着各种货物,尤以河鲜、鸡、鸭、鹅的生意最为火爆。 “吃河鲜,到北江;好看味,在连江口。”连江口河鲜行紧挨着市场,是一块露天之地。在铁架子撑起的大棚下,摆着一个个塑料盆,盆内装着游动的小鱼。这里的地面湿漉漉的,泛着白色鱼鳞,沟里流着暗红色的血水。穿胶鞋的人们不是端着盆子倒水,就是从盆子里往外捞鱼。一位穿夹脚拖鞋的男子,从盆里抱出一条鱼——那鱼体形壮硕,用力地挣扎着。他将它摔在水泥路面上后,一位穿塑料拖鞋的女人走过来,将手里的木棍举起,对准鱼脑袋便敲了下去。起初,那鱼的尾巴还在她赤裸的脚踝旁扑腾,可很快,鱼尾巴便不再摆动。 到处都是鱼干。鱼干的种类之繁多,令你这个来自西北地区的人大为吃惊。那些小摊上用红底白字写着“鲶鱼干销售”,铁丝上则吊挂着切成方形、三角形、长条形的鱼干。在三轮摩托车的车斗内,摆放着一堆指头肚儿大小的鱼干。一位扎着马尾辫的女子熟练地拿起虾干放在嘴里咀嚼。她买这些干货并不是要自己吃,而是拉到广州的市场去卖。她说广州人很喜欢这里的鱼干,她便常年到这个档口取货。她是本地人,吃这里的鱼干长大的,所以只要嚼一口,便知道那鱼干到底好不好。 你在小镇已住了一段时间。每一次在街上漫步,都会引发一次强烈的情绪地震——时间好像在倒流,你好像又一次回到了童年时期,又一次回到了故乡哈密。你已忘记了一座城市作为胚胎时的模样,而现在,这个小镇便是那个胚胎。现在,小镇尚处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型时期。虽然这里的夜晚也亮着路灯,也有人群在晃动,也有店铺在开张,但这里离真正的城市尚有相当距离。这里的马路也算宽阔,但有的路面却坑坑洼洼。在小镇的街道两边,你没有看到那种统一规格的垃圾桶——人们将垃圾丢在一个个水桶里,而水桶的口就那样敞开着。柏油路的两侧,经常能看到一摊摊沙子和碎石块。你发现,街上到处都是半大的小孩——穿着T恤,踩着拖鞋,用铲子挖沙子,用棍子打石子。 这里的人们说“市场”时,特指那镇中心专享的市场;说“超市”时,特指那镇中心专享的超市。你站在市场人口处左右张望,确认此地便是小镇的中心。你发现这里最热闹的景象,便是十字路口卖水果的三轮车。车斗内那些红红绿绿的果子,甚是喜人。这里没有必胜客,也没有麦当劳、肯德基;这里没有喧嚣的音乐声,也没有旋转的霓虹灯;这里没有匆忙的脚步,也没有压力感和紧迫感。到了夜晚,当大货车消失后,很少有车辆从街面驶过。整个小镇陷入沉寂,异常安宁。行人们显得慢吞吞——男人们手提红色塑料袋,女人们推着婴儿车。只有那些穿着蓝白红校服的学生们,骑着自行车驶过,在转过弯道时像一群欢快的鱼儿。 某一天的夜晚,你看到一个惊骇的场景——有辆大卡车在路灯下驶过,那长方形的模样并不显得特别,但是在那个车斗里,装着满满一车的原木!那些木头一个挨一个,显得壮硕至极。是谁砍下了它们?它们要被送到哪里?它们为什么会出现在柏油路上?等你到达连樟村后才知晓——那些木头应该是镇子周围的村民们砍下来的,它们应该是被送去木材加工厂的。显然,连江口镇是一个充满城乡接合部味道的小镇。这里的种种细节都昭示着这样一个秘密——它和周边乡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它已拥有了柏油路、市场、超市和车站,但是,它离真正的大城市依旧很远。P6-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