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王雨三治病法轨
字数: 191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 王雨三
出版日期: 2018-12-01
商品条码: 9787513214780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05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4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王雨三治病法轨》是民国有名医家王雨三(字汝霖)所著,被秦伯未誉为“与耐寒《付氏三书》、肯堂《证治准绳》并垂不朽”!该书推崇“平脉辨证用方证”,提出“脉理为医者至切至要之法。倘医者不明脉理,犹船行海洋间之浓雾中”。作者给出了常用一百多个方证的“脉诊指征”,为脉学著作之所罕见。该书尤重“八纲气血辨证”,认为“盖凡百病症,不外乎表、里、阴、阳、气、血、虚、实之偏胜。如能辨明其表、里、阴、阳、气、血、虚、实,则虽有千变万化之病情,以温、凉、补、泻之法调其偏胜,则未有不愈者。”作者知无不言,把自己数十年来总结的“万稳万当妙法”,撰成书,以期后学者能够“诊察有一定不易之方针,治病有百试百验之功能”。
内容简介
1本书是民国有名医家王雨三(字汝霖)所著,被秦伯未誉为“与耐寒《付氏三书》、肯堂《证治准绳》并垂不朽”!本书推崇“平脉辨证用方证”,提出“脉理为医者至切至要之法。倘医者不明脉理,犹船行海洋间之浓雾中”。作者给出了常用一百多个方证的“脉诊指征”,为脉学著作之所罕见。 本书尤重“八纲气血辨证”,认为“盖凡百病症,不外乎表、里、阴、阳、气、血、虚、实之偏胜。如能辨明其表、里、阴、阳、气、血、虚、实,则虽有千变万化之病情,以温、凉、补、泻之法调其偏胜,则未有不愈者。” 作者知无不言,把自己数十年来总结的“万稳万当妙法”,撰成书, 以期后学者能够“诊察有一定不易之方针,治病有百试百验之功能”。
目录
上卷
辨阳盛阴虚、阳虚阴盛
辨气血虚实
平则无病,不平则病论(附图并说明)
权衡图说
论望问闻切
《内经》分配脏腑诊候图
脉法刍言
辨脉形与主病
左右两手脉候用药补泻法
脉之部位相生相克
附:李士材《四言脉诀》
验舌
外感内伤辨并治法
论外感风寒不可泻肺
治病须顾元气
毋盛盛,毋虚虚,而遗人夭殃;毋致邪,毋失正,绝人长命论
辟虚不受补
辟补牢其邪
论治寒与热
论治风寒不可用寒凉
论治病必求其本
论至虚有盛候
论人参之功效
论附桂八味丸之功效
舌黑与烦躁医必以为实火辨
口燥与大便秘、小便赤,医皆以为实热论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说
产后伤寒论
小儿纯阳之体论
白痦忌用表药说
论治湿非独利小便可去
论急则治其标之非
牛蒡子、枳实、枳壳并论
甘温与苦寒并论
论用热度表验病人之寒热
论十剂缺少升降二法
论吴鞠通误认风温温热等证在肺,用泻肺以害人
气有余便是火辨
世人误以“回生再造丸”作“人参再造丸”以为补药说
医说
中卷
下卷
治病法轨?跋
摘要
夫身热头痛,微恶寒,自汗出,即足太阳之确证也。何所见而谓手太阴之证,妄用牛蒡、豆豉、荆芥以大伐其肺哉。不知肺为呼吸出入之门,邪无可容之地。何以言之?盖肺主皮毛。皮毛者,极浅薄之处。即使有邪,随呼吸而发泄无遗,故日邪无可容之地也。《内经》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仲景云:太阳病,发热口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洵如吴鞠通所言,则《内经》、仲景之说,皆不足信矣。岂吴鞠通之见识,远胜于岐黄、仲景哉。且肺喜温恶寒,温邪亦所不畏。又肺为生气之娇脏,主一身之治节,为五脏之华盖,司卫外之职,以御外邪者也。凡外邪之入,无不由于肺之先虚,致卫外失司,不能抵御外邪,故外邪由毛孔而入于足太阳。是邪之人,必由于肺之虚,则邪之出,必欲助肺之力,方可驱之使出,而不致再人。即喻嘉言所谓虚体感邪,必用人参领出其邪以固其卫,否则邪必出而复入。转辗反复,必致不救。
由此观之,则祛邪药中,大补其肺,尚恐不及,岂可再事攻伐之哉。盖毛孔者,足太阳膀胱之门户也,不过附属于肺之皮毛而已。邪之出入,必由毛孔,而不由皮毛,不言可知矣。如果谓为温邪由口鼻而人于肺,何以《内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则温邪之蓄于足太阳,毫无疑义。又古贤谓,即病之伤寒,由外人里,不即发之温病。由里达外,岂有即病之邪反深,而在足太阳,不即病之邪,蕴蓄久而邪反浅,为手太阴哉?如其邪之浅在皮毛间,何以古人谓温病之邪,深入骨髓,由骨髓而发之于外,不易表散者哉?且《内经》谓“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则温病由不藏精而深入骨髓,肾阴之损,不待言矣。又古贤谓“伤寒必死肾虚人。”其肾阴既损,而再伐其肺以重损其母,致子母俱损,不死又何待耶。况冬不藏精而发之温病,唯有用温经散邪之法,以鼓动其肾气,而邪始得出,喻嘉言已论之详矣。
而吴鞠通必欲以银翘散,既损其肾之母,又损其肾之阳。即在太阳经之温病,尚属膈膜。况由少阴经之温病,万无可生之机。且其云头痛自汗出,身热微恶寒,与冬间即病之伤风证无异。何冬间如此见证为足太阳,非冬间而即谓之手太阴?况手太阴决无头痛自汗出之症,且只有呼吸之门,而无汗孔之门。岂邪之祛出,不由汗孑L而出,乃由呼吸而出哉!彼吴鞠通故炫新奇,视生命为儿戏,竟谓温邪均在手太阴,实属荒诞不经,贻害后世者矣。
且毛孔者非自为之开阖也,必须得肺之力,方可开阖自如。既有微恶寒,自汗出,或渴或咳者,即系邪欲出不能出之际。因肺气无力以驱逐之,欲求救于大力者助之而驱逐也。故古贤之治外感,祛邪药中,皆用人参、炙草、大枣以大补其脾肺(请阅“外感风寒不可泻肺论”),使肺气足既可助正祛邪,又俟邪去而即固其卫,不致邪出而复人。此法之妙且稳,为万世不易之道。
……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