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实主义与二十世纪中国画人物画转型 1919-1966

现实主义与二十世纪中国画人物画转型 1919-1966

  • 字数: 2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作者: 王成国
  • 出版日期: 2024-04-01
  • 商品条码: 978756994975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7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现实主义”是二十世纪文艺理论词汇中最易引起歧义因而也备受争议的概念之一,这个曾经蕴含中国文艺创作和批评优选准则的词语,在新中国初期十几年的文艺创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 作者王成国从词源学的角度,以宏阔的视野和多元的思考方式,求真求实,尽可能地追溯“现实主义”一词的源流,谨严周密且脉络清晰。3. 对于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画转型的历史及理论的研究者和有理论研究兴趣的从事中国画人物画创作的画家来说,本书颇具可资参考与借鉴的意义和价值。4. 内容丰富流畅,文笔扎实简洁,内含24张近代国画大家的高清作品。
内容简介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追溯现实主义概念的本源,考察其在中国语境中不同时期的变化。“现实主义”自诞生之初即与“写实主义”“自然主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概念有着辨不清、说不明的关系,20世纪初被译介到国内后,又经过不同的释读和附会而具有多种含义。本文将首先还原其原生语境,力图明晰其基本定义。继而追溯现实主义在中国语境中,如何从创作手法演变为创作方法,并对其从写实主义到现实主义,又从现实主义到批判现实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演进之路进行系统的梳理。自“现实主义”从传入中国始,对其进行译介、释读以及围绕其所展开的诸多论辩卷帙浩繁,本文将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散见于报刊、杂志、文集、政策文件等文献资料上关于现实主义的论述进行详细的阅读和解析,以明晰其准确定义和演变史实。
作者简介
王成国:1989年生,201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二十世纪中国美术、视觉文化、美术基础理论,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曾担任《中国画学刊》编辑。获第四届飞天电视剧优秀评论二等奖,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评论人才资助项目一项。
目录
第一章从写实到现实:现实主义概念的演绎(1919-1931)
第一节认知与错位:
从法国“现实主义”到中国“写实主义”
第二节从“写实主义”到“现实主义”:
苏俄现实主义与左翼文艺的兴起
第三节写实主义冲击下的人物画转型
第二章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美术(1931-1949)
第一节《讲话》与革命现实主义文艺方针的确立
第二节“民族形式和抗日内容”
——抗战中的现实主义美术
第三节抗战时期的人物画转型
第三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中国画人物画的转型(1949-1966)
第一节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转变
第二节新年画运动的启示和思想改造
第三节中国画人物画艺术表现的转变
结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