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多维思考

多维思考

  • 字数: 122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 作者: 王烁
  • 出版日期: 2020-10-01
  • 商品条码: 978754049799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精准回应时代焦虑,授人以渔 这是实现人生精进的有效路径:用拓宽维度的思考方式和一学即用的思维工具,拆解时代不确定性带来的问题,直击痛点! 2. 超实用认知训练提升手册 跨越认知边界,拥有多维视野:干货丰富,逻辑清晰,带你思维升级急行军。 3. 罗辑思维金牌导师全新力作 财新传媒总编辑、畅销书《跨界学习》作者王烁,与你共赴学习的终身之旅! 4. 精美装帧印刷,舒适学习体验 精装双封,品质尽显:内文采用优质胶版纸,光滑紧实,不易破损。全部书页可摊平阅读,为你带来很好学习体验!
内容简介
在这本书中,作者将通过30个认知训练实例,帮助你培养多维立体的思考方式,跨越认知边界,从而更加高效地实现个人提升。当你觉得世界仿佛在降维,生活总是在重蹈覆辙,财富似乎也并非万能;当你觉得是规则让你输在起跑线上,运气消失时世界比你想象的还要不公平,选择后的反馈反而会把你带到陷阱;当你重新思考关系的亲疏尺度和情感的脆弱程度,重新思考胜负的定义和周期的意义……这本书会与你讨论这些具体又抽象的问题,最终努力找到“可为之事”的边界。世界上的问题太多,不确定性太多。适时去做思维的整理,找到改善自己处境的思路,或许是当代生活的一种推荐技能。
作者简介
王烁 财新传媒总编辑。 2016年耶鲁世界学者,2012年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2007年和2008年博鳌亚洲论坛青年领袖。 2019年出版《跨界学习》,2018年出版《在耶鲁精进》,2016年出版《我们为什么总是看错人》,2015年创办英文阅读公众号:BetterRead。 得到App专栏《王烁认知训练营》《王烁·大学·问》主理人。
目录
面对大势
趋势:世界是否在降维
过往:为何总是重蹈覆辙
财富:钱有什么用
人性:人从什么时候变坏
选择:沉住气还是孤注一掷
认识社会
规划:你已经输在起跑线
运气:比你想象得还不公平
共识:不要追求合三观
选择:反馈最后会把你带到陷阱
洞察组织
解题:宁复杂,别简单
规则:创新必须讲政治
战略:人际斗争有万能打法
关系:不可不铁,不可太铁
情感:越亲密越脆弱
资源:别清空存量,清空存量思维
选择:逃离作死
加持技能
提问:问得太少你吃亏
提意见:有话好好说
输出:写作进阶指南
学习:老狗这样学新招
选择:做点无用的事
打磨思维
锯箭思维:治标是智慧
逆向思维:逆行者推荐清单
分阶思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行动思维:如何聚焦
周期思维:活下来,就赢了
胜败思维:人必有一败
面对天命
自由:如何做一生就一次的选择
自我:一个善人怎样才能活下来?
自在:如何设计人生大战略
摘要
     趋势:世界是否在降维 刘慈欣在《三体》里面写道: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这句话代表了现实主义者对现实的理解,理想主义者会这样反击:只有兽性的话,才会失去一切。 我先讲现实主义,讲其中最容易理解的一种版本:世界的真相是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说的丛林社会,没有法律,没有规则,没有共识,没有信任,只有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什么都是假的,只有生存、利益和权力是真的,而三者是一回事。 理想主义则是对现实主义的超越:我们不必是丛林社会。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只能走向共同毁灭,我们应该也可以跳出陷阱。在信任、共识、规则的基础上共存,兼容利益。 总之,现实主义认为现实是血淋淋的,理想主义认为不是必须得这样。现实主义认为理想主义迂腐,选择理想主义等于坐视被别人毁灭。理想主义认为现实主义危险,选择现实主义终将导致共同毁灭。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刚过去不久。一战是西方世界的分水岭,二战从内在动力和斗争逻辑看是一战的延续。一战使当时的世界中心变成焦土,一代精英死于战场。国家崩溃,人才凋零,心气沉沦。痛定思痛,精英们反省为什么共同选择了自我毁灭。 战前几百年间,国家之间的基本框架是现实主义的: 各国是民族国家,主权神圣;国家之间竞争权力,基本策略是力量平衡(balance of power),就是合纵连横,如果哪个国家过于强大要称霸,其他国家会结盟制衡它;结盟接近是机会主义的,一丝一毫也不永恒,基于力量格局而定;如果某个盟友脱颖而出想称霸,以前的盟友就会变成它的敌人,不惜与此前的对手结盟。 总之,枪打出头鸟,盟友天天变。德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也说:搞政治不是下象棋。下棋有规则,马走日,象走田,有些下法不能下,有些位置去不了,搞政治则百无禁忌,哪里都能去,什么都能做。 现实主义的力量平衡策略贯穿了整个欧洲近代史,管用了几百年,但它终究是不稳定的,它对政治家们的随机应变能力要求过高。它最终于20世纪初崩溃,大战爆发,世界重新洗牌。新一代精英反思后,选择建立超国家的多边机构,依据共同遵守的法律、规则、共识行事,共同防止战争。这就是今天世界体系的由来: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在新霸主美国的主持下建立。从全世界的角度看,国际体系从来没有像1945年到2017年间这样理想主义。当然,你非要说它虚伪也可以,因为理想主义绝不可能,国家间政治到现在一样是以现实主义为本,最多是现实主义、理想主义杂糅。但是,有点理想主义的成分,总比全都跟你搞现实主义好点吧。 现实主义者对这套体系当然还是嗤之以鼻。即使这套体系是由美国牵头建的,在美国也始终有一派很强的力量主张抛开国际体系单干。他们觉得这要么不管用,要么了美国的行动自由,要么让美国承担了过高的成本。世界的真相一点都没有变:国家之间处于无政府状态,没有超国家机构提供安全保护;每个国家都拥有武力,也都无法对其他国家接近放心,为了生存,所有国家都要追求力量,保证安全。 当代现实主义政治学代表人物之一、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把这套逻辑外推到很好。 第一个外推:国家对力量的追逐不会满足于进入大国之林,而是要到获得霸主地位为止。所谓霸主,就是比所有其他国家及其联盟都更强大,以一国敌天下,因为只有这样才足够安全。 更重要的是第二个外推:国家间竞争的不是绝对力量,而是力量对比变化,如果我变强但你也变强导致我的相对优势减少,那么我的安全就受损了。由此,米尔斯海默把国家间的安全考虑博弈变成简单残酷的零和游戏。如果我领先,那么差距绝不能被缩小;如果你领先,那么差距绝不能被扩大。有点像人与人之间的忌妒。忌妒是毁灭性的,这种零和游戏也一样,只是没有情绪,只有冰冷的算计。 米尔斯海默称之为“进攻性现实主义”(offensive realism)。在他看来,这场零和游戏与国家性质无关,与民族性格无关,也无关正义与邪恶。美国两次参加世界大战,不是为了打败纳粹,而是为了防止欧洲出现霸主,冷战不是为了保卫自由,而是必须打败霸权竞争者苏联。自由贸易、多边机构也化解不了国家问冲突。 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对不对? 我想说它不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不同层级的群体逐渐接受法律、规则、共识的过程。从个体开始,经由家庭、宗族、村落、部落、国家,步步上升,在越来越大的规模上超越丛林社会,建立秩序和规则。今天,秩序和规则已存在于国家之内,国家之间尚处于无政府状态,为这种无政府状态所打的种种补丁,从联合国到世界贸易组织到欧盟,是理想主义在现实世界中取得的成就。 来自政治学者同样基于冷静算计的批评,我推荐中国政治学者、复旦大学教授唐世平。他在《国际政治的社会演化》一书中以进化论来解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