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断舍离 终结拖延

断舍离 终结拖延

  • 字数: 14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日)山下英子
  • 出版日期: 2022-08-01
  • 商品条码: 978757260779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断舍离:终结拖延》是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的心理励志类新书。 一次真正的断舍离才是终结拖延的利器。很多人的烦恼都是想太多而不行动,总是拖延判断、决断和行动,断舍离就是破局的行动哲学。作者从拖延的三面障碍墙入手,提出“扔”是断舍离的热身运动,只有先动起来,才能产生良性循环。戒断3句纵容拖延的迷惑之言,扔掉4种垃圾,处理112种各类空间杂物,让物品和心情都变轻松。趁“现在”年轻养成断舍离思维。即便是懒人也没关系,只要开始行动就会有效果。 1.畅销生活哲学经典断舍离书系作者山下英子新作。 2.一次真正的断舍离才是打败拖延的利器。很多人的烦恼都是想太多而不行动,总是拖延判断、决断和行动,断舍离就是破局的行动哲学。 3.“扔”是断舍离的热身运动,去掉3句纵容“拖延”的迷惑之言,扔掉4种垃圾,处理108种各类空间杂物和4种隐蔽区杂物,弄清财产、人际关系问题,解决不好了断的人和事。 4.为了让物品和心情都变得轻松,趁“现在”年轻养成断舍离思维。即便是懒人也没关系,只要开始行动就会有效果。 5.全书超过300张图片,全彩四色印刷,便携开本。 6.在日本已经销售超过15万册,日亚综合评分4.2分。
内容简介
《断舍离:终结拖延》是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的心理励志类新书。
一次真正的断舍离才是终结拖延的利器。很多人的烦恼都是想太多而不行动,总是拖延判断、决断和行动,断舍离就是破局的行动哲学。作者从拖延的三面障碍墙入手,提出“扔”是断舍离的热身运动,只有先动起来,才能产生良性循环。戒断3句纵容拖延的迷惑之言,扔掉4种垃圾,处理112种各类空间杂物,让物品和心情都变轻松。趁“现在”年轻养成断舍离思维。即便是懒人也没关系,只要开始行动就会有效果。
作者简介
[日]山下英子 一般财团法人“断舍离”代表,“断舍离”推广人。 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大学期间开始学习瑜伽,从瑜伽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中提炼出“断舍离”的思维方式并用于日常生活的“整理”,逐渐建立起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自我探查法”。“断舍离”也是刺激思维新陈代谢的思路转化法。现在,在日本本土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不论年龄、性别、职业,规模庞大的支持者们都在自发倡导“断舍离”。从首次出版的《断舍离》面世以来,山下英子独著、主编的众多“断舍离”相关图书也在亚洲、欧洲各国出版,成为现象级畅销书。现在,除了书籍出版,作者还通过互联网、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全力发展断舍离事业。 山下英子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shanxiayingzi 山下英子断舍离课堂 http://www.yamashitahideko.com 山下英子官方博客 http://ameblo.jp/danshariblog
目录
懒人也能轻松做到!
初次断舍离
家里杂物成堆的原因
打破三面“拖延”障碍墙!
“不积极思考”“不主动决断”“不及时行动”的人的借口
三句纵容“拖延”的迷惑之言
一时兴起也OK!初次断舍离该怎么做
废话少说,扔!
在判断扔不扔之前,看看家里有没有确实接近不要的东西
初次断舍离,先扔掉的是垃圾
懒人也明白的“扔掉就好”
初次断舍离该怎么做
啊?在这种地方也能做出美食?
不堪入目的厨房
满柜子衣服,没一件想穿!
丧失新鲜感的衣橱
清洁身体的地方却一点都不“清洁”!
乱七八糟的洗漱台、浴室、厕所
待的时间最长,却堆满东西,看着心烦
满目皆是杂物的客厅
不忍直视的休憩空间
被仓库化的日式房间
失去原本的目的
进出不便的玄关
家里到处都是魔窟?
全部扔掉!进都不想进的隐蔽区
无论是物品还是感情,当你因此而黯淡无光时,请记得放手离开,重新开始美好生活
断舍离,人生的武器
摘要
     家里杂物成堆的原因 打破三面“拖延”障碍墙! 先对物品进行筛选,决定要不要,不要的东西就当成垃圾扔掉。这是人们在整理中经常被建议的步骤。 按照这个步骤来进行断舍离的话,就会遭遇三面障碍墙——“判断墙”“决断墙”“行动墙”。比如说,决定了“扔”,实际上却没有放进垃圾桶,这等于没有“行动”;判断“不需要”,但不决定“扔”,这等于没有“决断”。考虑要不要是“判断”。这个“判断”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判断”,就不会“决断”,更不会“行动”,做不到断舍离,只能看着东西在家里堆积成山。 初次尝试断舍离时,建议大家直接跳到“行动”阶段。“扔东西”做起来其实很简单。先从一支没有笔油的圆珠笔开始也行,反正就是先扔扔试试。多实践、多体验“扔”,之后做“判断”和“决断”就会比较容易了。 这里的“扔”本质上就是断舍离的热身运动。 拖延“判断” 以“能不能用”为标准无法扔掉东西! 按需不需要来判断扔不扔东西,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也是杂物成堆的家庭总是不愿去做“判断”的结果。考虑不周到、不仔细,就容易增加多余的东西。人一做判断,就容易受到各种杂念和侥幸思维的干扰。特别是以“东西还能用”为标准来判断物品的去留时,杂物量不可能会减少。只要没什么大问题,东西一般都能用,反过来讲,我们要想想为什么东西都坏了还没扔。 拖延“决断” 明明不需要,为什么还留下来? 决定扔不扔那些判断为不需要的东西,这就是“决断”。家里有没有明明不需要,却总是扔不掉的东西?判定“不需要”某些东西,却不选择“扔掉它”,不需要的东西就会一个接一个占领各个空间。好不容易翻越了“判断”的高墙,止步于“决断”确实是本末倒置。 拖延“行动” 决定要扔的东西霸占空间! 在“判断”“决断”的基础上决定扔哪些东西,只有做了“扔”这一步骤,家里的东西才会真正减少。但是为什么那些只需扔掉的东西还盘踞在储藏室呢?看看家里有没有你嘴上说着扔却扭头不管的垃圾和杂物?这就是拖延“行动”。这些东西在家里被偷偷地风干,变成老旧废物,不断地侵蚀着我们的领地,不久就会从各个地方跑出来吞噬我们的家。 “不积极思考”“不主动决断”“不及时行动”的人的借口 三句纵容“拖延”的迷惑之言 以假话之道,还治假话之身! “只要脑子里冒出这句就可以扔了!” 后面这几句话源于人们“不想扔”的心理。那我们可以将计就计。只要脑子里冒出这三句话,我们就可以断定这并非“真正想留下的”东西,而是“犹豫着要不要扔”的东西,相当于“扔了也OK”的东西。这样反过来想,就会飞速提升断舍离的进度。 迷惑之言① “但是、因为” 现在不需要的东西将来也不会需要! 常常把“但是以后可能会用上”“因为刚刚才买了”之类的话挂在嘴边的人,一般来说是对未来比较焦虑,舍不得处理无用之物的“忧虑未来型”的人。他们的典型特征是过度囤积日用品。带着“但是、因为”的借口攒下来的东西最后都用不上,其实,东西用完之后再买接近可以。对于真正不可或缺的东西,接近用不上以“但是……”“因为……”为借口。 P6-1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