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

  • 字数: 4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 作者: (美)埃德加·斯诺
  • 出版日期: 2018-06-01
  • 商品条码: 978710732646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36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红色中国、中国工农红军,以及上至红军领袖、将领,下至普通红军士兵的真实情况。
2017年中学语文课改,明确提出名著阅读进课堂。为了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完成大纲规定的阅读书目,人民教育出版社特别推出了“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力图让名著真正走入中学生的课堂教学中。
近日,丛书中的《红星照耀中国》正式出版发行,供八年级中学生使用。
  

作者简介
埃德加·斯诺(1905-1972) 美国密苏里州人,22岁时奔赴远东,他在中国定居12年,研究中国和汉语,在北平燕京大学教过书,他的有些学生朋友后来成了中国领导人。作为驻中国、缅甸、印度和印度支那的一名记者,他先后为《芝加哥论坛报》、《纽约太阳报》、《纽约先驱论坛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等报社工作,后来,担任了《星期六晚邮报》的助理编辑。报道亚洲和欧洲的战时及战后时局,成为被广泛引用的中国、印度和苏联问题专家。他著有11部书,其中包括《为亚洲而战》、《人民在我们这边》、《复始之旅》、《今日红色中国:大河彼岸》和《漫长的革命》,他于1972年去世。
目录
第一章探寻红色的中国
一一些未曾回答的问题
二去西安的慢车
三"大汉的子孙"
四通过红色的大门
第二章到红色首都去的路上
一被"白色土匪"追逐
二"叛徒"
三关于贺龙
四红色伴侣
第三章在保安
一苏维埃的巨头
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策
三论对日战争
四红军大学
五红军剧社
第四章一个共产党员的来历
一童年时代
……
摘要

     那一些战士们战斗得那么长久,那么厉害,那么勇敢,而且——各种肤色的观察家都已承认了,就是蒋介石将军自己的部下也已暗中承认了的——那么的无法战胜——他们到底是一些什么人呢?是什么东西使他们那么战斗的呢?什么东西支持着他们呢?他们的运动的革命根据是什么呢?究竟是怎样的希望,怎样的目标,怎样的梦想,使他们成为顽强到难以置信地步的战士的呢?说他们顽强到难以置信,是拿中国所以为中国的那一部妥协的历史来比较而言的。因为他们曾经身历无数的战阵,曾经受过屡次的封锁,曾经遭到过盐荒、饥馑、疾病、流行病,而最后演出了那可永传不朽的六千英里的“长征”,经过十二个省,冲过几千重国民党军队的阻拦,这才终于得到胜利,在西北方面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新根据地。 他们的领导者是谁呢?他们是不是受过教育的人,对于一种理想,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学说具有热烈信仰的呢?他们是一种社会的先知,或只是一种无知的农民,徒然为着生存而战斗的呢?如毛,他是南京名册上第一号的“赤匪”,蒋介石曾经悬赏二十五万银圆以求他的脑袋或是活擒他,他到底是怎样一种人呢?那个值得那么大赏格的脑袋里面究竟装着一些什么呢?或者正如南京官方的公布,毛确实已经死了吗?又如那被称为红军总司令的朱德,他的生命对于南京也有同样的价值,他又是怎样一个人呢?又如那林,那个只有二十八岁的红军战术天才,据说他那的红军第一集团军是从来不曾吃过败仗的,他又是何等人呢?他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此外,还有许多别的红军的领袖,屡次报告他们已经死了,可是不久之后又在报纸上重新出现,丝毫无恙地指挥着新的军队在和国民党作对,他们又都是些什么人呢? 九年以来,红军对于那些比他们优越得多的军事组合曾经写下惊人的抵抗记录,这该拿什么来解释呢?南京对红军作战,可以利用大工业基地,大炮、毒瓦斯、飞机、钱,乃至近代的技术,红军方面则无一可以利用,但却没有被剿灭,反而势力逐渐膨胀起来,这是什么缘故呢?他们所用的是怎样的战术?这些战术是怎样被教授的?是谁教导他们的?他们里面有俄国的军事天才吗?他们的谋略,不但胜过了所有国民党方面派去征剿他们的那些司令,而且胜过了蒋介石手下那许多出了大钱请来的外国军事顾问们(当初他们的领袖是曾经做过德国希特勒国防军领袖的西克特将军),这又是由谁领导的呢? 中国的苏维埃是怎样的?农民支持它吗?若不支持的话,它是怎样组织起来的?红军在他们的力量已经稳固的区域,已将“社会主义”推行到怎样的程度?为什么红军不曾占有大都市?这证明了红军并不是一种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运动,而在根本上是一种农民的反叛吗?总之,在中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还仍旧是农民,工业化即使不患小儿麻痹症,总还是穿着婴孩的衣服,要谈“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是怎样可能的呢? 又,红军怎样穿衣?怎样吃食?怎样游戏?怎样恋爱?怎样工作?他们的婚姻法律是怎样的?他们的妇女真如国民党所宣传的那么“共有”的吗?中国红色的工厂是怎样的?红色的剧团是怎样的?他们的经济是怎样组织的?他们的公众卫生、娱乐、教育乃至“红色的文化”,又是怎样的? P4-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