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白痴(全2册)

白痴(全2册)

  • 字数: 5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作者: (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
  • 出版日期: 1989-03-01
  • 商品条码: 978702010222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796
  • 出版年份: 1989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公爵梅什金一直在国外治病,他回到俄国那一天,女奴出身的纳斯塔霞·菲利波夫娜正处于她命运的十字路口。花季的纳斯塔霞·菲利波夫娜被贵族地主托茨基诱骗,她一方面享受着奢侈的贵族生活,另一方面内心靠前苦闷。托茨基为了娶一个富有的妻子,决定设计将纳斯塔霞·菲利波夫娜另嫁他人。不甘于被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纳斯塔霞·菲利波夫娜周旋、反击,善良的梅什金公爵想尽一切办法帮忙。但是终,纳斯塔霞·菲利波夫娜香销玉殒,而梅什金只留下“白痴”的绰号。
作者简介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十九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很好代表。 他生于医生家庭,自幼喜爱文学,遵父愿入大学学工程,但毕业后不久即弃工从文。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影响下,他醉心于空想社会主义,参加了彼得堡进步知识分子组织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革命活动。一八四九至一八五九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并流放西伯利亚。 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走过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历史记录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如果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主要作品有《穷人》(1846)、《白夜》(1848)、《脆弱的心》(1848)、《被侮辱与被损害的》(1861)、《死屋手记》(1861)、《罪与罚》(1866)、《白痴》(1869)、《群魔》(1872)和《卡拉马佐夫兄弟》(1880)等。
目录
译本序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摘要
     十一月末,正是解冻天气,上午九时左右,在彼得堡一华沙的铁路上,一列全速行驶的客车即将抵达彼得堡。天气很潮湿,雾又很浓,好不容易天才破晓。从车窗里朝铁路两侧看去,十步以外的景物就难于辨认了。旅客中也有些人是从国外回来的;然而比较拥挤的还是三等车厢,乘客都是短途旅行的小商贩。大家照例都很疲劳,经过一夜的颠簸,眼皮已抬不起来,人人都冻坏了,面色发黄,跟雾的颜色倒很相称。 在一节三等车厢里,有两名旅客从天刚破晓就面对面地坐在车窗边。这两个人都很年轻,都没带多少行李,衣着都不考究,相貌也与众不同,此外,双方又都乐于攀谈。倘若他们二位都知道对方此时此刻有什么特别与众不同之处的话,那么,对于命运居然会如此奇特地使他们面对面地坐在彼得堡—一华沙铁路的三等车厢里这一点,他们肯定会感到惊讶。他们之中的一位身材不高,二十七岁上下的年纪,头发卷曲而且颜色发黑,灰色的眼睛虽小,但炯炯有神。他的鼻子宽阔扁平,脸上颧骨突出;两片薄嘴唇不时露出一种傲慢、嘲讽、甚至恶毒的微笑;但是他天庭饱满,这就使面孔的下半部显得不那么俗气了。在这张脸上,特别显眼的是像死人一般苍白的面色,年轻人的体格虽然相当健壮,可是这面色却使他的整个容貌都变得疲惫不堪。与此同时,他还流露出一种使他感到痛苦的热情,这和他那傲慢粗鲁的微笑,和他严厉自负的眼神都不协调。他穿得很暖和,一件宽大的、黑色的羊羔皮挂面皮袄,使他夜里没有受冻。但是,坐在他对面的人对于俄国十一月潮湿的寒夜显然缺乏准备,所以只得浑身发抖,饱尝它的淫威。他穿着一件相当肥大的无袖斗篷,这斗篷带有一顶硕大的风帽,跟远离俄国的瑞士或意大利北部的旅客们冬季常穿的斗篷一模一样,当然喽,那些旅客并不打算在埃德库宁①上车一直坐到彼得堡。但是,在意大利适用而且能使人十分满意的东西,到了俄国便不接近适用了。这件带风帽的斗篷的主人是个年轻人,也有二十六岁或二十七岁,略高于中等身材,一头浓密的淡黄色头发,面颊下陷,疏疏落落地长着一点尖尖的、几乎全白的小胡子。他的一双大大的、聚精会神的碧眼,流露出一种平静然而忧郁的神色,充满一种奇怪的表情,有些人一眼看去,就会猜出他患有癫痫症。不过年轻人的面孔是讨人喜欢的、清癯瘦削的,只不过缺乏血色,现在甚至冻得发青。他手里摇晃着一个用褪色的旧绸子包的小包袱,这大概就是他的全部行装。他的脚上穿着带鞋罩的厚底皮鞋,接近不是俄国人的打扮。坐在他对面的那个穿着挂面皮袄的黑发旅客,把这一切都瞧在眼里,多多少少是出于无事可做,终于像人们有时见到邻居倒霉而幸灾乐祸那样,放肆而随便地用毫不客气的嘲讽口吻问道: “很冷吧?” 他还耸了耸肩膀。 “冷得要命,”坐在对面的人非常痛快地答道,“您瞧,这还是解冻时节呢。要是到了大寒时节,那又会怎样呢?我真没想到,咱们国家会这么冷。我已经不习惯了。” “您是从国外回来吧?” P3-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